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臣《燕子矶图》
画上池塘处有明代收藏家郁逢庆题:“将游金陵道,出京口,邂逅徐春门,见贻此帧。爱其得江山清旷之胜,翌日泊舟燕子矶下,适一展翫(于)真境,画境巧相印合,不知画之为山传神耶,山之为画传神耶,安得呼东村而问之。檇李郁逢庆记”。钤“檇李”(朱文)、“叔遇”(白文)二印。此作品在孙祖同《虚静斋所藏名画集》出版过。
画左侧有鉴藏印数方:“寄敖”(朱文)、“子京”(朱文)、“虚朗斋”(朱文)、“子孙世昌”(白文)、“平生真赏”(朱文)、“项墨林父秘籍之印”(朱文),“吴郡汪应鹤鉴赏书画”(朱文)、“虚静斋”(朱文),说明是经过明代项元汴、汪应鹤,清末民初孙祖同收藏过。
明代画家周臣,字舜卿,号东村,吴郡(今苏州)人。其山水师承陈暹,曾取法李唐、马远,又受戴进影响,画风严谨工整,被称为“院体中之高手也”,其画功“用笔纯熟,特所谓行家意胜耳”。
图写清旷的湖山胜境,远山迷离,水阔天高,几叶扁舟徜徉其间,使画面增添了深邃的意蕴;近处波涛涌动,雄伟壮阔,气脉悠长,水天一色虚白,清澈明透令人襟怀澄澈,尘虑顿释。在画中少了些他作品中常见的南宋院体画法,而是暗示出更为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意境,颇有元代画家吴镇的遗风。画面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结合成为典型的阔远构图。近处土坡,远处山峦起伏,中间留出宽阔水面,这种一水二岸式的构图,恰好契合了文人平淡、与世无争的心境。画面中留白的智慧是最能代表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那种放达于山林,不拘于形式的艺术追求及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的集中表现,也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审美感动。
他把斧劈皴拉长展阔,其间呈现飞白和光影的效果,山崖的造型更为苍老和俊俏。淡墨皴擦,浓墨点苔,显得松秀而空灵。运笔迅捷,线条流畅,以虚代实,侧重笔墨神韵,似乎天地万物都融于这片淡淡的薄雾中弥散着思绪;淡薄如雾的氤氲并未遮住这山水灵气,自然的魅力往往就能融入人的心境。那些造型、质感,能够瞬间引发观者在感官情绪上共鸣的山石、房屋、渔舟、波浪、漩涡,是这幅作品最具价值的地方。相信任何展开此图之人,都会被画家一丝不苟的专注态度、对画面的掌控能力所打动,并从中感受到了宁静的余韵。
他还根据不同对象的质感,采用了刚柔、粗细、轻重不同的笔法,完全是为了此情此境带给人们的感受。这正是周臣不同于当时一般职业画家之处,也是其作品带有一股鲜活之气的重要原因。虽为画工,却颇具文人雅趣。成功地表现出一种雄阔壮逸且从容不迫的氛围。
此图的气息和画法上,与其常绘风格中带有故事性题材的作品有所不同,应是其别开生面之作。
出版:孙祖同《虚静斋所藏名画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王云五编,民国23年出版。
说明:孙祖同,字伯绳,号破梦居士,浙江绍兴人,清末民初学者、诗人、藏书家,编有《虚静斋宋元明本书目》、《虚静斋所藏名画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