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党中央为什么进驻西柏坡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当全国人民正在调养战争创伤之际,蒋介石为了实行一党专政,以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挑起了第三次国内战争。这场战争蒋介石的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所在地——陕甘宁边区。蒋介石派嫡系部队胡宗南的23万大军进剿延安。当时我陕甘宁边区仅有两万多部队驻守,敌众我寡,兵力悬殊。
在这种情况下,1947年春,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移到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党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留守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以稳定大局;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前往晋西北或其它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1948年3月,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作出了英明决定:将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组成华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的领导中心设在石家庄,同时决定:“中央亦准备转移到华北。”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东移华北,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这一举动,不仅跳出了敌人在陕甘宁设下的包围圈,更主要的是占领了中国革命的“制高点”——华北地区,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寻到了一个有力的支点。
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华北?一方面,华北地区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属于中华民族的“心脏”,是京畿重地。占领华北,便于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另一方面,华北是我军抗日时期的主战场,群众基础较好,便于站稳脚跟。早在1937年,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挺进五台山地区,后来在敌后建立晋察冀根据地;1937年秋,贺龙、关向应率领120师进入晋西北地区打垮了日寇的大围攻,不久,建立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后来,李井泉率领120支队北上,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率领129师挺进晋东南太行山区,迅速建立了以大行山为中心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等。八路军在广大华北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大大提高了华北地区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加深了我党与华北人民的阶级感情。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能够取得辉煌胜利,使日军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一方面是因为指挥正确和指战员英勇顽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华北地区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
华北地域辽阔,有高山、有平原,指挥所设在哪里为好?刘少奇和朱德同志察看了晋察冀边区的地理地形后,经过研究,最后确定到毛主席指出的地方——“白毛女的故乡”平山县。他们到平山县后,把沿滹沱河两岸一个个村庄全看遍了,从位置、交通、环境等多方面考虑,最后确定在天时、地利、人和俱佳的西柏坡安营扎寨、开展工作。
从以上的历史因素分析,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革命形势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明智之举。历史的发展往往在关键时刻决策正确,可以一举定乾坤。结果,党中央在这里指挥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在这里推出一扫封建王朝旧貌的新中国。
二、党中央进驻时西柏坡的历史环境
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最后一个农村工作的指挥所,从历史环境角度看,既占“天时”又占“地利”,还占“人和”。
第一,西柏坡,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所在地,占领了“天时”。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村,自然条件优越。这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一年内温差较大;而且光线充足,日照时间较长,全年平均每天长达13个小时左右。虽然这里降雨量偏少,但是,滹沱河与西柏坡村擦肩而过,全县境内14条水系,纵横交错,另外还有池塘,可以调适这里的空气、人畜和土地的用水问题。这些,就是西柏坡自然条件的“天时”。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机看,早在新石器时代,西柏坡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文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家有余粮,户有存钱,青堂瓦舍,店铺买卖,一派繁盛的景象,人称“小北京”。当历史的车轮碾过1948年时,国民党的统治已经腐朽崩溃,蒋家王朝大势已去,解放军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推倒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此时的西柏坡,可一呼百应,人人想跟着共产党走打天下,个个想翻身做国家的主人。这些就是我党中央驻扎西柏坡时的社会大气候。
无论从自然条件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机来看,党中央选择西柏坡做为最后一个农村工作指挥所,顺应了历史潮流,可谓占尽了“天时”。
第二,西柏坡,作为党中央的最后一个指挥所,占据了“地利”。从地理环境看,西柏坡,地处河北省西部的太行山东麓中段,座落在距平山县城西北部60公里处的一个向阳的马蹄形山弯里,全村共六八十户人家,摆开长阵掩映在柏坡岭脚下的茂密树林中。村前是一片开阔而又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既不惹人注意,又环境幽静,可藏龙卧虎。从物产情况看,西柏坡属于大行山与华北大平原的过渡地带,村子周围有山地、有丘陵、有平原,也有沟壑,层峦叠嶂。山地宜种林牧干果,丘陵宜种谷黍番薯,平原宜种稻、麦、玉米、大豆和高粱。饿了,这里有五谷杂粮干鲜瓜果充饥;渴了,这里有自然的甘泉解渴生津;热了,这里有树林山荫纳凉;冷了,这里有大行山挡住西伯利亚的寒风,有柴草和煤炭燃起炉火驱寒……所以,当年我们的聂荣臻元帅称这里为“乌克兰”。这里确实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从战略家的高度看,华北是中华民族的心腹重地,占中国必先占华北,占华北必先占太行。因为太行山是华北大平原的天然护卫屏障。西柏坡所处的平山县,背靠巍巍太行山,面向广阔的华北大平原,恰好是太行山和华北大平原的交汇点。这里打起仗来进可攻,退可守。进,可通向全国重要城市。几十公里处是京广线和石太线,往东可扼住石家庄和保定;往北,可震慑北京、天津、张家口;往西,可威胁太原。退,可以固守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打起游击来游刃有余,可与井冈山媲美。所以,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从唐代到民国,历代统治者均在这里设关卡建营盘。在拥有现代化通讯条件的战争年代里,党中央在这里运筹帷幄,可决胜于千里之外。党中央在这里纵观全中国,下达战斗命令,制定出作战方针和原则,指挥数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了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推翻了蒋家王朝,托出了崭新的新中国。
