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现实与历史的支点

现实与历史的支点

——《崇敬劳动》一文思想浅析

王华奎||湖北

“也许,我们可以昂然笑对苍天;也许,我们可以淡然漠视江海;也许,我们可以敞开胸怀与天地比高低,与日月赛永恒,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在劳动面前趾高气扬,我们也没有理由对劳动作出扭捏怯懦,因为劳动是我们未来的源泉,灵性的支撑,生命的根基,思想的沃土”。如此激情盎然的言辞,出自杨永平先生2004年的散文《崇敬劳动》,我们暂且不论他的语言艺术,单就他的思想内涵来说,《崇敬劳动》一文绝对是一篇佳作,值得一读。

凡是具有吸引力、诱惑力的东西,无不是扣人心弦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此文也不乏如此,你看:“清净悠远的山村里,劳动使泥巴掺和着蛙鸣,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意调兑生长的营养。”现实,如此现实,如此贴切,我们有理由拒绝吗?“泥巴”你一定见过, 就算你栖身于高楼大厦,就算你位居高官要职,就算你百万富翁才高八斗,“泥巴”对于你应该不是陌生的名词,可是你漠视“泥土”吗?你鄙视乡下扛锄头的老农吗?我敢说:我们永远都不敢!因为你可能出身乡村,也许我们的父母正扛着锄头顶着烈日暴雨在田埂间行走;世界如此精彩,唯一的途径只是因为他们的劳动使大地赋予了生机。“蛙鸣”是多么诗意的美,而这也只出现在劳动者的田垄间,为了延续这种现实得有些土里巴脚的美,为了延续这种收获现实的美,劳动——是唯一的途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现实的让人不敢有一丝虚伪的掩饰;我们敢说许多许多“不”,但面对粮食和饭碗,还敢违心的说“不”吗?绝对不敢,仅仅“一天”都不敢!无论现实,抑或历史,我们面临的是为延续“文明”永恒不朽而对“劳动”的思考!

回溯历史,人类经历了从原始到文明的蜕变,也经历了千百次痛苦的抉择;看看老祖宗们,简单的生理饥饿条件反射的折磨,食物链中生死存亡的挣扎,残酷的现实逼迫他们劳动,从而使他们迈出了直立行走的第一步;从而有了思维,才有了人类的“火种”,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洪蒙荒凉,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缔造了“劳动”的涵义,只是因为劳动,使我们的祖宗们走出了大漠孤烟,走向生命永续的文明绿洲,成为万物之灵,让这颗星球变得精彩纷呈。“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历史绵延,都改变不了劳动的誓言。几千次乃至几万次的饥饿重复,仍抹煞不了躬耕者的光阴”,这不正是对“劳动”的哲学评判吗?所以哲学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历史说:劳动创造历史;艺术说:劳动创造美;现实说:劳动创造永恒!现实与历史,似乎是两个极端,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支点,那就是劳动!“劳动”让它们统一,历史诉说着每一个古老的现实,每一个现实却是历史的砖瓦,历史是现实的大厦。

“不劳而获是幻想者的天堂”,“不劳也不获是懒惰者的座佑铭”,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里,“幻想”与“懒惰”有什么后果,更是一个客观的必然, “不劳而获”、“ 不劳也不获”能硬撑到几时?

“离开劳动, 我们还可以谈什么?”点睛之笔,一个严峻而沉重的反问,我们该如何作答?而我们每个人,只是真假、美丑、善恶这三维坐标中的一个点,无论我们怎么掩饰,在劳动面前都暴露殆尽!我们,还敢“趾高气扬”吗?我只敢谦卑的面对现实的生活,我无法推诿虚辞,我只敢做一个虔诚的躬耕者!

站在蓝天下,当我们面对那一望无垠,沉甸甸的麦穗,面对着跌宕起伏的锦绣江山,面对着无数劳动者额头晶莹的汗珠时,是否激发了我们的良知:对劳动的崇敬和思考?

2020.11.19于蔡甸

后附杨永平先生散文《崇敬劳动》原文:

崇敬劳动

文/杨永平

透过千万个日出与日落交替奔忙的身影,永恒的是劳动的肤色,朴素而平实的姿势,与时间同行,与生活同渡。清静悠远的山村,劳动将泥巴掺和着蛙鸣,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意调兑生长的营养。喧闹嘈杂的城市,劳动引领着生活的步伐,与时代击节而歌,与命运相约为媒。

驻足劳动的巢穴,瘦弱了肌肉脊梁,饱满了粮仓饭碗。时间在流,人在老去,劳动的歌声唱出了历史的本质,拉开了腾飞的序幕。不敢想象,失去劳动的诺言,我们将如何面对不朽永恒这一人类的选择?

于是我们努力地思索。

于是我们争相地劳动。

于是我们重复着一个个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动作,用晶亮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硕果,用累聚的老茧谱写醉人的乐章。我们在劳动的号角中疯狂地成长,尽情地舞蹈。猎猎锦旗,畅想一只为劳动而作的舟楫,扬帆远航。声声耕耘,每一粒粮食都点燃一束永不熄灭的劳动火焰。

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历史绵延,都改变不了劳动的誓言。几千次乃至几万次的饥饿重复,仍抹煞不了躬耕者的光阴。

不劳而获是幻想者的天堂。

不劳也不获是懒惰者的座右铭。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一分付出一分回报。粮仓的充实为劳动者修缮完美的家园,新世纪的钟声是劳动者继续造就的格言。

也许,我们可以昂然笑对苍天;也许,我们可以淡然漠视江海;也许,我们可以敞开胸怀与天地比高低,与日月赛永恒,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在劳动面前趾高气扬,我们也没有理由对劳动作出扭捏怯懦,因为劳动是我们未来的源泉,灵性的支撑,生命的根基,思想的沃土。

离开了劳动,我们还可以谈什么?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