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泉故事一一鞍之战与华泉
华泉,在济南市东北郊华山脚下,历史上称其“水势旺盛,浇灌良田千顷”。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均有记载。然而,华泉最早出名,当上推至春秋时期的齐晋鞍之战,齐顷公到此取水而侥幸逃脱了性命,华泉由此而名声大振。常言道“春秋无义战”,意思是说春秋时期,各路诸侯各霸一方,为了争夺土地,扩充势力,争霸称雄,今日两国友好,明日为了丁点小事又反目成仇,互相开战,齐晋鞍之战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春秋中期,齐顷公即位后,齐国势力强大,周围的晋、鲁、卫、曹四国纷纷派出使臣,到齐国纳贡献宝,缔结友好。说来也巧,四国派出的使臣,生理上都有缺陷:晋大夫郤克瞎了一只眼,鲁大夫季行父是个秃子,卫大夫孙良跛足,曹大夫公子首驼背。齐顷公接见后,感到十分可笑,回宫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萧夫人。萧夫人非要亲眼见见这四个人不可,这便为后来的鞍之战点燃了导火索。第二天,齐顷公特意在后苑设宴,宴请四位使臣,以博母亲一笑。他根据四国使臣的生理缺陷,分别安排了四名有同样生理缺陷的驭手为四国使臣驾车赴宴,结果,四国使臣一下车,便惹得萧夫人及齐国君臣哄堂大笑。四国使臣顿时感到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回到馆舍后,四人当即盟誓,来日定当联合起兵,同心伐齐。郤克立下誓言:“不雪此辱今生绝不再过黄河。”当晚,他们不辞而别,各自乘车返回了国内。齐顷公十年(前589年)阴历六月十六日,晋、鲁、卫、曹联盟发战车800乘、将士6万余人,以克为主帅,进军伐齐。骄横的齐顷公挑选了500乘战车,急行军三昼夜,迎敌于济南西北的马鞍山下,两军决定来日于此决战。第二天一早,齐顷公亲自披挂上阵,邴夏驾车,逄丑夫为车右。齐顷公骄横不可一世,说:“余姑剪灭此而朝食”,意思是说我等消灭了敌军后再吃早饭。说罢即马不披甲,驰入敌阵。双方在激烈的交战中,晋国主帅克被箭射伤了右胸,鲜血湿透铠甲,又灌满了靴子,但他仍然尽全力指挥旗车,擂鼓激励将士奋进。终于,齐军大败,往东边的华不注山方向溃退。晋军穷追不舍。齐顷公急急绕华不注山转了三圈,但仍然没有摆脱追兵,形势万分危急。这时车右大夫逄丑夫对齐顷公说:“主公快脱下你的锦袍绣甲,让我穿上,你换我的衣服,为我驾车。”齐顷公明白了逄丑夫的意思,二人急忙换衣易位,这时,追兵更加逼近。跑至华泉边,逄丑夫以国君的口气,命令齐顷公到华泉去取水饮用。逄仍驱车逃跑,引走敌军。齐顷公慌忙提上水桶,跑到华泉边上,慌不择路地钻进芦苇丛中逃脱性命。晋国的将士抓住逄丑夫,错认是齐顷公,将他献于郤克。郤克一见是假的,要啥丑夫。丑夫大呼:“自古至今,没有一个自愿替代国君受危难的,今天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吗?”克叹道:“人在危难之中以死来救其国君,我若杀了他,不吉利,还是免他的死,以此来鼓励那些为国君效力的人吧!”鞍之战,齐军大败,骄横不可一世的齐顷公不得不派人与晋国求和。郤克为雪耻辱,提出两个苛刻的条件:一是要齐顷公的母亲萧夫人到晋国扣作人质;二是要求齐国境内的田基全改成东西走向,以便晋军出入。这显然是有意侮辱齐顷公。后因各国使者据理力争,加上鲁、卫等国丛中调解讲和,郤克这才放弃了这两个条件。最后的结果是齐国把侵占的晋国的土地全部归还,齐顷公亲自到晋国谢罪,晋国这才罢休。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尽,只有涌流不息的华泉。在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大国之君,在处理国家重大活动中,却荒唐得如小孩子般搞恶作剧,不仅自取其辱,而且使国家和人民遭受灾难。这一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