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应然与实然
文丨乌里单刀
顾名思义,所谓应然,就是“应该是怎么样”的意思,而实然则是指“事物实际上是这样”。
吉恩·卡拉汉在《真实的人的经济学》第一部第一章中说道: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以类似的语调将人的行为描绘为行为人用“应然”(whatought to be)代替“实然”(what is)的努力。”
“人的行为的来源是不满,或者说如果你看见杯子里只有半杯水,“不满”就是生活可能会比现状要好的想法。“实然”在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不完善的。如果我们对当下的境况完全满意,我们就不会有动机去采取行动----任何行动可能只会把情况搞的更加糟糕。”
但是,光是不满意并不足以让人采取行动。为了从“实然”转变到“应然”,行动人必须能够支配足够的手段。这个手段并不一定真的能够达到目的,行动人只需要相信他所支配的手段能够达到目的就会采取行动。就是说,为了采取行动,观念正确并非必要。比如有人相信关公保佑人们发财,送子观音可保佑人们生儿子等等。用卡尔·门格尔的话来说,这些错误的因果关系的手段是“虚拟财货”。不过,无论观念正确与否,它都指引着人的行动。
具体来说,如何区别应然与实然呢?打个比方,我之前买的房子太小了,住的不够舒适,这个当前的令我不满意的境况就是实然。我觉得我应该换个更大一些的房子,那样会让我住的更舒适,让我更满足更幸福,这是应然。假如我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下更大的房子,我就能把应然变成实然。但是,天(天是只手遮天的天,手是“看得见的手”)有不测风云,限购了,首付款翻倍,现在买不起了,这也是实然。
再举个例子,张三遭受李四的暴力侵犯,这是实然。张三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理所当然的处于不满意的境地,除非他是SM。为了解除这个不满意的困境,张三应该制止李四的暴力侵犯,作出自卫反击,这是应然。不过,光是不满意并不足以让人采取行动。为了从“实然”转变到“应然”,行动人必须能够支配足够的手段。张三是否自卫反击,取决于其有无足够的手段击败李四。假设张三没有足够的手段击败李四(贸然行动失败的话还会遭到更大的伤害),他就不会自卫反击,制止李四的侵犯,这也是实然。
上面说过,人的行动(原文用“行为”)是人用“应然”代替“实然”的努力。正是因为我们对实然不满,所以要去改变实然,以应然去代替实然。实然不能否定、证伪应然,否则将陷入套套逻辑(此套套非彼套套,是指以结论为前提去证明结论的循环论证)。我们时常看见某些经济学爱好者以实然去证明实然,并以此否定应然,不自觉的陷入了套套逻辑谬误之中。为了反驳应然,他们常常指出“现实如此”,所以“现实理应如此”。
实然不能否定、证伪应然,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反驳应然了?不是。应然是人运用其心智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要反驳应然同样只能够从逻辑上指出应然的不可能。具体来说就是指出错误的因果关系,证明手段不能达到实现应然之目的。比如对社会主义的批判,米塞斯从逻辑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不可行。但是现实中仍然有不少(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着各种干预政策,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认识了因果关系,这些错误的认识指引着他们的行动。
同理,要反驳“政府非必要”以及“无政资”等应然性概念也必须从逻辑上指出其何以不可能。一些经济学爱好者乃至著名经济学家指责奥派经济学闭门造车,沉浸于应然而不可自拔,太过理想主义,甚至断言无政资是乌托邦,实在是无的放矢。
奥派经济学爱好者还常常面临这样的责难:既然反对公立教育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公立学校;既然反对公立医疗就不要去公立医院看病;既然反对有政府社会那就搬到没有政府统治的荒岛去生活……否则就是言行不一,精神分裂。既然你们没有付出行动去实现应然,那就说明你们认为实然是令人满意的,至少也是“认同”实然的。成天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牢骚满腹,实在令人厌烦。
这些批评者中有一些人常常运用约束条件这一概念分析人的行动,不过在批评应然时反而视而不见约束条件。人的行动是人用“应然”代替“实然”的努力,为了把“实然”转变到“应然”,除了有对因果关系的正确认识,还必须支配一定的手段。缺乏必要的手段,仅仅有正确的观念并不能使人付诸行动。因为大多数人持有错误的观念才支撑着现实的社会制度,我们并非受到暴力的而是受到大多数的错误观念的统治。正是认识到这一最大的约束条件限制了实现应然的手段,奥派经济学家及其业余爱好者才孜孜不倦的普及经济科学,苦口婆心的推广正确的观念。而普及、推广正确的经济学正是以“应然”代替“实然”的努力,也是实现应然的手段。
科学尚未普及。推广正确的经济学,任重而道远。
—————
上一篇:知识产权与财产权辨析
作者简介:乌里单刀,一课经济学学员,奥派经济学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