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莲-如皋集贤里千年文化史上的最后一位贤士

周莲-如皋集贤里千年文化史上的最后一位贤士

1911年11月23日,一面用戊戌维新革命者的鲜血涂抹的、共和革命的旗帜,在如皋上空猎猎飘扬,亲手高举这面旗帜,迎接武昌首义的枪炮声、为终结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拥抱民国新纪元的诞生,而奏响隆隆礼炮的,正是我的曾祖父周莲。

今年是曾祖百年之祭,我辈奉示修祖坟、迁葬并续家志。

曾祖周莲,字子迪,原名上僡,清朝道光22年7月13日(公元1842年)出生于如皋集贤里,贡生。周氏贤公派友铭房如皋敦睦堂二世祖。1898年由恭亲王举荐任厦门道台,后连任6年福建布政使。1903年在福州创建专门制作佛跳墙的会所“聚春园”。前后在闽八年,政绩卓著,获赏头品顶戴、双眼花翎、黄马褂。官至二品,诰封资政大夫。

曾祖父一生磊落,不畏权势,凡事必以民族大义为重。因为在执行《南京条约》中厦门日本租界的割地一事上,与朝廷及日方代表产生严重分歧,持坚决反对的不合作态度。由于两国政府立有条约,虽然无法阻止日本要求设立租界,但是作为条约的具体执行人,采取表面积极配合,实际推诿懈怠的周旋策略。以民情商务为由,同日方商定“拟暂缓办,以期周妥。”在几次日本人进行实地考察时,提前通风报信,暗地里领导和号召民众集合抵抗。

最终在福建布政使任上,将厦门日本租界的割地一事,办成百年之前众多丧权辱国条约中,唯一没有执行的空头支票。(本段内容引自1997年5月,厦门市档案局馆编辑,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厦门档案资料丛书》近代部分(一):近代厦门涉外档案史料)。曾祖1906年辞官回到如皋。

1915年,南通张謇邀请挚友,韩国作家金沧江,为我祖辈撰写《如皋县知县周君家传》,金沧江在其《金泽荣文集》中盛赞曾祖周莲总司令风采。

曾祖周莲是首任民国时期如皋军政总司令。

这个现在看来非常荣耀的光环,在百年之前却是一个以个人家庭,承担全城改朝换代风险的幌子,是为了如皋城市免遭生灵涂炭的杀头差使,曾祖贤明豁达,明知风险巨大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

1911年11月8日(农历九月十八)南通州宣布光复时,附近的靖江、东台、泰兴、泰州等地已经宣布响应革命。

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如皋,社会上下,虽然贫富有别,阶层各异,几乎所有人对清政权都丧失了信心,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但是谭嗣同的热血,黄花岗的现实,历历在目,让他们非常恐惧这个隐含杀气的巨大历史转折。

当时的如皋。普通百姓既怕打仗,又怕坏人乘机抢劫,有钱的纷纷仓皇下乡逃避。因为各乡镇防卫空虚,给海盗、兵匪、流氓带来了抢掠扰乱的机会。特别是东乡沿海各场镇,都有北来海盗不时登陆抢劫。他们害怕支持独立,会惹起军队趁机闹饷,而顶顶惧怕的却是忠心于清王朝的张勋辫子兵,依然在南京激战革命军,革命前途未定,官员、绅董惊惶得不知所措,非常害怕清王朝打过江来,抄家灭户。

直到1911年11月23日,年已七十,平素并不与士绅交往的曾祖父,急匆匆,从厦门女儿家中赶回如皋,亲自组建并出面担任临时政府军政总司令,挺身而出迎接革命军,坚定宣传支持辛亥革命的决心,躲在家中的绅士土豪们,才勉强参加独立。当时的通州《星报》曾有报道。

辛亥除夕如皋著名士绅仍有诗曰“谁料有加还卒岁,不知明日是何年?”可见当时的封建土豪对辛亥革命忧心忡忡。如皋独立时,维护清王朝的袁世凯北洋军攻占汉阳、汉口,以及后来的北京兵变等时局演义,表明士绅的担心还真有道理。

