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有效阅读?(2万字讲座文字稿)

注:以下是在临泉二中给高一教师和学生讲座的文字稿,录音笔录的,略作了整理。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

谢谢各位同学,谢谢各位老师。今天上午我们聊一下“怎样阅读才有效”。主要说4个方面的内容:

1、阅读的功能

2、影响我们有效阅读的因素

3、是阅读的原则

4、阅读的策略。

01 为什么要阅读?

大家现在肯定有个感觉,到处都在说阅读很重要,但是,为什么要阅读?阅读到底有什么用?我们往往只有一种模糊的感受,说不太清楚,或者说得有点虚,常常说什么“诗意的生活”“涵养人生”等等。我们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一下。

第一,积累更多的词语。有同学一听这么说,肯定是非常失望的,这么高大上的阅读,原来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增加我们的词汇,这也太low了吧。但各位知道吗?一个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决定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作品,人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说“中年爱发火”的女性,上层的人和下层的人说的时候是不一样的,社会下层的人就直接说“泼妇”,而社会上层的人说的是“不以发火为羞的女人”。看起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这里边实际上是有层次上的差异的。另外,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就是思维的无知,语言的简陋是终极的简陋。当今,语言的匮乏已经比物质的匮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的腿有毛病,两年前到北京去看病,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接了个电话,他朋友大概是约他吃饭,他从头到尾就在说俩字:“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然后挂了。语言已经简化到了惊人的地步。语文老师是很敏感,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各位同学,你们没感觉到危机吗?你们上课时也就那么几个叹词,你们把QQ聊天叫“斗图”,连话都不用说了,不停发图片。

我们以前往往关注社会财富的阶层分化,但今天我们要看到语言的阶层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了,物以类聚,人以词分。

第二个,是积累更多的体验。这一点,容易理解,阅读拓展我们人生的宽度,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我们写作文就只会写“我划了一根火柴”,张爱玲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她会说:“黑暗里,他划燃了一根火柴,这橙黄色的三角旗缓缓摇荡在自己的风里,慢慢地,燃尽了自己的旗杆,归于寂灭。”不就是划火柴吗?人家写出来就是这样的。你的表达方式越丰富,你对社会的认识像素越高,要不然你就是低像素生活,大颗粒的,活得糙,活得糙主要是阅读太少了。

第三,培养我们的思维品质,是我们智慧的源泉。现在高中生比较重要的是批判思维的培养, 批判思维实际上是包含技能和态度两方面。你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还要有批判性思维的理性态度。实际上我们现在的作文论证中的批判思维能力还是有缺憾的。

我们选几个角度说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

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说理是打比方,并不是论证,比如说,周末的早上,你妈喊你起床,说,快起来吧,太阳都升起来了。大家要注意这不叫论证。你可以讲歪理,下次你妈再说“快起来吧,太阳都升多高了”,你就说,“太阳都升多高了,正好我接着睡”,这也是说得通的。

论证是什么?论证是要证明,证明就有很多的假设,有就抽象化。我们的数学、物理,还有化学,有很多证明题,但大家要注意证明是一种“提纯”了的,比如说物理学科中常说“假设摩擦力为0”,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摩擦力什么时候为0?化学里边谈的水永远是最纯净的,不能是林黛玉的眼泪,也不能是武松酒碗里的酒。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才能论证,狭义上的论证,就是接近于这些学科的论证。比如班主任开班会,说不要早恋,人年轻的时候容易有一个误解,放大自己的感受,觉得爱情是人生的全部,但其实爱情最多占人生的1/8。

于是就做了一下论证,用数学方法。因为人的生活必然分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爱情当然不是馒头包子,它属于精神生活。我们假设物质生活占1/2,精神生活占1/2;精神生活里边又不只是有感情,还有文化娱乐,假设文化娱乐占1/2,情感占1/2;但是情感里面不可能只有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同事情、战友情等等,假设它们加在一起占1/2,伟大的爱情独占1/2:乘一下,结果是爱情最多占人生的1/8。这个证明过程就是论证。

我们不仅缺少批判思维能力,有些甚至连最简单的现象和原因也分不清楚,甚至还会出现因果倒置的思维方式。

各位同学,如果说我们经常分不清现象和原因,大家肯定觉得不可能。班主任找一位同学到办公室,我们中国的老师有个坏习惯,都不直说,而是说:“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学生还很老实的,说:“知道,这次月段考没考好。”老师说:“那你知道你为什么没考好吗?”“因为我最近状态不好。”然后老师就非常开心:“对喽,就是因为你状态不好,所以没考好。” 不过,仔细想,状态不好是没考好的原因吗?它只不过是另外一个现象。还有因果倒置,比如说有人说游泳能使身材好,然后他论证的方法是什么呢,他说不信你到游泳池看一下,大家身材都很好。看似很有道理,但犯了一个前提性的错误,只有身材好的人才有勇气到游泳池里去游泳,因为平常衣服都包着,然后到游泳池里面穿的都很节约,他自然包不住了。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身材好”可能不是“游泳”的果,而是“游泳”的因。这样想,很有意思。当然,大家也可接着想一下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你是怎么看的,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还存在一个立场问题。

