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给教师的建议》26-30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26-30

第6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这次的分享有点密集,前天刚刚在山上分享前面的五条,今天紧接着又开始新的学习了。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件事完成了,马上就是下一件事。

第二十六条建议

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时间

在上一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克服负担过重现象的重要途径。所谓的自由支配时间,并非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知识的一种拓展运用和阅读。

接下来的几条建议中,他详细介绍在自由支配时间里,学生干什么,老师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的经验。

首先,大家记住,儿童如果遇到某种东西使他入迷,占据他的全身心,他就会顾不得其他事情,就连时间也会忘记。他还告诫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学生说自己忘了写作业时,还表现得自己没有过错似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奇,更不要责怪。因为这就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我们成人也会有,只不过我们会容易克制而已。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

关于这一点,我也是突然有的一种醒悟,在前面的阅读中都未曾读出这一点的真实感受。我想这对我来说,如何对待忘记了写作业的学生,会有一种全新的尝试。

其次,我们了解了儿童的天性,就应该遵循天性去做。那就要给学生创造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自由支配活动。

我在上一讲中讲到的学生去给一年级读故事的活动,应该就是符合这个特点。孩子们觉得去讲故事,就是当小老师,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喜欢当小老师。这就是兴趣所在。同时,这种活动又是他们成长所需要的。

文中最后一段说,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这些解释),而是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上周的登高活动,也是一次这样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它在告诉学生自由支配时间里,可以干什么。也告诉老师们,我们学校在策划的事情,都可以移植到班级里去做。

第二十七条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这一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又提到了阅读,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再言说,书中有一个观点请大家记住,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到学校图书馆借书。

之前,我一再强调每一个学生书包里,一定要有一本自己正在读的书。去图书馆看书,也只需要读自己手中正在读的这本书。否则,学生就会在图书馆里不断借书和还书,以至于根本没有看过一本书。另外,只要你们细心一点,到食堂观察一下,哪些学生几天都带一本书,就可以判断他到底有没有喜欢上看书。反过来,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检查一下学生带的书。是不是有一些学生是为了应付,随便拿一本来凑数的呢?

不让他选书,那就意味着我们给他们选书。我们要知道哪一个年级读什么书,哪些书孩子们一看就能上手。这是我们老师必修一种能力,需要随着我们的教龄,而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我们应该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他们的第一兴趣。

有一些老师说,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跟吴文昊同学一样,都对书越来越着迷了。老师们,我们每一个班都应该是这样,要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看书,要让书籍成为所有孩子的第一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讲的第二个方面,是让学生接近爱好的第二个发源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爱好,可以从喜欢的学科开始。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某一个学科;因为喜欢某一门学科,而喜欢某一个兴趣。这种现象在我们自己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学生有了第一个爱好——阅读,第二个爱好那就是通过学科而喜欢某一件事,那么这个学生将会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

所以说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二十八条

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这条建议中所讲的劳动,是指具有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劳动可以帮助学生启迪智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他说,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学生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事实”就不能思考。而最容易看见事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机会,就是劳动活动的现场。我先举例来说这个道理,比如在学习杠杠原理时,某一些学生就会听不懂,但是只要带他们去用棍子翘起一个石头就明白了。在翘起这个石头的过程中,学生就懂得力臂越长越省力的道理。

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安排的,他把劳动分成四类: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活动模型;选择能量和运动的传递、变换方式;选择材料的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用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方法;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这种四种类型的劳动,他都进行详细的解读,是如何对学生产生怎么样的作用的。

总之,这些都是通过动手来发展动脑的途径,是我们碰到的“后进生”最为需要的活动。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要参加学习航模,就应该要大力支持孩子们去,而不是以“学习都跟不上,还想去学航模?”的理由阻止学生劳动。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有时候在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点,是不是到了其他活动现场一下子就领悟了?或者刚刚学过的知识点,到了下活动现场,我们就把刚刚学过的知识点迁移运用起来了呢?这些经验,想必每一个人都是有过的。所以,不能忽视这种劳动教育,它所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这里所说的智慧的启迪,还有专注力、坚毅的品质等多方面的人格培养。

