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面面观:夫妻矛盾,一定有不合理的认知

上高二的侄女给我吐槽她妈:“我妈做菜太难吃了,土豆有手指大,不进盐。”我笑着回答她:“你妈妈难,姐姐小时候最喜欢吃你妈妈做的土豆,就是因为你妈妈切的土豆粗大,说我切得太细,不好吃。”侄女瞪大眼睛怀疑地看着我,她明白,土豆丝必须是切得细才好吃。

“想不想听你小时候的故事?”我不怀好意地问。“姑姑你讲呢。”“你妈妈跟几个阿姨一起聊天,有人问你,这些妈妈们哪个最好看,你说你妈,因为你妈最黑。大家说是那个最白的阿姨最漂亮,你说她太白了,丑死了。”侄女捂着肚子笑了半天,因为现在的她认为皮肤白比皮肤黑更好看。

认知决定判断。四五岁的侄女眼里妈妈是最美的,哪怕妈妈黑。一般来说,切土豆要细而匀,无疑我切土豆的刀功比她妈妈的要好,可是女儿就是喜欢舅妈的大条土豆而不是我的土豆细丝,因为那时候的她更喜欢的是舅妈而不是我。认知与事实一致的判断才是合理的判断,否则就是认知偏差,认知发生偏差在小事情上和小范围里危害性不大。比如,孩子眼里妈妈最美爸爸最帅,尽管大都跟事实有差距,但没有危害,甚至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在大是大非和社会公德层面上的认知偏差危害就大了。

夫妻矛盾,一定有不合理的认知。邻里吵架,一定有不合理的认知。上下级不睦,一定有不合理认知。不让座就谩骂是不合理认知,别人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自己却反过来讹诈对方是不合理的认知,把共有财产占为己有是不合理认知。不合理的认知小则影响团结,大则涉及违法乱纪,影响社会安定。

健全认知、合理认知,首先要认识认知的产生。

年龄阶段影响认知水平。年龄越小认知水平低,反之认知水平越高。同是大条土豆,不同年龄段的两个孩子认知结果完全不同,就是因为几岁的孩子是感性的,认知偏差大,高中生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思维,偏差小。小孩子不大讲道理就是这个原因,或者讲不通道理,也是认知的局限。

情感倾向影响认知水平。疑邻窃斧的故事最有意思: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以为是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横竖看,他都像贼;看到斧子躺在家里后,怎么看邻居,都不是贼了。这是寓言故事,但它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情感的变化往往对理性的认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提醒我们,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判断是非,要理性,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的事实。

认知合理,才能拥有靓丽的人生。

豁达谦逊、忧国忧民是智者的认知。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与张家争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难以定夺,说是让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立刻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官拜相爷,张英没有跋扈地打击,没有无原则的授意,而是宽大为怀,谦逊礼让,这是张英的认知:智慧,高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的认知。智者以其博大的胸襟,高瞻远瞩,悦纳他人,悦纳世界,积极进取,这是最高境界的认知。

乐观淡泊是贤者的认知。哪里疫情告急,哪里就有80多岁院士钟南山的身影,疫情就是命令,这是钟南山的认知。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亩,淡泊名利。一介农夫,用毕生的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用一生的实践让中国人民吃饱饭。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隆平先生的认知。时代的前行,需要引领者,他们就是。

敬畏感恩是常人的认知。敬畏自然,敬畏规则,敬畏生命,用感恩的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不给他人添堵,不给社会添乱,是常人该有的认知。

每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每个成人都有孩子的圆融,也有孩子的感性。用圆融启动理性认知,用理性认知对抗感性认知,减少认知偏差,建立健全合理的认知品质,做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

古语有云:“三穷三富不到老。”人生总会有起伏。失意不卑,得意不亢。处高位不贪心,不跋扈;处低谷,不悲观,不迎合。用孩子的认知快乐,用理性的认知入世,用合理的认知为人,和谐社会,安定秩序,造福一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