很多同学觉得高考应该全国一套试卷,从高到底录取,这样才绝对公平。其实,这样想常常是因为我们站在个人立场,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考虑;而国家立场是要考虑区域公平、社会功能、民族补偿等,所谓的“绝对公平”,是另一种不公平。明代朱元璋那个时候,还分南榜、北榜、中榜呢。再比如,我们从小区景观路上走过,你会发现草坪上石板路安排很不合理, 要是迈一个板,步子太小了,要是中间隔一个石板迈一步,又太大了,于是你就觉得设计不合理,难道不知道人的腿迈开的步子有多大呢?其实是因为我们站在一个成年人的立场,而设计者不是站在这个立场,是站在老人儿童的立场。你平常走的时候想发火,但一听这一点,是不是有点感动?一旦换了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感受就不一样。

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养成“较真”判断的意识。三个人坐火车在英格兰旅行,看到窗外有一只黑色的羊。一个人说,快看,英格兰的羊是黑色的;第二个人马上就说,你说的不对,你只能说英格兰至少有一只羊是黑色;第三个人说,你说的也不对,你应该说,英格兰至少有一只羊的一面是黑色,因为另一面你没看见。

以上所说,都和思维水平有关,而思维水平的提升,是离不开阅读的。

好,概括起来说,阅读能让我们有更多的词语、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多的人生智慧,有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所以说,文学,让我们更能享受和忍受人生。

即使是从大家更容易感受得到的考试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重视阅读。别的不说,我们阅读的速度,就值得关注。近几年,高考语文文字量逐年上涨,从原来的7000字,悄然增加到将近一万字了。我们的阅读策略如果不提升的话,将没办法应对。

02 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平常做阅读题的时候,实际上是需要做两件事的,一个是正确理解文本的意思,一个是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说直白点,一个是看得懂,一个是写得出。几乎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都在纠结第二点,忙着去记各种所谓的答题“技巧”,套路、模板。但更重要的是看得懂。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阅读不好,文章我都能看懂,但写不出来。”我说:“吹什么牛,你都能‘看得懂’,什么叫‘懂’”?

于是我给学生举一个例子,我讲一篇小说。

一个醉汉,深夜回到家,到小区里边找不到自己家了,看看这栋楼也像,那栋楼也像,这单元也像,那单元也像,一直在那里徘徊。警察就怀疑他,说你干什么呢,大半夜的?他说,我干什么,我回家。你家在哪?他有点急了,我家在哪里,我家就在这,不信我带你去看看。看,这楼梯口放的不是自行车吗?上了二楼,你看这里有蜂窝煤,拿出钥匙一阵乱捅,捅开了门,你看这就是我家,这是我家客厅,这是我家厨房,这是我家卫生间,这是我家卧室。推开卧室门,你看床上睡的那个人,那不就是我老婆吗?他旁边那个男的,不就是我吗?

各位,你觉得你有没有听懂这个小说?好,恐怕你觉得这太简单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听懂。那我来追问一句,请问这个小说表现了什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有点迷糊了?所谓的“懂”,要了解主旨,要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其实,我刚才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把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都给它抹去了,所以大家听不懂了。我们读小说时,常常是在读故事,而不是在读情节。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小说面面观》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说故事就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情节就是“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过度而死了”。有什么区别,简单说,后者找到了因果联系。如果我们只关注故事,只关注结局,我们是很难真正读懂小说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阅读能力都停留在小学三年级水平,就是这个原因。

影响我们看懂的因素,从主体角度来说,也就是从我们读者角度来说,有三个,我们逐一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个人的经验体验。

比如城镇里的孩子,大多缺少乡村生活经验。但一个人的作品能够被选到我们的教材上、试卷上,在中国这样一个按资排辈的社会,作家要没有个五十六十岁,可能性不大,而五六十岁的人大多作品里呈现的是乡村,今天的学生读起来就很吃力。你们这一代更新迭代太快了,现在很多人已经反对00后这样笼统的说法了,大家要求被标注得清楚、精确,你们有05后、06后、07后,有一个90后的大学生跟我说, 00后的学生说,“最讨厌90后那帮老头老太太们了”,他听了后表示“很受伤”。

现在高考命题,都很为难,文学作品他如果选择了乡村的生活,城镇里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就存在区域公平问题。

比如有一次我上公开课讲王小波的杂文,有一篇谈中国电影的,他回忆说自己在知青下放点的时候,电影放映员每个月到那里给他们放电影,每次来大家都很高兴,用最好的菜招待他,有一次给他做了韭菜下面条,电影放映员就在院里靠在树根下蹲着吃,结果吃着面条,就从碗里挑出来一个报纸角,然后电影放映员就在院子里呕吐。这时候我说,你们知道电影放映员为什么那么恶心吗?其实没打算让学生回答,只是引导大家思考。

结果一个孩子马上就举手站起来:“老师,我知道,那时候报纸是铅印的,铅是一种重金属,经过食物进入人的体内,会破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影响骨骼的造血功能。”班里同学都给他鼓掌,但是他谈的越酣畅淋漓,离真相越远,因为他没有生活经验。韭菜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有机肥,以前没有马桶,农村人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把厕所里的东西,用桶挑了,到菜园子里,倒在韭菜沟里。电影放映员作为农村人,他深深地知道面条碗里这个报纸角的来历,以及它原来的功能。大家看,没有生活体验,科学知识也不能帮助理解文本。

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有一道测试题:

美国某女子高校卫生间里的镜子上总是留下爱美的女生的唇印,保洁很发愁,于是诉至女校长,女校长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带一帮最爱美的女生,亲自操起马桶刷,把镜子刷得干干净净,从此以后镜子上再也没有留下爱美女生的唇印。

镜子上不再留下女生唇印的原因是( )

