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县杏林镇李庄的村办企业

邮箱:3125136050@qq.com


《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新李庄》节选

中共华县县委经济部

华县杏林镇李庄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南二公里,地处古时华州胜地“西溪”境内。据《华州初志》记载:“清峪水分流灌田。至故县沙涧诸村。万壑风烟。眺游绝胜,后人慕杜子美之风。名小曲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溪水长流,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宝地。

李庄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400余亩,七十年代以后,这里一直是“学大寨”的先进大队。八十年代初期,在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后,村委会和经联社的干部们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又在思考着新的问题:①家户经营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力怎么办?②人均土农地1.2亩,光在土地上做文章,收入有限,如何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带着这些问題,他们组织合作社干部、群众代表十多人到河南省学习取经。开阔眼界。经过一周的实地考察,李庄的干部和群众代表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农村要尽快脱贫致富,就必须转变观念,既搞好种植业,又要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李庄砖厂 选自“华县志”)

参观回来后,村上的党、政、经组织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发展村办企业问题。当时干部们感到办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没有技术、不懂管理,信息不灵,市场陌生。面对这些困难。村干部们进行了冷静地分析。作出了《依靠集体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兴办企业的决定》。这个《決定》的主要内容是:①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办基础牢靠的企业;②从市场需要着眼,办技术易学,见效较快的企业;③从本村实际出发,办投资少、成本低、风险较小的企业。

1983年春,李庄村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吹响了办企业的号角。没有厂房用篷布搭,没有技术派人出去学,没有资金银行贷,硬靠自力更生精神办起了一个小窑厂和一个泡沫砖厂。到年底一算,两个企业产值达到25万元,纯利润达5.3万元。安排剩余劳力40名。企业的纯收入比全村土地提留款高出一倍多。李庄村的干部和群众尝到了办企业的甜头,激发了办企业的兴趣。1984年,村上对这两个企业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给泡沫砖厂盖起了八间厂房;把日产3000块砖的小窑厂改造成日产5万块砖的大轮窑。企业从业人员由40人増加到85人。这一年,产值达到40多万元,纯利润收入7万余元。1985年,他们又办起了日产15吨的面粉加工厂和日产百卷的油毯厂。1986年,村上继续扩大规模,新建一个年产值30万元的大型机砖厂和一个刺绣童装厂。1987年至1988年,又办起了速效饲料加工厂、建材厂、预制厂等几个企业。1989年,村上投资17万元,办起了一个年产200吨的地毯粘合剂厂。

经过七年的艰苦创业,李庄村共兴办起企业11个。这些企业都坚持集体统一经营,加强科学管理,不搞个人承包。从业人数已达243人,占到全村总劳力的47%,企业固定资产已达到64万元。七年时间企业共向村经联社上交利润105万元。大办企业给李庄经济腾飞插上了金翅膀。

原文来源: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原文作者:中共华县县委经济部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0)

相关推荐

  • 在华县这些行业的消失,影响了老百姓的收入.....

    华县农村历代皆事副业,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盛.现如今这些行业陆续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间接或直接影响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现如今老百姓只能寻求其他工作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华县这些 ...

  • 华县最美乡镇评选,快给自己的家乡投一票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不管你在何方,家乡永远是你心中最爱的那片地方.票选华县最美乡镇,别以为华州镇地理位置优越.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就能稳得第一:别觉得高塘镇是革命老区. ...

  • 集体企业(散文)

    集体企业(散文) 飞翔 取消了人民公社,大队改为村,30年村里办了许多企业,如机砖厂.加米厂.木器厂.汽水厂.修造厂,以及农民建筑队. 那段日子,乡亲们在地方除了种好自家的责任田,还要找一个村办企业上 ...

  • 华县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村名刍议

    华县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村名刍议  作者:秦寂 作者简介:秦寂,为作者笔名,陕西华县人,华县地方史志研究者. 2014年底至2015年初,华县村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242个村民委员会(民间俗称为行政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县的“抢化肥”风波与薄膜生产

    邮箱:3125136050@qq.com 难以忘却的记忆 口述人 武宝民 整理 高曼丽 化肥风波 19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资供应短缺问题突 ...

  • 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县人农田基建与兴修水利的日子

    <秦 晋 缘> 第七章  学大寨的日子 作者 高民智 农田基建显精神 开春,各村除按排上水库劳力以外,在家劳力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我们这里南靠秦岭,在少华山脚下,地少石头多,出门就是坡,有 ...

  • 上世纪中后期华县罗纹河流域村庄素描

    乡愁,少华山下(四) 作者 郝庆年 从渭河岸边远眺南山,可见嵯峨的群峰间有一峰峻秀挺拔,犹如一柄青剑,高指蓝天.这就是著名的少华山.山中森林茂密,飞瀑如练,奇石嶙峋,巌穴幽冥.现已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 上世纪遍布华县城乡的32条邮路,单程达1239, 8公里。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代通讯先为烽燧,后改邮驿.明时,华州设有传递文书的华山驿和罗纹递运所,有驿马百余.又置急递铺,总铺在州城东门内,向东有罗纹铺.柳枝铺.抬头铺,向西有石桥铺. ...

  • 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县少华中学背馍的那段时光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中学背馍的那段时光 作者 李琴肖 1962年,我由华县杏林小学考入华县少华中学,学校大概离家有三里多地,那时在校住宿,每个礼拜步行回家背一次馍. 少华中学 ...

  • 上世纪中期华县的万斤大学、高塘戏曲研究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的那些大学 1958年7月,陕西省委在武功召开关中各县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书记挂帅,全民动手,大办教育事业.要求各地大量 ...

  • 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县两大剧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人民剧院 华县人民剧院位于华县城西关街东段,原新华书店十字西北角,坐北朝南,面积约6500平万米. 西关街东头新华书店十字 张发虎供 解放前,西关街东段紧 ...

  • 上世纪渭河华县段五大防护工程

    邮箱:3125136050@qq.com 渭河护岸工程 华县流传着"黄河没底,渭河没岸"的说法.渭河水大流急,经常发洪,华县人民深受其害.解放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华县在渭河沿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县县长郑秋喜违心地在防汛撤离演练通知上签了字!

    <流年光影>第三辑: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人民的好县长 1982年的人代会,我被选为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当时的政府领导班子由七人组成,县长是郑秋喜,其他几位都是有专业特长或阅历丰富,在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