之后,南北和谈,政局稍稳。曾祖因为与袁世凯政见相左,退位隐居,接手集贤里祖业“养蒙义塾 ”力兴教育,不问时事,怡情诗书,专心研究长寿美食。

1920年12月在如皋逝世,葬南乡杨花桥祖坟。

1986年,著名学者启功先生,在福州于山宾馆品尝佛跳墙时曾经说过,周莲先生是如皋集贤里千年文化史上的最后一位贤士,是开辟如皋民国近代历史的第一人。我们尊重历史,不忘历史,回顾历史,是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可惜,1933年印行的《如皋县志》中,对高举辛亥革命旗帜,宣布如皋告别数千年封建统治的清朝二品高官曾祖周莲,居然不着一字。

在如皋博物馆的历史记录和展示里,在如皋研究历史的学者和民众中,已经没人知道这位,在福建广东的美食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中国名菜佛跳墙创始人、没有人知道将如皋特产推向世界的如皋近代第一人。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伟大而壮观的历史巨变!作为周莲后人,我们不会计较历史的仓促和疏漏。但是从历史的昭示和文化记忆中,可以探寻时代变革、国家变迁的趋势。聆听历史的回响,我们绝对不应该忘记,曾经有一位耄耋老人,在20世纪初期,真正支持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高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旗帜,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寿终正寝,带领如皋民众迎接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也是如皋历史上无法忽视的崭新一页。

历史的年轮已碾过岁月沧桑整整一百载,回顾百年前曾祖为如皋前途做出的奋斗与贡献,应该成为激励我们不断推动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宝贵资源。

祝愿曾祖一生魂牵梦绕、生养安息的长寿之乡如皋,继续灿烂辉煌。

谨以此文纪念曾祖周莲逝世100周年。

周光辉2020.8.1

(0)

相关推荐

  • 深秋如皋行(三)美丽的盆景园风光

    我们一行在游览如皋长寿园后,再下一程,来到如皋盆景园游览观赏. 我和大家主要走了盆景园的北半部分.我们先后走进五.六家出售花木和盆景的店商.可以说是各种盆景式式齐全,各种名贵和普通花木在这里应有尽有. ...

  • 长寿之乡如皋

    南通辖区的地级市如皋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玉带河畔矗立隋朝建的定慧寺与北方寺院红墙不同,这里黄墙. 古城内居然还有正在使用的水井,为了节省水费的附近居民就来到井边洗涤衣物,当然不会将水再挑回家. 有着 ...

  • 开门见墓,这座县城博物馆建在千年古墓上!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在中国,从私人到国家级的博物馆,数量可谓成千上万,大名鼎鼎的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等,但有这么一座县级博物馆,鲜为人知,也没什 ...

  • 因为一句圣诞快乐,一千公里战线上的两军停战一天

    记载此事的报纸 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五个月,整个西部战线发生了一件令德国最高统帅部和英军最高参谋部惊恐万状的事:圣诞节期间,西部战线的交战双方突然间停火了,先是一两个连队不放一枪 ...

  • 开门见墓,江西的这个博物馆竟然建在千年古墓上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至美.--冯唐 当你到了一座城市,如何才能更深度地去了解她呢? 如果她是一座散发着历史厚重感的城市,那么 从博物馆开始探寻,永远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博物馆赋予意义.它承载了 ...

  • 蓝姓还是兰姓,姓氏文化史上遗留的特殊问题——作者:冯志亮

    蓝 蓝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六十四位,主要分布于两广地区.兰姓本为蓝姓,是简化字导致的谬误.当今蓝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2%,总人口大约有96万. 得姓始祖姬蓝.姬姓,郑 ...

  • 一个胡作非为的无赖,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年,上过学的都会背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人墨客,江湖才子,挥笔题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诗歌盛行在唐朝,初唐有初唐四杰,盛唐政治清明,君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便人才辈出,诗坛一片昌盛.流传下来的很多诗歌,我们今天的教 ...

  • 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乌江源百里画廊

    乌江源百里画廊是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的园区之一,是千里乌江滨河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织金洞园区的水上旅游黄金线路. 乌江源百里画廊景色秀丽,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等景色为一体,为喀斯特典型的高 ...

  • 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代表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 ...

  • 一篇不到200字短文,含近20个典故,且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型

    张潮<幽梦影>第四则,用字不到200个,竟然密密匝匝地罗列了近20个文化典故. 原文如下: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

  • 他是近代文化史上的风云人物,生了9个孩子,出了7个博士

    双绝娱乐关注2021-04-08 14:31在近现代文化史上,商务印书馆的大名无人不知,一度跟北京大学并称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说到商务印书馆,就不能不说王云五,曾担任商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