“给你五十万,离开我儿子”“成交”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增广贤文》:“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这句话讲的是文人雅士喝酒和赏月的规矩,有了鲜花才有饮酒的兴致,月亮不出现就没有登楼的雅兴。有的人觉得这样的规矩很刻意,很矫情;而有的人则觉得这样的规矩充满仪式感。
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如此,虽然说规矩是人定的,但只要有人遵守,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东西会因为人与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并不是所有的规矩都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
诸如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规矩,因为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所以当成一种客观规律也无可厚非。而除此之外,小范围和小群体的规矩就因人而异,比如穷人和富人在某些方面所遵守的规矩就不一样。
下面这个女人的遭遇最能说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到三十岁还能开始一段姐弟恋,对我来说真的是意外之喜。本来我都已经麻木了,决定不结婚了,想着这样或许就能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可谁知老天竟然给我开了个玩笑。
在我升了部门主管以后,公司招了个小奶狗,正好在我手下,需要我培训,需要我带着他工作,出差,见客户。我本来只是把他当同事看待,之后熟悉了也只是当成一个弟弟看待,万没想到我们俩会擦出爱情的火花。
如果问我有多爱他,我说不上来,非要让我说的话,有三点原因:一是他比我年轻,跟他在一起有活力;二是我从来没有谈过姐弟恋,有新鲜感;三是他家有矿,我又不是圣人,没办法不动心。
我没有想得太久远,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但他却在思考这些问题,在我们恋爱一年以后,他说想带我回家见他父母,之后就可以结婚了。我拗不过他,被他缠得没办法了,就同意了。
虽然说我年纪大,但去男方家见父母还是第一次,自认为应该没问题,结果却跟我想得不一样,他母亲对我不满意,不满意的点,也就是我说的那三个原因:嫌我年纪太大,嫌我只图新鲜,嫌我只图他们家有钱。
她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我也接触过不少人,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有的,我能感觉到我的这段感情要悬。
果不其然,在我们离开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了他母亲的电话。她一开始说得很委婉,说我跟她儿子门不当户不对,不适合结婚,言外之意就是劝我主动放手。
因为她的话语中让我感受到压力,我就起了逆反心理,故意跟她唱反调。话虽如此,但这对我来说毕竟是个心事,一次两次我能跟她唱反调,但时间久了,她一直缠着我不放,而且他们家是她说了算,她不想让她儿子娶我这样的人继承家业,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之后发生的事超出了我的预料,也或许是因为我被贫穷限制了思维,我没想到她竟然想用钱买断我和她儿子的爱情,没想到这种电视剧中的情节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她不再跟我兜圈子,明确说给我五十万,让我离开她儿子:“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只要我不点头,你跟我儿子就结不了婚,我们的家业也不可能由你继承。另外,以我对我儿子的了解,他不是那种敢为爱情跟我翻脸的人,所以拖着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你不就是图钱吗?我给你钱就是了。你最好接受我的建议,否则你不仅一分钱拿不到,而且我还会用其他方式拆散你们。”
这一次我没有跟她唱反调,果断接受了她的提议,因为我也想过她说的那些问题,她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否则恋爱一场我真的什么都得不到,如今能有一笔钱到手,我何必跟钱过不去。我知道以我的条件进不了他们家的门,所以我没必要较劲。
爱而不得时,就应该狠心说再见,拖着对我不利,因为我是女人,我耗不起。我提分手时没有明确告诉他怎么回事,他看起来很伤心,这正合我意,他能恨我更好,这样的话我也不算白拿他们家的钱,他能因为恨我而去爱别人,正好遂了他母亲的愿。』
02
不管前面那个女人陈述的事实是否属实,类似的问题都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因为“门当户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婚姻的一道门槛,越是家境好的家庭往往越重视这个门槛,双方条件悬殊的话,就容易出现她说的那种问题。
抛开其他因素,单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被要求放手的那个人,面临的就是“爱而不得”的问题。虽然说有些恋人在面对爱而不得时能够与外力对抗到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而且,古往今来凭着爱情对抗家庭的恋人,往往没有好下场,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爱情可歌可泣,但从现实角度来说,不值得,也只是为后人提供了可歌可泣的素材而已。
从个体角度来说,还是追求相对圆满的爱情比较好,可以允许爱情路上有阻力,但要确保两个人能同心协力冲破阻力。否则阻力太大,根本冲不破,继续盲目往前冲就不如放手,何苦委屈自己。
不管是因为哪一种阻力导致自己爱而不得,确定爱而不得了,继续爱下去也没有好结果,就应该到此为止,不管是狠心说再见也好,好好说再见也罢,都别拖着,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
03
关于那个女人提分手时所考虑的后续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在于:“首因效应”侧重的是第一印象,能够影响两个陌生人是否能成为朋友;“近因效应”侧重的是最后印象,能够影响朋友或恋人是否还能继续彼此的关系。
很多影视剧在讲述恋人间的悲欢离合时,都用到了“近因效应”,两个人大吵一架分开以后,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的背影开启内心OS:“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你能恨我最好,这样你就不会留恋我了。”
现实中的恋人分手时,真正能主动施加“近因效应”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想追求好聚好散,或者干脆撕破脸。
不管是以哪一种方式结束爱情,当爱情走到尽头以后,两个人作为个体都应该重新回归到个体的状态中,重新“拾起自己”,才能放下对方。能够继续坚持的爱情当然要继续坚持,有必要坚持,坚持下去自然有意义。而没有必要坚持了,则应该主动画上句点,一别两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