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先生的“瓦罐排队”术
【导读】苏先生说:有人问我为什么搞“瓦罐排队”,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也是个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瓦罐排队”不是个专门名词,它也不会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条目。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据我猜想,或者是想让我谈些考古知识,或者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兼而有之吧。
文章原载《考古寻根记》,北京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个考古老兵给青年人的话,汇集了宗师级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科普文章,包括部分从未发表过的手稿。这些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特点、基本方法,以及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中华文明的未来展望。本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重建中国上古史”,详细介绍了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一些早期考古发现,比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陶寺遗址的发现等,通过这些遗址的考古学研究。他的“满天星斗”理论奠定了考古学的中国学派的理论根基。本文原标题为《从“瓦罐排队”谈起 ——浅谈考古类型学方法》,蒙“大家小书”公众号慨允,特别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从“瓦罐排队”谈起 ——浅谈考古类型学方法
“瓦罐排队”是怎样搞法
人们生活使用的陶器种类很多,从用途不同来分,主要是饮、食、炊、储几大类,每一类中又可分为若干种。在属于同一类型文化遗址中筛选典型器物要经过具体分析。这一步工序也可说是“排队”。我们不妨把这一筛选过程的实践归纳为几条:
第一,比较常见的而不是罕见的;
第二,特征比较突出、明显而不是属于一般化的;
第三,延续时间较长,形制变化比较灵敏,迹象比较容易辨认的。这种器物犹如古生物学中的“标准化石”,它不仅对同一类型考古材料进行分期断代有用,还对区分一定范围内诸文化的性质异同,以及分析它们相互间亲缘远近与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用。
半坡类型遗址中有一种汲水器,我们称它“葫芦形小口尖底瓶”就是属于这样一种具有突出特征的典型器类。它最为突出的部位是它的器口:从细颈以上不是像一般瓶口用向外侈的唇沿收口,而是用另加上去的一个类似小杯、碗或壶、罐形的附加部分收口。从它的实用目的来看,好象我们现在使用的金属外壳的暖水瓶,在用软木塞封口的瓶胆口外还有金属壳的外口。现在金属壳暖水瓶的这一部分也是在小口颈之上焊上去的。它的特征的突出点就是:它的颈上部分与其说像从颈部向上延伸而成的器口,不如说更像在器口之上另加上的一件什么器物,这种汲水器从发生到消亡的全过程现在我们已经初步搞清楚了,它的形制发展序列初步搞清楚了。什么是“形制发展序列”呢?就是说,在它流行、制作、使用整个过程中曾经历过的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的若干个环节。根据我们现在已有的材料把它分为以下的五种形式:
图之一 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向外圆卷的颈部所形成的侈口领部,往上延伸,略向内收,略呈如现在的葡萄酒杯形器口。
图之二 它的主要特征是从颈部的小口处把一个小钵形器接上去,衔接处形成圆钝折角。
图之三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颈部的小口处把一个小壶、罐形器安接上去,衔接处形成里外痕迹明显的折角。
图之四 它的主要特征是把前者的上边安装上去的小壶、罐形器的小卷沿部分截去,形成直口杯状。
图之五 它的主要特征是把前者上边安装上去的部分再截去一部分,形成浅直口杯状。
葫芦形小口尖底瓶型式序列
根据图和说明,我们不难看出它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一至三是它的前段,从三至四是它的后段。根据现有材料,我们知道,它的发生还有一段“前史”,而它的消亡则多半是突然被另一种同类器所代替。关于这些,我们又是怎样搞清楚的呢?