A. 学生被女校长身体力行的精神所打动。

B. 马桶刷太脏了。

C. 二者兼有之。

很显然应该选B。但是80年代测试的时候,发现城里的学生选择B,农村的学生大多都选择A.后来发现,在媒体不发达的年代,农村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马桶刷,以为就像软毛刷、硬毛刷一样,是刷子的一种,于是马桶刷带来的恶心层面的体验就没有传达到给农村学生,所以孩子自然就容易选择“习惯性正能量”的选项。这也是经验体验影响阅读理解的例子。

第二个因素是共情力和同理力。每年高考前,就会有好多同事朋友找我给孩子“点拨”,其实到了高考前,老师能做的事就不多了。

我们学校有位数学老师,他家孩子是典型的“理科男”。他的理科好到什么程度呢?生物经常考满分,生物这个学科有人很厉害,但考满分也不容易。语文在模考的时候考了87分,他依然是年级前20名。他爸爸就急了,让我给他“点拨”一下。当时就有一篇高考小说《侯银匠》。

这个小说写侯银匠早年失去了老伴,一个人把女儿侯菊拉扯大,父女俩相依为命,终于给女儿找了个好人家,把女儿嫁出去了。女儿出嫁之后,有一天晚上,侯银匠半夜醒来,喊:“菊子,给我添点灯油。”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着说:“老了,糊涂了。”

我就问这位同学,这个场景你能想到什么?他用中国学生特有的表情做思考状,很悲壮的那种表情。过一会,他说:“哦,老师,我知道了,他这属于老年性遗忘。” 大家能想象得到跟他交流语文有多难。然后我给他说了4点:

一表现了侯银匠在女儿出嫁之后孤独的生活状况;

二表现了他潜意识里对女儿的思念;

三从一个侧面表明她女儿在家的时候把他照顾得很好,表现了父女俩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

第四表现了侯银匠对自己的宽慰之情。

我大概给他讲了40分钟,前三个他基本接受,当然也很艰难。比如,他认为第一点和第二点“还不是一回事”,说明他对人的情感的理解是低像素的,大颗粒的。他还不停地讽刺我们语文老师:“你们语文老师就会瞎想,人家作者写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意思?”但对最后点,“表现了侯银匠对自己的宽慰之情”,他是完全不能接受。

于是我就要搭一个体验的桥,给他打了个比方,我说:“假设你考上了大学,到外地上学去了,你妈妈很想念你。”但很可惜他一点不“入戏”,刚一说,他马上就来一句:“我妈才不想我,巴不得我早点走。”我说:“只是打个比方。你妈妈一方面很想念你,另外一方面她很享受这种想念,因为儿子长大了,他要去上大学应该为他高兴,虽然自己见不到他很想他,但是只要我的儿子在走着他应该走的人生之路,我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开心。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分离为目的。今天父母爱我们,其实就是为了放心地看我们离开他们。这说起来有一点伤感,实际上正是如此。侯银匠和女儿相依为命,天天生活在一起,现在女儿出嫁了,他肯定很想念他的女儿,大家可以想象,他不仅相念,而且还有隐隐担忧,女儿在人家家能不能过得好,能不能吃得好,能不能生活得习惯,会不会不自在。但他知道女儿长大了,就应该走这样的路,现在女儿正在在走着他应该走的幸福道路, 只要我的女儿过得好,我这糟老头子有点孤单,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的女儿过得好,我愿意承受现在的生活,我愿意享受这种孤单。”

举这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没有移情能力、同理心,我们读文学作品,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一个例子,我也常举。高考考过王安忆写的《洗澡》,我们新教材不是有篇《百合花》吗, 作者茹志娟,是王安忆的母亲。母女俩都是在文坛上响当当的作家。

这个小说,写于80年代的上海,写一个三轮车夫,帮一个机关工作的人拉了8包书,就一这么一件事,两个人在路上有毫无交集的交流。你们看三轮车夫是这么聊的。第一句是问“你家住在静安寺”,第二句是问“你家有浴缸吗”,大家听听,如果你现在坐出租车,司机和你这样聊,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机关工作的人,是上海小男人,他突然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后面呢,这个三轮车夫一直在围绕这个话题聊,“你们单位有浴缸吗”“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你每天在单位洗澡还是在家洗澡”“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这样的天气你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帮人家把东西搬上楼后,还说“你洗澡好了”,离开前说“你可以洗澡了”。各位同学,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太有问题了?但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呢?比如,你上了高中,你家亲戚中有弟弟妹妹问你“高中作业少吧”“高中老师管得不严吧”“高中比初中更有意思吧”,你会不会觉得很烦,小屁孩,懂什么,高中也有高中的烦恼。但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人呢?大学生回学校,你不是也在问,“大学没有早读和晚自习吧”“大学肯定比高中轻松吧”“大学宿舍不会强行关灯吧”,大学生也觉得你很烦的。大家听懂了吧,我们都在问什么?我们对那样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羡慕,小伙子是三轮车夫,在火热的夏天,他每天一身一身的臭汗,在他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天有澡洗,同时,他对这位在机关工作的“上层人”的生活充满了羡慕,这个小说除了写出特定地域的人的心理,同时还表现了小人物的幸福理想,同时,我们也可以站在小说中的“他”的角度想一想,我们平凡的生活,也许是别人眼中的幸福理想,这也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珍惜我们当下拥有的一切。泰戈尔写过一首诗叫《错觉》: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当然,这种共情同理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读小说时越是觉得“怪异”的地方,越是要格外关注,因为小说的人物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小伙子“怪异”交流方式背后,体现的是作者的意图,就是让两个人聊天没有交集,其实是小伙子在自说自话,海明威写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的语言也是如此。不只是人物语言,人物长相也是如此,很多同学自己写小说,常拿给我看,我觉得有一个通病,就是写人的长相,只是按照生活原型来设计,小说里的人物长成什么样,也要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王熙凤就必须长的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丹凤眼、柳叶眉是中国古典美女的标配,但是它是“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在美丽中显露着她的刻薄、威严、狠毒。西方有句谚语,“了解了一切,就原谅了一切”,我们在“怪异”处多共情、多同理,更能够帮助我们读懂文学作品。

