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的阅兵
所谓“阅兵”,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在中国古代,阅兵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他以雄武威严、规模宏大的形式流载于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当中。
在中国古代,阅兵的主要意义是检查军队的战斗力和鼓舞将士士气、向敌军示威等。比如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在《军制论》中提到:“大集伍而阅之,皆胜兵乎?不胜者免。五年一阅,汰其羸,登其锐,而不必世其人。”也就是说,通过阅兵可以淘汰军队中战斗力状态较低的“羸弱”士兵,而提拔充实军中精锐。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中国就出现了阅兵活动。在当时,作为华夏北方部落首领的禹,他为了扩大势力范围而向南方地区发展,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华夏南方地区的部落首领们会盟。在这次会盟当中,士兵们手持兵器、载歌载舞,除了表达对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情欢迎之外,更像是在他们面前展现出自身威武庄严的精神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战乱交替、纷争不断,因而作为展现军队实力的“阅兵”活动也就显得愈发频繁。在当时,起初的阅兵是伴随着狩猎仪式而开展的,即军队列阵以待,君主在阵前用弓箭射杀猎物之后再检阅士兵人们将这种活动称作“搜”(意为春天打猎),此后,随着当时局势的发展,又增设了定期检阅战车的内容,而时间则规定为五年一次,所以与“搜”相对,被称为“大搜”。
通过这种方式的检阅,统治者一方面可以士兵和装备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臣民起到示威的作用。比如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认为:“民未知礼,则未生其恭。”于是便“大搜以示之礼。”除了开展“大搜”这种定期的阅兵活动之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于战前所开展的不定期阅兵仪式,被称为“观兵”或“观师”。与“大搜”相比,这种阅兵形式的目的在于鼓舞战前军队士气以及向敌军示威。
秦汉时期,“阅兵”作为国家重大礼仪的一部分被正式确立起来,由于此时期崇武之风盛行,帝国的统治者们十分注重阅兵所带来的意义,所以在此时期出现了有关阅兵的规章制度。比如在《晋书 礼志》中提到:“武官肆兵习战阵之仪,汉世率以为常。”
西汉时期,政府一般只在十月初开展“讲武”(即检阅军队)仪式,这种惯例一直持续到了东汉灭亡的最后一年。史料记载,在汉献帝元康元年,曹丕被封为“魏王”,当年立秋之日与洛阳东郊举行了汉朝最后一次阅兵典礼,朝中公卿大臣均奉命出席。而在这次阅兵的十九天之后:魏军南征,吴国孙权派使节奉献,蜀军孟达率军投降。
到了清朝,阅兵典礼的形式和内容日趋丰富且多样。从时间上来看,阅兵的时间和地点也有了专门的规定,即每隔三年在南苑围场举行一次大阅,检验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和训练情况。至此,大清的阅兵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参加阅兵的人数也是日趋增多,所用器械、枪炮、金鼓、海螺等数目也有了明文规定。
每逢大阅,钦天监先选择吉日上报皇帝,皇帝批准后由有机构负责准备工作。比如武备院在举行地搭建御用营帐,营帐后面设置圆幄为皇帝休息或更换甲胄所用。到了阅兵当日,皇帝前往阅兵营地,更换盔甲之后,在众大臣的拥簇之下前往武场,大阅开始。
根据清朝宫廷画家金昆所绘的《八旗阅阵图》描述,在大阅开展时,八旗士兵身着红黄蓝白等本旗的阅兵礼服分阵排列,礼乐部队高扬号角,营地旌旗蔽日,场面十分壮观。
清史资料记载:“上 (指乾隆皇帝) 躬御甲胄, 乘马出, 试射, 连发七矢, 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请问阵, 上亲阅队伍, 兵部堂官前引, 总理大臣、满洲大学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 皆擐甲乘马。”
《八旗营阵图》分为“幸营”“列阵”“阅阵”“行阵”四卷,描绘了乾隆皇帝亲临营地检阅士兵的盛况。在“阅阵”当中,所绘人物大约有1.6万,每个人面貌、服饰、车马、枪炮、仪仗旗鼓等均描绘精细, 画面用色艳丽鲜明, 乾隆身处核心位置, 穿戴盔甲, 全副戎装, 骑于马上, 英姿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