不管从大的地理环境看,还是从战略高度看,西柏坡作为我党的最后一个农村工作指挥所,确实占尽了“地利”。
第三,西柏坡人民同心同德跟共产党打天下,中央机关设在这里,得到了“人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西柏坡人民,是勤劳而勇敢的人民,是富于革命传统的人民。早在元、明、清时期,他们就支持革命运动,反对不平等条约,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和剥削,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在大革命时期,他们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积极支持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反对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来到平山县,聂荣臻元帅领导115师在五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西柏坡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民主政府,为抗日他们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为保卫祖国他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柏坡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正义的人民,西柏坡人民不仅富于革命传统,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当1948年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村后,人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就住在西柏坡村,而西柏坡仅距敌占区几十里远,然而没有一个西柏坡人出卖灵魂,没有一个人把这个极为重要的秘密告发给敌人。他们宁守清贫,不出卖人格。结果,致使数百万国民党军队和数以万计的国民党特务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不到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笑谈。这就是西柏坡人民的高尚品德!这就是西柏坡人民的政治觉悟!当国难当头的时候,当革命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甚至不惜个人生命挺身而出。大家都记得有一个革命的妈妈戎冠秀,她,就是西柏坡这一带的人,她把两个儿子都送到革命的战场上,后来,牺牲了一个,她擦干眼泪坚定地说:“孩子是我生的,但他是党培养的,干革命哪能不死人,他保家卫国死,值得!”多么高尚的情怀,多么伟大的西柏坡人!这就是西柏坡的“人和”。
三、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进驻西柏坡时,已经不再是一个幼稚的党,而是历经磨难在革命的风风雨雨中锻造成为经验丰富的伟大、光荣而正确的党,一个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模式运用自如的独立战斗的党,一个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独立执政的成熟的党。
中国共产党在刚产生的近20年的时间里,由于处于幼稚期,没有经验,所以连续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使无辜的同志流血牺牲,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如:在大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锗误,没有牢牢抓住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使几百万好同志流血牺牲,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导致失败。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又连续三次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用鲜血和生命创造起来的十儿块革命根据地白白断送,使8万之多的革命队伍长征之后只剩下1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热血没有白流,在血的教训面前,我们党逐渐成熟了。遵义会议后,我们党结束了以王明为首的“左”倾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从此,我们党才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已经趋于成熟,面对日、蒋、汪的联合绞杀,我们党利用革命的策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巧妙地消灭敌人,保存并发展壮大自己。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是一个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那么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已经成熟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几十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宏大组织队伍,有一整套的政治方针、路线和政策,能够唤起民众打天下。
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并且制定了一整套的作战原则和方针、政策,有能力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
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起了最为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能够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反动派宣战。
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完全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可以不依靠外援,去开辟自己的新天地,建设自己的新国家。
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成熟而伟大的党,在西柏坡这样一个环境里,根据革命历史发展变化的需要,才创造出了克敌制胜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我们说她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说她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也就是说她占有不可替代的客观外在条件,即历史、地理因素及人文品德。是巍巍太行山和婉蜒曲折的滹沱河,造就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肥沃的土地及适宜的气候,保证了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是勤劳而勇敢的人民,给予她无穷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中央和中央工委,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工作,把良好的外部客观因素,化为自觉的内部主观动力,以百倍的热情和忠诚,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光辉业绩。难怪国民党兵团司令黄维参观完西柏坡党中央旧居后,深深低下头感慨地说:共产党伟大,国民党当败啊。
1973年周恩来总理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你是一个强有力的支点,历史的因素和地理的环境在你这里完美的结合,新中国就在你这里冉冉升起。如果说过去西柏坡是因柏树而得名的话,那么今天西柏坡是因党中央的进驻而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