三、读文学作品还要有联想能力。

很多同学觉得诗歌很难读懂,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联想想象能力,诗歌在我们面前就变成了一堆乱码。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既没有诗歌的创作,也谈不上诗歌的欣赏。

好多同学总是喜欢按生活思维来读诗,那也就难怪读不懂诗了。这里面体现的是一种文学思维。不要总以为中国的诗写的都是真事,比如说寻隐者这之类的诗,中国古诗当中几乎所有的寻隐者都是找不到。为什么都是找不到的?因为一找到,隐者的境界就太低了。找不到,还能让我们感觉到隐者的形象,这就是诗人的高超之处。我经常举个例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同样是隐者没找着,但是我们眼前呈现了一个鲜明的隐者形象: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来无影、去无踪,得道高人。

人都没找到,我们却感到感觉到了他了形象,岂非咄咄怪事?其实作者已经下了功夫了。第一句,“松下问童子”,为什么不是别的树呢?“松”在我们文化里就代表长寿,提到“松”,我们就近联想,就很容易想到长寿,想到老者形象。第二句,“言师采药去”,这个“药”字,不能忽略,我们要调动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这在我们文化里代表求仙问道,让我们想到隐者的形象,随便换一句,“言师打猎去”,整个境界就不一样了,简直有些不堪了。还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个“云”字也大可玩味,诗人为为什么不说“山深”呢?说“山深”就少了“云深”的仙气了,而且也就没了那种在山中“飘来飘去、难觅踪影”的意味了。看着这首诗都是大白话,实际上贾岛是“推敲”到了极致。我们再细看一下,四句中还不断地有情感心绪的变化:“松下问童子”,是充满期待的;“言师采药去”,得知不在,内心肯定是失落的;“只在此山中”,又让人燃起希望;“云深不知处”,让人重归失落。在短短的20个字内,读者被“撩拨”得怅惘不已,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像这样调动一下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读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获得更多读诗的愉悦。

这里举的例子是诗歌,其实散文、小说、戏剧等,也是如此。

第4个是“解码能力”,或者叫看懂“言外之意”的能力。自然学科的语言说什么就是什么,最重要是说的内容。文学语言和自然科学的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最重要的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谁说的、说给谁听的、什么情况下说的、用什么方式说的、说的意图是什么。比如说自然学科生物说到了人的“死”,要么定位为脑死亡,要么定位为心脏死亡。而文学语言的“吓死我了”是夸张的表达,“死一边去”,也不是让你到一边去脑死亡或心脏死亡。真正说死的时候反而不说“死”,像“永远离开我们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永远的睡着了”之类。

我们的文化里,在实际生活中也会有这种文学现象,中国人说话有点像“打太极”或者说,每个人说出来的都是一团一团的迷雾,都需要解码。很多年轻人想着,我这人“表里如一”,心里有什么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实际上,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存在的,会处处碰壁的。别的不说,谈恋爱都很麻烦,表白肯定会被拒绝,总不能像阿Q那样:“吴妈,我要和你困觉!”最后不是被打出去了吗?大家可以想一下,没有文学的语言,爱情得寒碜到什么地步。

中国上下级的交往常常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张校长办公室有一个王助理,上午10点多,张校长轻轻的摸了一下肚子说:“真是年龄大了,早上我也没少吃呀。”

大家想一下,你要是王助理,你会怎么说?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张校长你饿了?我下去给你买点吃的。”你这样说是对张校长的侮辱,张校长说,你什么意思?我这跟你聊聊天,难道是让你给我买东西吃吗?

你听明白了这个意思,你不能这样说,你怎么说?“张校长,我早上买了两块面包,草莓味的(想着张校长平时喜欢吃的口味),有一块没吃,放到中午可能都不新鲜了,浪费了。我正好下去拿上来,您先垫垫。”

张校长说:“算了,太麻烦了。”注意我们要区分人嘴上说的和心里实际上想说的,张校长这句话实际的意思是:“快去吧。”如果王助理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听张校长这样说,那我就坐着不动了。张校长可能就生气了。当然,也不能“硬来”,比如说:“没事没事,我下去拿。”直接就下去了,这样,交际的场景不温馨。

王助理应该怎么说呢,再找一个“理由”,他说:“我坐了一上午,肚子上都长肉了,我正好下楼活动活动。”大家看,这样就比较自然。

下了楼,车上哪有面包,跑到学校超市,买一个张校长最爱吃的草莓味的面包带上来。大家注意了,这个过程中,张校长可没求王助理办任何事,甚至是张校长帮助王助理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让他的面包不浪费,二让他肚子上不长肉。这才是和谐的交流。大家感觉,是不是生存太不容易了?

