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润发超市阿姨的“蚊子作息表”,我明白了高手都有的一个快速提升方法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在知识管理中,要去探讨高手的经验如何显性化和传承,所以我经常会举一些例子,譬如某个警察一眼可以看出哪个人是小偷、一个工程师可以快速判断某个机器出现问题的点并且能够快速的修好、高水平的医生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检查判定患者的病情,而低水平的医生则让你做了很多检查仍不得要领。

当举完这些例子的时候,我通常会问一句:这个人是凭什么做到的?

不少人脱口而出的是这个警察经验丰富、这个工程师是专家、这个医生很NB等等。

我再接着问,这个警察是哪些经验丰富,这个工程师对这个机器问题快速判定并修好的背后是依赖的什么、资深的医生凭什么判断患者该做哪些检查,为什么低水平的医生做不到,他们缺什么?

这个时候许多人就不发言了,有的人甚至就不知道怎么想了。

进一步分析,这里面不少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没有想过的背后是两个,第一个是思维上的懒惰,想这些有什么用啊,我也不可能超过他们?

第二个是不知道怎么想,不明白所有我们看起来NB的背后其实都有它的逻辑,一定是它具备了我们不具备的信息和知识及其之间的关系。

类似的中国有句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家庭传承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但很多家长和孩子却将自己学习不好都归结于家庭因素,这样子自己不下功夫分析和努力也就有了借口:

“人家爷爷是教授奶奶是校长,爸爸是博士妈妈是硕士,你们却是卖菜的,学不好能怨我吗?”02

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写过,成年人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提升一定是围绕实践进行的,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所以要想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常见的爱读书上课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从工作场景下学习和提升自己。

而要在工作场景下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够从日常工作中分析,时时在大脑中演练,既分析做的好的也分析做的不好的人和事,则是一种基础能力,否则的话是很难提升的。

这个分析的本质是不要用大的概念或者词汇去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当面对自己不懂得问题时,如果用一个大而化之的词概括,就给自己偷懒提供了机会。就像前面例子里面提到的,警察是因为经验丰富,工程师是因为他是专家工程师,医生是因为他NB,而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的不好。

如果都这样想,其实就错失了自己提升的机会。但如果你能进一步,去分析为什么好就会发现你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学习借鉴,其实也就找到了让个人进步的方法。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原来举过一个例子,说在一个县城某个做销售的人特别擅长请人吃饭,花的钱不多却能让被请的人感觉特别满意,连他们单位的领导请人吃饭都请他帮忙安排。

而这种能力和水平是凭空来的吗,当然也是不是,分析出来其实是他大脑中掌握了大量的关于饭店的信息、关于请客对象的信息、关于请人吃饭的一些原则和规则等等,他甚至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些基于不同目的、请不同角色人吃饭在不同地点(饭店)、点不同的菜品和酒水的模式,当真正有需求要请人吃饭的时候,自动的去匹配这些模式。

关注视频号听免费直播

这个我在上面的短视频里面简单讲了一下,你感兴趣可以看看!

我举上面的例子目的是让你能理解如何把一个比较牛的事情拆解的方法,如果你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其实这些个方法可以用在你工作中很严肃的场合,分析为什么高手为什么学的比你好、为什么有的人将一个事情做的很帅而你却总出问题等等。

最近上海平型关路大润发超市的有害生物防治专员蒲阿姨自己绘制的那份《秋季蚊虫作息表》上了微博热搜,“超市阿姨灭蚊13年研究蚊虫作息表”,她将文字从早晨5点到晚上11点的现身地点、行为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基于这些地点和特点提出了灭蚊的方式方法和涉及到的工具等。

为什么人们觉得这个事情比较惊奇能上热搜呢?

背后其实是大部分人都从来没有分析过灭蚊这件事情(对于个人来说可能重要性不够),通常都是简单粗暴的买些灭蚊用品就可以了。因为这位阿姨是专门做这个工作的,并且是工作上的有心人,当她对这个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后就发现其中的事情还是很多,而且蚊子又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就.....

看报道里面提到,这位阿姨不仅仅是分析了蚊子的作息,她的对付蚊子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海陆空都有:灭蚊笼、门帘、黏虫纸、风幕机、粘虫彩带、灭蚊灯等等。

如果没有热搜可能很多人根本不认识这个阿姨,只有他们的同事或者直接领导知道这个人工作完成的不错,估计跟她同样岗位的人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做的不错:就是我们只知道人家牛,但不知道为什么牛。

引用这个例子的目的其实仍然是说明,当你想把一个事情做的时候,当看到一个做的很好的案例时,不要仅仅发出惊叹真N真厉害,而是要有意识去探讨牛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牛。当然另一个,也要有相应的能力。

连一个灭蚊工作都涉及到这么多信息和知识,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比这个要复杂的多,你要想做好是不是有更复杂的东西需要去掌握?03

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

毛主席则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大家比较公认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军事理论水平最高,但他也对粟裕很推崇,在豫东战役后他曾经说过:“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

粟裕的军事才能是凭空来的吗?

当然也不是,他自己就说过,建国后上街看到每个街道的时候都很自然的在思索:这个街口如果自己守该如何守好,如果自己进攻该如何拿下?

说白了,被林彪这样的军事天才都认可的高手,其水平除了来自真实的战斗,更来自于自己大脑中的长期思考和推演。

回到我们在工作场景下的人,如果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该怎么办?通常的做法是多读书、多上课、多考证,但就像前面说的,职场人的提升最重要的渠道是在干活过程中。

而在干活中,最重要的学习无疑是深入的分析你的工作,分析你自己工作中做的好的部分和做的一般的不同,分析高手与你的差距的地方,只有将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分拆到足够细的程度,才能掌握快速提升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能拿出蒲阿姨分析蚊子习性的认真来分析你们的客户、竞争对手和行业,并对这些客户和他们的需求进行分类,比客户还了解客户自己和你们的竞争对手,在基于你对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理解匹配你们的产品和服务,我相信一定是一个好的销售。

同样的道理,你做市场也好研发也罢,里面都涉及到很多分析的工作,只要你认为所有牛B背后都有逻辑和道理,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而不是用一个概念或者词汇糊弄过去,就都能做好。(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