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口腔溃疡,下有手脚冰凉,看中医如何用辩证的思维,纵横捭阖,让患者摆脱冰火两重天。
上有口腔溃疡,
下有手脚冰凉,
看中医如何用辩证的思维,
纵横捭阖,让患者摆脱冰火两重天。
@三甲中医讲堂
口腔溃疡我们都知道是上火了,四肢怕冷肯定是寒证,但是不敢想象的是,这两种症状居然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女患者,她一边反映自己爱上火,比如口轻溃疡反复发作,爱长痘痘,牙龈红肿或者喉咙痛,晚上心烦失眠,潮热,另一边又怕冷,手脚冰凉,小肚子凉,还有腹泻等等。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火,下有寒,这种患者吃东西的时候特别痛苦,吃啥好像都不行,因为寒火同时出现在她身上。
那能不能把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寒与火均衡一下,这样也不上火了,手脚也就暖和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听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实践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这名患者这样的症状也有些年头了,中西医看了不少,一会吃温阳的药,一会又吃降火的药,但是她身上的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我仔细看了一下患者的情况,又问了一下她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开了一个方子:黄连,黄芩,白术, 党参, 茯苓,甘草,炒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陈皮,火麻仁,肉桂,炮附子,龙骨,牡蛎。
结果患者用了半个月,就来反馈效果还不错,我调整了药量,三诊的时候上热下寒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我让她继续用药,四诊时诸症已经基本消失。
我们与其好奇这个方子为什么能治好这个患者,不如先思考一下她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上寒下热的现象?
人的身体就好像一个小宇宙,天气要下降,地气要上升,天地万物才会生长,我们的上半身有心火,下半身有肾水,这个心火一定要下行,因为火性上炎,心火不下行,那就会上火。
那么正常人的心火为什么会下行呢?
因为有肾水的作用,肾水能够克制心火,肾水上行,可以抑制心火。
上热下寒的人,因为上下对流的通道堵了,也就是我们的中焦脾胃,脾胃处在身体的中间部位,就好比道路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堵车,心火就下不来,郁而化热,而下面因为没有心火,必然一片寒状,这时候降火和温阳都行不通。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解决的思路就是:清上焦,通中焦,暖下焦。
首先,我用了少量的黄芩与黄连来清心肺之火。
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通中焦,怎么通中焦呢?中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痰湿?有那么多积食?正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不行,所以才那么容易堵,容易积。
所以,通中焦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直接通,而是健脾,我用白术健脾,让脾气升,党参益气,协助白术健脾,加强脾主升清的作用,茯苓祛湿,利三焦之水,让胃气降,加强胃主降浊的作用,甘草大补脾胃,不升不降,守住中间。
最后我用肉桂和附子温补肾阳,用陈皮理气化痰,然后再用火麻仁润肠,引心火下行,然后龙骨主定,牡蛎主静,把肉桂附子这股火性封藏在肾里,不让它乱跑。
这样就互不干扰,互不矛盾,每味药的药性都得到合理利用,增一味嫌多,减一味嫌少,好像杯盏的盖子盖在杯盏之上,严丝合缝,这就是中医辨证用药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