当然,我们也希望,今天的“张校长们”能够有话直说,提高沟通效率。不过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说话时也不能只会“直来直去”,只听字面意思,完全不考虑别人“内心的话”,张校长说“早上也没少吃呀”,你就说:“你饿了?我怎么一点也不饿?”张校长没有胸怀的话,你被开除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被开除的。

实际上,今天的年轻人参加工作以后,他们觉得自己最缺的就是说话技能,或者说和别人沟通的技能。去年企鹅智库做的一项调查,针对就业5年的人群,中学最重要的学科是哪一科,排名第一的是语文,34.5%,超过了计算机和英语。

第五点,读懂,还要立足作者。

我给学生上社团课,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狐狸精为什么都喜欢书生?大家七嘴八舌,说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才的人,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说思考问题要从根子上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这些故事都是书生写的。中国古代最没价值的小说,才子佳人类的算一种。动辄就是书生进京赶考,住在破庙里,破庙隔壁竟然是宰相家,这也没有什么逻辑,宰相家怎么住在那里。宰相家有个非常漂亮的女儿,然后隔墙看书生一眼都要跟他私定终身,半夜翻墙头来和他约会,资助他钱让他进京赶考,一考就考中了状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写这些故事的书生做梦呢。“宰相家的女儿”同时满足了他几个方面的幻想,名利美人三收。从作者的角度来考虑,就很容易理解了。

前面提到我们同事家的儿子,我给他补过几次课,可以说他一个人的案例就够我做一场讲座的了。当时,还讲到一篇史铁生《我与地坛》,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我们高中必修教材第7单元选的是前面两节,高考选的是最后一节,第七节。

在第七节里,有这样的话:“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

他读了就说,这个人“好啰嗦,到底是想还是不想,一点都不痛快”。

我说,因为你不是史铁生,你没有从他的角度去想。一方面,他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有对生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他21岁被截了双腿,每天三次去医院透析,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又想早点结束这种生命。这句话正是他内心纠结的表现,他在反复思考后说服自己,生命还是顺其自然。

最后面有这样的文字: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不断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散文的结尾,他写了这几段话,表现他对生命的理解。我就问这位同学这是什么意思。他捂着嘴笑了半天,说:“老师,我不好意思说。”我说 ,天哪,这样一篇感人的散文,怎么能让你感到不好意思说的地步,有什么不能说的?

他说:“我感觉这是投胎。”然后又是很难为情地笑。我非常感慨,有时,我们老师只顾着讲,但是必须得考虑学生思考的实际。同样,大家也别只顾着自己天马行空地“猜”,还要从作者创作的意图考虑。他在对生命的思考中认识到,个人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人类历史的长河是永恒的,个体生命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个人的生命短暂而悲伤而绝望,这样想我们才能活得坦然一些,坦荡一些。

还有要立足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很多同学感觉鲁迅的文字很冷,对学生被杀被虐的场面,几乎没有有感情的词语,甚至没有修饰语。岂止是“冷静”,几乎是“冷酷”。

实际上这些词语都有作者写作的用意:“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空胸偏右出”“猛击两棍”等。

为什么这样写?

比如什么情况下子弹从‘背部’入? 据说战场上收尸,有个规则:凡是伤在前的,算是烈士、英雄;伤在后的,算是逃兵。女学生中的弹在背部,说明学生已经转身,手无寸铁的女学生,能有多大的胆子,听到往天上放的枪声,甚至看到执枪的“兵”也就吓跑了。说明她们不是和“兵”面对面对抗的,她们对“兵”是没有威胁的,他们不是“暴徒”,没有对抗,但她们还是被杀害。

什么情况下“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一定是在近距离,一定是从上往下斜射,学生已经坐在地上了,没有抵抗和逃跑能力了,在这种情况下,“兵”踢她、踹她,甚至恐吓她,都能控制他们,但还是不放过她们,就是要置她们于死地。

“四弹”,特意交待数字,来表现杀人者的丧心病狂,用数字作为他们的自我控诉材料。连“其一是手枪”也要交待一下,这件事发生在1926年,那时普通士兵用的是“盒子枪”,只有军官才能用“手枪”。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表明,这次活动有军官参与,是一场有预谋的行为。是“证词式”写法,让大家看清真相,明白了到底谁是“暴徒”,也用事实反驳了反动文人的无耻言论,而作者在冷峻的细节描写中表达了无比强烈的感情,也就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激愤之情。

第5点,立足文本。

前面我们提到的《洗澡》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冷饮店,听到冰箱“轰隆隆”地响,是不是要写冰箱破呢?不是的,因为他太渴了,想找一家冷饮店找不到,这声音是一种亲切的告知和呼唤,表现他内心的喜悦。《老人与兵》中写日本兵“像狗一样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是不是要辱骂日本兵呢?不是的,是要写出日本兵的狼狈相,这些要立足文本才好理解。

大家再看,有时立足文本,才能看懂作者表达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大家来选一下。

瑞士以清洁著名。日内瓦的电车,就像在油漆店开出来的。瑞士的三等火车,比头等一样整洁。瑞士的家主婆是打扫盥洗有名的。店门前天天早晨要用水冲洗。北欧诸国是如此,而瑞士更甚。苏黎世城民楼上,早晨就可看见家家主妇的窗口上打小地毡,真是出力地打,打,打。琉森星期日下午全民全家出来散步,男人的汗衫,是那样的洁白晶亮。日内瓦、洛桑等处,虽说法文,却受日耳曼民风所熏染,所以也洁净,又没有苏黎世洁净的可怕。你住久了,还是羡慕法国火车的乌烟并瘴气。就有住在洛桑的女人,是我的读者,曾对我表示抗议。人生何必自寻苦恼,整齐清洁到那样程度?还是自由自在,规矩中带点随便吧。

