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金铜器您不知道的冷知识!

此簋本为庙堂之器,依刻铭风格推知,器、盖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作标准量器之前,曾一度用为量器。如此,则秦文草体,当以此铭为先。

——丛文俊

秦公簋

秦公簋,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土地为甘肃天水秦州区秦岭乡。制于秦景公(?—公元前537年)时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有铭文一〇四字,分铸于器身及器盖之上。器身和器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

▲秦公簋器身铭文

▲秦公簋器盖铭文

盖铸铭:□秦公曰:不(丕)显(朕)皇且(祖),受天命,鼏(幂)宅禹责(迹),十又而功,才(在)帝之坏(坯),□□(严恭)夤天命,保□氒□(业厥秦),虩(赫)事□(蛮)夏,余虽小子,穆穆帅秉明德,剌剌□□(烈烈桓桓),迈(万)民是敕。

器铸铭:咸畜胤士,□□(蔼蔼)文武,□静(镇靖)不廷,虔敬□(朕)祀,乍(作)噚宗彝,□卲(以昭)皇且(祖),□□□(其严□)各,□(以)受屯(纯)鲁多厘,□□(眉寿)无疆,畯疐才(在)天,高引又(有)庆,灶囿□(造有四)方。宜。

器刻铭:公元器。一斗七升小拳(剩),□(簋)。

盖刻铭:一斗七升大半升,盖。

知识链接

簋,古代中国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来盛放煮熟的饭食,也用作礼器。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中期,但是数量较少,晚期逐渐增多,西周时期簋的数量最多。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

簋作为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一、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西周有铭文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春秋六兽耳方形青铜器

二、地域风格的形成

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春秋杞伯青铜器

三、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

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春秋时期鲁伯大父青铜器

四、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

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湖北大冶县铜绿山的矿井遗址体现了东周时期青铜冶铸业的巨大规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春秋方形青铜器

秦公器制度

一、公器的生产

《辞源》释:“一指王侯的器物,二指名位、爵禄等。”存留下的古代王公器物大多出土于王公墓。因此,在考古学领域,公器实际上指王公墓出土的器物。秦代公器的生产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进行,处于国家严密指导之下,表现出高度的计划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政府都有明确分配,官府手工业作坊要严格遵守。在制造公器时,只要对用器或工具稍有损坏,就会受到鞭笞之刑。

二、公器的标记

秦汉盛行在公器上标刻“久” 来辨识此物。“久”字有的作为名词,指标记、记号,有的用作动词,指通过烙火印来标刻记号,通“炙”字。据考证,秦时为公器做记号有三种方式:一为刻,是在金属器物上做记号;二为久,多为在木器上以及活体动物诸如公马牛身上用烙铁烙火印;三为以“丹”或“漆”书之,用于不适宜“久”或“刻”的方式做记号的器物。

“久”对于公器至关重要。首先,公器上不仅要刻工匠的名字,还要刻器物的制造单位,这样如果质量等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便于追究责任;其次,秦代私人器物一般不刻“久”,“久”就成了私器与公器的区分标志;再次,秦律中有关于公器借出时对“久”登记、归还时对“久”查验的一套严格规定,“久”可以保证借出的公器如实归还。因此秦代生产公器时对“久”非常重视。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