第二十九条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这一条建议和前面一讲的“兴趣”又是一样的道理,要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他们体验到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还是那些多阅读的学生,上课时老师讲到什么,他都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调度知识储备,所以他就特别感兴趣,就特别能够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创造学生那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而不是靠课件和视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件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是一种辅助工具,后面会讲它的作用,但是要让学生保持注意力,就并非是这一个工具。在我看来,有时候工具用多了,往往工具本身就成为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对象。

那么,如何创造我们所说的这种积极的状态呢?改变原有的讲授课堂,转成学生“共同体”学习的课堂,就能够让学生保持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状态。我们的问题再设计得再好一点,这种状态就更加容易创造。

我们都不是讲演高手,我们的课堂讲授,一定不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反而会使他们昏昏欲睡,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大家改变课堂模式,已经是极为迫切的时候了。

第三十条

谈谈直观性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前面的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

文中给我们讲述了五条直观性的原则:这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普遍原则;考虑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应当逐步由实物的直观性向绘画的直观手段过渡;绘画的直观性逐步过渡到形象的直观性;要把直观性原则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在年龄小的时候,建议带孩子到自然界中去、到劳动中去教给儿童思维;在小学二三年级,可以用绘画的直观性来辅助教学。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可以先教他们“画”应用题。他把黑板分成两个板块,一个是解答题目的,一个是用来绘画题目的。直观手段一定要过渡到抽象性的。比如我们在五年级语文教学“花团锦簇”这个词语时,大部分老师还是选择图片来教学,我认为这个时候就不需要了,而应该是启动抽象思维。什么是花团锦簇,学生应该可以用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直观性原则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心情的。

这一次就分享到这,下一次共读任务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五条。

祝大家一周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四日

(0)

相关推荐

  • 《给教师的建议》 心得体会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 ...

  • 常识是学习兴趣的来源

    假如我们把八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数量用X来表示,那么学生就应该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07页     这两天都在准备期末复习,在复 ...

  • 【悦美·分享】在书香中远行——建设新村小学“共读一本书”优秀读书心得展示

    在书香中远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职业注入活力,建设新村小学组织老师们共读一本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活动让老 ...

  • 共读卡||《给教师的建议》1-39

    [前言] 国庆长假如在眼前,那时候我也在老家,也这样享受着宁静.在与友人的闲聊中听到好多老师"没时间读书",心下纳闷,所谓读书没时间那一定是借口,其真实原因可能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

  • 共读卡 || 《给教师的建议》40-49

        今天将共读过半,真是一个慢过程.本周工作挺忙,下周也是,忙碌的日常正适合每天一个小节这样的慢读方式.     今天醒早,窝在棉被里完成阅读任务,窗外似有雨声,六点一过,隐约有了一两声鸟鸣,风不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 给老师们的第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本周我们一起共读<给教师的建议>1-15页,共四条建议,接下来就让我来谈谈我读书体会. 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2)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 第二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本周的共读任务是第五条到第十条,不知道大家读完这些建议,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欢迎各位在公众号上进行留言,与大家进行互动. "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11-15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11-15 第3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本周的共读任务是第十一条到第十五条,为了与大家分享,我反复读了几次,努力从中读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希望能够让大家有一点收获.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16-20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16-20 第4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开学至今,我们每周都读这本书,为了能够让大家收获更大一点,我的确非常重视这一项工作.每一条建议,我都会读上几遍,好好地想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21-25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21-25 第5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们继续共读这本书,今天分享第21-25条建议.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 说实话,这个学期上一个班语文,确实是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31-35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31-35 第7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封封信.一次次共读,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学期的期中.回头想想,仿佛昨天我们还在克服暑期假期恐惧.转眼间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36-40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36-40 第8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如何培养记忆力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强调不要死记硬背.正确的培养记忆力,应该是这样的:依靠自身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