洛桑的女读者为什么对作者表示抗议?( )

A.因为她认为瑞士过于清洁,没有必要。

B.因为我认为洛桑没有苏黎世洁净。

C.因为我过于注重清洁,自寻苦恼。

D.因为我认为瑞士过于清洁,没有必要。

E.因为她认为人生还是应该自由自在,规矩中带点随便。

如果不立足文本,可能就不好判断。这里提到的城市名,都是瑞士的城市,作者是说瑞士太干净了,各个城市都干净。作者觉得这么干净是没有必要的,这里最关键的是这句话,“你住久了,还是羡慕法国火车的乌烟瘴气”,这里的“你”是虚实,或者说是指自己,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他肯定是把这种观点写在文章里了,所以“洛桑的女人”读了之后对我表示“抗议”,而我为了回应她,说“人生何必自寻苦恼,整齐清洁到那样程度?还是自由自在,规矩中带点随便吧。”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我们在要文本中整体上来理解,就比较容易判断。

有一道高考题,很多同学觉得有难度,不知道怎么选。

把备选句子分别填入括号(只填序号)以使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摇)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两岸)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绿荷)

乍一看,三个句子好像放哪个位置都行。但如果我们立足文本,仔细阅读,会发现:第一处的后面有“两岸”,那么前面就应该有水;第二处后面有“绿荷”,前面应该提到过;第三处后面有“摇”,那前面就应该有风。然后再仔细读供选择的三句话,第①句中有“南风”,对应第三处的“摇”;第②句中有“一湾绿水”,对应第一处后面的“两岸”;第③句中的有“荷塘”,对应第二处后面的“绿荷”。回到文本,就很容易选出来了。

03 阅读的原则

我们总是笼统地说“阅读”,其实我们还要区分“阅”和“读”。这不仅是概念问题,还是方法问题。

阅,即看内容,针对科学学科,我们应注重看文章写了什么东西;读,即读语言,针对文学类的作品,我们应注重怎样写的。这可不是什么新提法,叶圣陶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这样的看法:“‘阅读’两个字不妨分开来用,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懂它的内容,不必从文字上去瞎费力,只要好好地阅就行,像国文、英语两门是语言文字的功课,应在形式上多用力,只阅不够,该好好地读。”

这说得很明白,现在我们提倡阅读,不能不在两个字上区分一下,因为我们倡导阅读各种“杂”书,而不要只读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就不能笼统地说什么“精读”“反复读”,因为不同学科的书,“精”和“反复”的方法应是不同的。

科学类的书,“精”在记住说了什么;文学类的书,“精”在体会怎么说的。

科学类也不只是语言一种表达内容的方式,图表、数据,都可以的——现在高考考的实用类文本,不也常出现图表和数据嘛;文学类的只能是语言,换了就不是文学作品了。

以前读《红楼梦》,想到只是曹雪芹的残稿,总觉得太可惜了,在地里干活时都梦想过一锄头把曹雪芹写的原本给刨出来。从艺术作品的完整性考虑这部作品的确有些遗憾,从语言和文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则不必痛惜。我们的教材增了哪篇删了哪篇,节选了《红楼梦》的哪一部分,对语言学习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一个语文老师读过哪首诗,没看过哪本书,都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很多人开出什么“必读书目”,那只是个噱头,只能说是善意“推荐”,哪有什么“必读”呢?

文学作品的根本和精髓,一定是隐藏在一堆不确定的、不完整的文学作品中的,而不是确定的完整的一堆中,这不确定不完整的一堆中一定是有“基因”性的,共通的东西。那我们阅读的重点应当是隐藏在这一堆中的“根本和精髓”,而不是一篇小说中漂亮女孩到底嫁给了谁。

也就是说,读不同类型的书,用不同的招儿,想清楚了这个,阅读才能更“专业”。

关于阅读,很多人有一些误解:有人接受了古人的主张,认为读书可以“不求甚解”;有人接受了名人的主张,认为要多读“闲书”和“无用的书”;还有人接受了哲人的主张,认为阅读的“量变”也能带来“质变”,你就使劲读,读多了能力就提高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误解,影响了“有效阅读”的实现。

什么叫有效阅读?要遵循着哪些原则?以下三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一、读进去每个字。

有人不喜“读书”,只喜“翻书”,他还觉得自己读书方法很高端很洋气,因为他被古人骗了,对“读书不求甚解”深信不疑。

其实这方法并不适合我们大多数学生的阅读。

“浏览”“观其大略”的方法适用于两种阅读:一种是把一本书当作获取信息的对象时,就像上网查阅资料一样,而不是为了提高理解力(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读书”,只相当于“百度”);另一种是在阅读这本书的领域,你是专业人士,和书的作者水平相当,有共同的语言体系,你一目十行,也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也能获取你想要获得的东西。

而我们读经典,当然不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我们也不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

所以只有保证每一个字都看到了、每个句子看完整了,才可能实现有效阅读。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的阅读积累还很有限,不仅不能“不求甚解”地读、跳着读,还应该反复读,反复读才能内化书中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深度加工。

另外,还不能只读短文章,要读长篇,读整本书,把整本书视为有机生命体,有一个全面、细致的理解,建立起完整、有厚度的信息层,沉淀成有价值的、成体系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培养我们的思维的整合能力,形成创新思维。

这几句说得太庄重了,如果你觉得有点费解,那就请记住三个字:认真读!

