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n S的“小成功”可以被复制吗?
B端市场会给新能源车企创造机会吗?
从销量来看,整个乘用车市场以C端消费者为主,每年占比大概在98%左右,其次是B端租赁市场,虽然占比只有2%左右,但是每年30万到60万的销量,无论是对于本土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是一个不小的体量。
而且从目前的布局来看,除了C端市场,车企在B端市场也是不遗余力,不管是针对租赁市场推出定制车型,还是联合租赁公司大规模采购,亦或是与出行公司成立新公司等等一系列行为,都是围绕B端市场在做文章。
乘用车租赁市场60%为新能源车型
2021年前7个月,出现在租赁市场销量Top 10榜单的企业中,有三家电动车企业上榜,这与燃油车企业长期占据销量Top榜单的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且从投放到租赁市场的车型来看,前7个月租赁市场乘用车233586辆,其中近60%为新能源车型,而且销量前十的车型中,以纯电动车为主。
这里要提到的是广汽埃安这家公司,凭借Aion S屡次上榜NE时代月度新能源乘用车企、新能源车型Top10排名,这是仅次于宏光MINI、Model 3、理想ONE等对标C端市场,唯一一款依靠B端市场非常上量的车型,也是这一款车型,给广汽埃安带来可观的销量成绩。
依靠B端市场打开销量局面,是否也是另一种成功的路径?Aion S的小成功能否被复制呢?
Aion S是如何依靠B端市场出线的?
Aion S之所以能在租赁市场崭露头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广东出租车市场有关,广东租赁市场前7个月消化了Aion S 54%的销量,抓住广东地区相当于Aion S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量遍布在埃安品牌29个省份195个城市的销售网络体系中。
所以,广东市场是关键。
就广东的乘用车租赁市场而言,经历过2020年疫情影响的低谷之后,正在逐渐恢复。
而且从2016年至今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租赁车辆逐渐从燃油车转化成电动车。
截至2021年6月底,广东省共有巡游出租车5.8万辆,网约出租车汽车驾驶员证核发60.79万张,2021年上半年,网约车新增数量10.52万辆。
一方面,巡游出租车的市场在慢慢缩减,而且政策开始强推电动化,另一方面,网约车市场逐渐扩大,新增部分市场空间也比较大。
关于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广东省各市相继推出了政策和指导方案:
巡游车:
2018年12月29日,《广东省打造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发布,2018年起,珠三角地区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车和介入平台的网约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粤东西北地区比例不低于50%且逐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021年1月21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广州市能源资源节约“1+N”行动方案》提出,推进中心城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2023年年底前全市巡游出租车实现电动化;
网约车:
广州:2020年1月6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明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的通知》的规定,凡更新、新增的网约车,必须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及国家有关规定许可的原装进口的纯电动或燃料电池小客车,该政策有效期5年;
佛山:佛山市交通运输局明确表示,2018年11月1日起,佛山更新或新增的网约车均须使用新能源车辆;
深圳:《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19年7月开始,深圳新增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车辆,出租车已完成65%电动化替代;
东莞:2020年7月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东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新注册网约车需为本市登记注册的7座及以下纯电动乘用车;
惠州:2020年9月10日《惠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询意见稿)》规定,拟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必须是7座及以下纯电动乘用车。
茂名:鼓励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及油电混用汽车的,发动机排量不作限制;
清远:2019年起,全市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车和接入平台的网约车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60%且逐年提高10个百分点。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每年更新车辆优先选用纯电动汽车,全市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纯电动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泥头车电动化替代工作。
基本上,广东省关于出租车电动化的政策遍布各市,要么是政策上的倒逼,要么鼓励出租车更换成新能源车。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明确说明新增的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并且巡游出租车逐步电动化替代,而且这四个城市也是Aion S的主要租赁市场。
但是,机会就只在广东省吗?
很明显,Aion S 在天津、海口、厦门、三亚等城市的租赁市场也有一些成绩,而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有出租车电动化的政策。
所以,归结看来,除了要找到有出租车需求的城市,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并且车企本土化的能力也要强,就像广汽抓住了自己大本营的生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一辆15万左右、尺寸绰绰有余的A级Aion S,相较于其他电动出租车,也是非常有优势的。
综合下来,车本身的优势、车企本土化能力以及政策的扶持,是Aion S取得小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模式可以被复制吗?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可能的,特别是电动出租车市场目前相对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通过车企的本土化能力、打造一款适合B端市场的车,然后乘上政策的东风,完成电动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