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超敏c反应蛋白简称为hsCRP,c反应蛋白简称为CRP,那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有什么区别呢?
专家指出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只是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与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下限不同。检验科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检测低限为0.005~0.10mg/L),这些方法所进行测定的c反应蛋白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检测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各种炎症过程、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科手术后) 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
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c反应蛋白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比如: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通常偏高,约15 %~ 25 %。阑尾穿孔患者c反应蛋白常超过100mg/ L ,未穿孔者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在20mg/ L 以上。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正常,则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不大,检测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在过去的10年中,已有20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浓度与将来罹患心肌梗死、中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风险间均具有独立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可用于监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最为理想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被认为是同时将LDL-C和hsCRP分别降至700mg/L和2mg/L以下,因而这种“双重目标”的治疗概念已经被引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费用远小于其他心血管疾病检查项目的费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筛查是高度有效的,美国一些临床医师已将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为每年健康体检的内容之一。在一级预防中,将HDL-C、 LDL-C、TC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一起,特别是结合LDL-C或TC/HDL-C进行分析在二级预防中,将超敏C反应蛋白同cTnT一起检测。特别适合急诊有胸痛症状、但cTnT正常的患者,此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预示着短期和长期的发病危险增加。超敏C反应蛋白是健康人群或心绞痛(或心梗)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指标,是独立于脂类之外的危险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应与脂类指标共同检测,在一级预防中,对脂类检查正常的人群有预测价值。把超敏C反应蛋白纳入常规的胆固醇筛查可以提高对心血管风险预测的水平,而不再单独依赖于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预测。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升高可以筛选出胆固醇水平正常,但未来心血管病事件的高风险无症状者。
专家研究报道患者在入院时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浓度>5 mg/L,则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均升高50%至330%不等,均可表现出死亡危险性的增加。如入院时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浓度>10 mg/L,死亡危险性成倍增加。作为一项独一无二的死亡危险性分选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应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来分选出需要特别监护的高危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