二、带着问题读书。

主张读“闲书”“无用的书”的人,大多是掌握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的人,他们为了在“已知”以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他们是为了“换一种思维”“找点灵感”。

普通人可不能盲目跟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是“学习型”的,因为我们没有多少“已知”,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学习,而一般的“闲书”,读过之后,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上课先预习听课效果会更好,因为明确了自己的问题,听课过程中重点就相对清晰,下课时就可以自我评价自己的疑问有没有解决,如果没有解决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追问。

带着问题读书,有类于此。

我们要么是有困惑未解,要么对某问题好奇。即使我们没有问题去读一本书,读的过程也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不能被动。这样带着“任务”阅读,我们的“理解系统”“专注系统”就会全面启动,读的内容会更容易进入我们的意识水平,我们更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它们进行分析、对比和思考,把你当下的阅读和你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运用它们去解答问题,或是形成较高层次的共鸣。这样不仅阅读效率大幅提高,而且阅读效果才更容易体现。

图书已经多到了无法统计的地步,读书必须要有所选择,带着问题去读,也是一种对阅读对象的筛选方式。

三、读后愿意“践行”。

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只求阅读的数量,认为阅读多了自然就会产生“质变”,就会有提高。这其实是惰性思维。

家长就和我们语文老师聊天时,最喜欢说“孩子读了很多书,作文为什么还是写不好”,学生也喜欢这么说。这话建立在一个逻辑前提上,那就“读了很多书,作文应该写得好”。我有时候就跟他们开玩笑,我说,你看了那么多场电影,你是不是就会演电影?就会当导演?你看别人游泳你就会游泳了吗?我们见过那么多聪明人,为什么没有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你的阅读是休闲式阅读,而不是学习型阅读。前者是在获取信息,后者是在探讨两样东西,一个是思考怎么写的,一个是读完以后去做,去写。阅读只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前提,关键在于读后的“践行”。这一点在写作上体现比较明显,写作本来就是实践活动,就像你欣赏体操表演并不能让你也会体操一样,只是阅读,没有阅读后的模仿、借鉴,没有付之行动,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所提高。

对中学生来说,阅读后的“践行”最常用的形式就是分享:说出来或写出来。如果把阅读理解为“输入”,那分享就是一种“输出”。“输出才真正输入”。要“输出”,就要对所读内容的结构、逻辑等有透彻的理解,这个过程正是巩固阅读效果,使之成体系的过程;而且分享是要在新情境下讲给别人听,还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来应对,也是提高理解力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不是仓储过程,而是化合过程,是要产生新东西的。

其实,说白了,只有促进了变化的阅读、产生了影响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

一本书读完,人的情感、行为、思考方式都没有任何变化,书本一扔,日子照旧,要么那本书不是什么好书,要么阅读是无效的。学习是“刻意”,没有改变,就是无效。有人总是幻想着通过看电影来学英语,怎么样呢,英语没有提高,提高的是看字幕的能力。

读完一本书,想做书中的人,想模仿那样的做法,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要“重新做人”,愿意“抛弃旧我”,才能算得上真正有效。

做到以上三点,阅读会更务实、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有效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04 有效阅读的策略

第一,培养敏感意识。

我们来看一段高考阅读材料,后面有个题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人民日报》,原标题《“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

大家一眼来,如果我们关注到“提前”“圆满”“全部”“引领”“坚实”等词语,我们就会敏锐地感觉到,这则新闻侧重表达我们对自己科技发展的自信和骄傲。读书最忌“无感”,最忌“麻木”,要能从句子或词语中捕捉信号,甚至我们从标题“‘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中的“抢”“高”等字样就能感觉到,甚至我们从摘编自《人民日报》,由《人民日报》承担的功能就能想得到。

第二,培养速读能力。

读书怎样才能读得又快又有效呢。我们也来举一个例子,《说“木叶》这一篇文章的第一段。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这里有大量的引用,引用自然为了表达观点,那这段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呢?我们只要这样想,马上就能看出这段的“骨架”:

自从屈原吟唱出“木叶”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速读的本质是抓住关键,抓住重点,大家看,这一段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这么多,这样压缩一下,大家就看得清晰多了。

再看一篇高考论述类材料,选文共四段,每段开头如下:

(一)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的记载不多,……

(二)汉唐时期,……

(三)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四)上述朝代,……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第一步,我们先看节选自什么,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论题或观点,这里是节选自《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核心论题当然是“食品安全监管”。第二步,我们关注每一段的段首,就看出来,这篇文章是先分后总,前面三段是按先分后总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我们对全文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具体到一个段中应该怎样读呢?要牢牢记住“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这个论题,每一句都应该为这个论题服务的,哪一句是重点,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速度。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套话、忽略)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论题、领起)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总括)的监督和管理,……(关键)《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第一句,“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如果你是一个阅读的高手的话,你读到这一句就知道它不重要,可以直接跳过去,因为这不是直接谈监管的。即使不敢跳,至少要认识到前面是个概括句,“孟元老”后面这几句不用细看了,为什么?因为引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的记述,无非是证明当时繁荣到何等程度,对不对?好,再往下看,“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同样,如果你是一位阅读高手,也不要细看了,这也是概括句,接下来要举的例子无非是证明繁荣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后面,“为了加强对食品搀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这才提出论题,我们就知道到后面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才是这一段的核心。而且前面的内容,这一句也概括了,无非是“食品搀假、以次充好现象”。所以说,我们不能笼统地谈速度,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通过看题目,看结构,并且通过论题作区分,哪里是重要信息,哪里是次要信息,哪里是概括,哪里是举例阐释。