正如它自身发展分为前后两大段一样,我们对它的认识过程也是经过了两个阶段。先认识了它的后半段,最近才认识了它的前半段。前一步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事,后一步则是最近的70年代末的事情,前后相距整20年。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对它的这一过程的认识已经终结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有待于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去解决。
1958年在陕西华县发掘的元君庙墓地共发现墓坑57座。因为距离地面很浅,有些被耕地破坏而不甚完整,但大部分是完好的。墓坑排列相当规整,有四组、九座墓有部分迭压、打破现象。埋葬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成年男女与幼儿合葬。随葬品的基本组合是这种小口瓶与钵、罐(釜)在一起。
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1958年),从东向西,前右一为第一排第三座,右二为第一排第四座墓。
经过我们对这四组九墓有迭压、打破现象的随葬小口瓶形式的对比分析结果,认识到它们的发展序列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就是从前面示意图中的三到五,当时曾把这批墓按先后顺序与阶段性变化分为三期。这就使我们在认识到这种器物发展序列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来这个墓地的埋葬是南北成行,共分为六排。由东而西,从第一排数起,是从北往南依次埋葬的。到第一排之末,再从第二排仍是从北往南依次埋葬。依此类推,到第四排最北一墓为止。以上为第一组。从第四排第二墓起到第六排南头最末一墓为止,是第二组。两组墓从首到尾基本一致,互相对应。
元君庙仰韶墓地的布局
1958—1960年间在宝鸡旧县城东关外北首岭发掘一处遗址,从探出范围看比临潼姜寨遗址小些。当时试掘范围只有二千多平方米。1977—1978年又进行试掘,范围也不大。但对遗址的平面与堆积层次已得到相当了解。这处村落遗址座落在渭河北岸坡上,东临金陵河。文化层堆积厚2—4米。从村落中央空场发现路土有3—4层,上下相差近2米。文化层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大层。从揭露的部分上层房屋看,北边房屋门道面向南,东北边房屋门道面向西南,南边房屋门道面向北,西南边房屋门道面向东北。南北房屋中间距离约百米。墓地在居住区南边,与房屋相隔约三十米。墓多数为单人葬。少数为成年同性合葬。幼儿用瓮棺葬。
1958—1960年的试掘着重对遗址平面分布情况的了解。1977—1978年的则着重对遗址堆积情况的了解。
北首岭村落遗址前后两次试掘结果说明,其文化面貌比较接近半坡、姜寨。但是,它的包含丰富的下层文化是后者所没有的,而半坡、姜寨的上层文化也是前者所没有的。正是通过1977—1978年间北首岭的发掘材料,使我们找到了这种“葫芦形小口尖底瓶”发展序列的前半段,同时,又使我们找到了解答这种小口尖底瓶同另一种小口尖底瓶——“重唇小口尖底瓶”的发生过程和两者的共生平行关系问题的线索。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是使我们找到了一把打开有关仰韶文化的核心秘密的锁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又不得不把话题暂转到另一个方面——“重唇小口尖底瓶”。
两种小口尖底瓶的差别主要是:前者是从颈部以上的唇沿继续延伸,而后者则是在颈部以上外卷的领口唇沿的里面再加上一重唇沿。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分析,这种小口尖底瓶的发展序列同前一种一样,也是分为五个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的式样。图解如下:
图之一 主要特征是初步形成里外两重唇沿,里唇比外唇高出很少,里口内径略大一些。
图之二 主要特征是里唇与外唇之间形成明显的沟槽,里唇内径小于颈径。
图之三 主要特征是里外两重唇沿侧视上下重迭,里唇内径远小于颈径。
图之四 主要特征是里外两重唇沿侧视依然很明显,里唇内口径仅略小于颈径。
图之五 主要特征是里外两重唇沿侧视里唇仅略突出一些,里唇内口径与颈径约略相等。
图之六 主要特征是不论从侧视、平视都已看不见重唇,但从剖面仍可看出唇沿里面有加泥补贴痕迹,里口径略大于颈径。
图之七 主要特征是“重唇”的痕迹全部消失。
重唇小口尖底瓶型式序列
前五种式样代表了这种重唇小口尖底瓶的发展的全部过程。从一到三代表它的前半段,从三到五代表它的后半段。前半段是它的里唇沿的内口径逐步收缩,后半段是它的里唇沿的内口径逐步放大。
六、七两种(还有比它们更晚的、式样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小口尖底瓶已经超出了前面重唇小口尖底瓶的范围,从年代关系上来看,它们既是同这种重唇小口尖底瓶的发展序列中的最末一种衔接,又是同前边葫芦形小口尖底瓶的最末一种衔接。但是,从器物形制发展和文化传统关系上来考察,它们应是重唇小口尖底瓶的延续或者说“后裔”。像图之六这种式样的小口尖底瓶,不论是在华县泉护村遗址还是在西安半坡遗址所发现的标本,它们的侈口唇沿的里面都还保留着另加上去的一道堆泥,却又没有形成为“重唇”。像图之七以及其他年代更晚、形式又有新的变化的这种器类,做为这种重唇的遗迹(或者叫“遗型物”)已全部消失。遂后,是这种器类(小口尖底瓶)的消失(这是从考古学的意义上来讲,如果从民俗学的意义上来讲,现在也可以找到它的“后裔”)。
现在我要问:通过这些,是否已经回答了“瓦罐排队”的问题呢?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还没有。因为以上所谈的仅仅是我们要从哪里去找打开这座宝藏的锁钥。很显然,没有这把锁钥是不成的,但有了这把锁钥还有如何使用它的问题。只有正确地使用这把锁钥去对我们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才有可能解决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些,是不可能用简短的篇幅来解答的。这也就是前边谈到的西安半坡博物馆那位同志向我提出的问题——经常有来参观的观众对解说词说的“母系氏族公社”、“中华民族的摇篮”的提法提出疑问时,我回答说,不好简单回答,是同样道理。
先生在侯马工作站工作场景
先生手绘图
目录
● “满天星斗”的中国史前文明
●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
●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
●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 重建中的“中国史前史”
● 文化与文明
●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 考古老兵给青年人的话
● 考古学是搞什么的?
● 从“瓦罐排队”谈起
● 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开拓
● 给青年人的话
●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
● 考古与中华文明杂记
● 斗鸡台考古见闻录
● 姜城堡等三地调查报告
●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
大家·小书
《考古寻根记》
苏秉琦 |著
北京出版社
2019-10-1
48.00元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来源:大家小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