第三,关注作者策略。

阅读时,我们容易“眼高手低”,觉得作者写得不过如此。要经常站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用了什么样的策略等角度思考,阅读效果才更好。

甘肃省有一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 金色蝴蝶》,里面有一段:“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读给学生听,学生说,感觉很普通呀。我说,实际上这里体现了出色的技巧,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剪辑技巧。

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三个镜头,时间向前推移,事情在向前发展。

直接节省了大量的文字,要是一般的叙述,还要说“母亲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去逝了,我非常悲痛,父亲也很难过,后来父亲终于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后来又为我找了一个后妈,我心里不能接受她,一看到她的面孔,我就怎么怎么样……可能要写几百字,这不只是费文字的事,而且完全没有了美感,就是流水账。的确,很多高三学生,到高考了,叙述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小学二年级阶段。

还有,意象选择技巧。

抓住细节、引发想象,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这里的手指、叹息、面孔的选择,非常有功力,为什么不写母亲的面孔,后母的手指?他要表达拉不住母亲呀,母亲弃我而去了,这符合大众体验里的一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还加了个“冰凉”的修饰,凸显出主人公的心境。

另外,语言驾驭技巧。

三个句子,一长两短,结构都是偏正的,一起做后面这个长句子的主语。短,看着清晰,但单位句子的有效信息很大,也就是说句子的密度很很大,什么叫小学生作文,就是密度小,有效信息小。好作文是松树,长得扎实、木材结实;差作文是泡桐,材质松。

初中语文老师特别喜欢给学生读丁立梅的文章,想让学生学习她的语言。当然只是读还不行,我们还要明确丁立梅用了什么策略。有一招在丁立梅的文章里就常出现,叫“移接”,就是用形容甲事物的词语来形容乙事物。

比如说, “今天的阳光,如果给它打分,我要给它打一百分。”这样的话,有什么高明的吗?一点也没有,看似小学生也会写,但我们写“一百分”是指考试成绩,这里的对象是“今天的阳光”,所以才巧妙。“这样好的天,坐在家里,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暴殄天物”我们也会用,但这里的意思是浪费了好时光,就更能突出心情。“出门前,收拾干净自己,拈点胭脂润了脸。只有明媚才配得上明媚。”“收拾干净”一般指房间,但这里的对象是自己,表明出门的喜悦。“明媚”一个指阳光,这是正常用法,另一个指自己,说人很“明媚”,特别符合女性视角,而且还有点小自恋在其中,给人想象的空间,而且饶有情趣。

还有一位妈妈的文章,是批量运用了移接修辞。

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儿,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记得对我以前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四核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得要我敲几次“回车”你才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干脆“死机”。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读书的时候要学会切片处理,把文章放在显微镜下研究,才能学到真东西。

比如下面这一段:

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例如喝酒,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过度就要出事了,轻者出洋相,重者伤和气,更有甚者伤身体,误正事。

看着写的很普通,但其实技巧很高。多用短句,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读来很有节奏感。

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娇惯子女不是真爱,救济贫困的人当然值得赞扬,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强,助人脱贫。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我们就单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这个句子,感觉所有同学都知道这个事,但大家写作文的时候却很难写成这样,大家会怎么写呢?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了妖怪,妖怪变成了美女,唐僧看不出来,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一棒子把妖怪打死了,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的百姓,非常生气,然后……可能一写就写几百字,而且在议论文中,这就是以叙代议。上面这段中,作者只用了十几个字,很会取舍和概括,众所周知的,只取一瓢饮,为议论服务。

所以说,阅读能力提升和学习一样,要下苦功夫,先死后活,死去活来。不要把阅读想得很玄妙,什么靠灵性、靠感悟、靠体会、靠天分,大家不要相信这一点,阅读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高的。

第四,读写结合。

一提阅读策略,大家总容易想到读的技巧,其实,写是读的最重要的技巧。也可以说,写是读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今年带高一新教材,尝试了一下,让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比如,《沁园春 长沙》,学生读完以后,就让他们模仿着写一篇《沁园春 XX》,写完后,让学生比较下,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感觉缺少了毛词的那种豪气,于是我们就一起探讨毛词的豪气是怎么实现的。然后,让大家修改自己写的。在写的过程当中,就更容易理解毛泽东词的写作技巧。学了《红烛》《致云雀》就建议大家用“托物言志”法写一首现代诗。读书要“精读”,没有比写读书笔记、仿写更好的精读。

比如,学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如果仿写一篇,就一定对文言现象、文言的运用有更深的理解,能力自然提升了,这个我们在网上见过。

寡人之于学习也,尽心焉而矣。物理差,则移其心于数学,移其力于英语;化学差亦然。察同桌之学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同桌之分不加少,寡人之分不加多,何也?”同桌对曰:“君好睡,请以睡喻。周公召之,昏昏欲睡,弃笔而倒。或半节课而后醒,或整节而后醒。以半节笑整节,则何如?”曰:“不可,直不整节耳,是亦睡也。”曰:“君如知此,则无望分多于同桌也。”

好的,今天,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了阅读的话题,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最后,关于阅读,还有几个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一个是要“读一不二”,不要在一个阶段同时读几本书,只读一本,这想思考会更专注,阅读效果会更好。另外,最好读成系列,某一个作者的作品,或某一个时代的作品,读成系列,会更有全面的认识。还有,不要读节选,要读整本书,不要读青少版,要读原著。

好的,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