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和对联规则(25)
第三部分、对联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产生与发展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它和诗词歌赋曲牌灯谜一样,也是古代汉语文学艺术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对联的句式整齐,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对联产生于唐代,到宋元得到较大发展,由于对联的出现,也推进了诗歌创作形式的发展,由于律诗的中间四句必须是对仗结构,所以对联成了和诗歌密不可分的一种文学形式。
到了清代,对联发展到鼎盛时期。至清末民初,几乎到了人人写对联,事事写对联,处处有对联的地步。清朝中后期以至民国年间的著名文人、学者官吏、皇帝平民,总统百姓都写对联,几乎所有名人都有对联作品传流于世。清代著名文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的梁章钜编写了《楹联丛话》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对联的专著,此后梁章钜又相继写出《楹联续话》、《楹联三话》等关于楹联的专著。因此梁章钜被后人称为楹联学的开山之祖。
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是这些朝代的文学代表形式,那么也可以说对联是清末民初的文学主要代表形式。
二、对联的种类
1、按内容分;喜庆联、哀惋联、名胜联、行业联、格言题赠联、谐巧联
2、按创作方法分:新拟、脱化、集句。
3、按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分:短联、中联、长联。
一般认为,上下联各4个字以下的称为短联,5个字到20个字的称为中联,20个字以上的称长联(清代梁章钜认为40字以上为长联)。最有代表性的短联是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国文试卷中的对联题目,这是由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后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出的题目:
上联:孙行者 下联标准答案:祖冲之。
(也有考生对胡适之,陈寅恪先生认为也勉强可以,但得分相应少一些)
长联的代表作当数清代孙髯所作的《昆明大观楼》长联180字;而清代钟云舫所作的《四川江津城楼》1612字,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
三、对联的一般规则:
1、上下联字数相等、相对应的字词的词性相同
所谓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2、句法结构一致。对于七字联来说,通常是“2、2、3”结构或“3、2、2”、“3、4”结构。
例如:
自在飞花揉岁月 闲情弄水洗光阴(“2、2、3”结构)
落雪飞花 三九天银妆素裹
流云戏月 中秋夜桂影圆蟾(4+“3、2、2”结构)
3、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
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平仄相反。对于七字的对联,必要时也可按“1、3、5不论,2、4、6分明”的规则适当变通。即第2、4、6、7这四个字平仄必须相反。并且,联脚的平仄也是须注意,通常上联用仄声,下联用平声。
例如:
竹影摇风文案绿 梅香落雪玉笺红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上下联内又包括几个分句,那就同时要照顾到分句和上、下联的平仄。例如: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上下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
对联的上联或下联,不但要求本身前后词句的意思是关联的,而且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在内容和句意也要相互关联,这种关联通常有三种形式:
正对——即上下联在内容上是并列的。
例如:野鹤闲云思远月 孤鸿秋水待落霞
正对的规则是切忌“合掌”,“合掌”就是说上下联的几乎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例如: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其实云泽就是洞庭湖的古名,清光就是月光,所以这副对联犯了合掌的毛病。
反对——上下联在内容上一正一反。
例如:有一副古对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正说,下联反说,把治学之道讲述的十分透彻。
串对,也称流水对——上下联在意思上是连贯的。
例如,广州鼎湖半山亭联:
到此处才行一步 望诸君莫废半途
上下联在内容上是连贯的。
四、对联声律的常用格式:
1、规范的对联通常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个别对联也有例外。
2、对于七字联来说,要依据句型结构来确定平仄,如果是标准律句,其平仄格式主要有两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a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B型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b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A型句)。
可以看出,这两种格式和律诗的标准句式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对联和律诗在发展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缘故。
不是说所有的七字对联都必须是律句,例如前面举的例子中:“三九天银妆素裹,中秋夜桂影圆蟾。”其句型结构是“3、4”结构(或3、2、2结构),和普通例句句型结构不一样,其平仄结构也就不一定合律。
对于不是七字、五字的对联更无律句可循,只要按照“上下联相对应字的平仄相反”和“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这两项规则处理即可。另外,我们前面在“平仄声律基本知识”中讲过,一句话必须有抑扬顿挫,平声字仄声字必须有规律的交替,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如果写出“落日远客少,仲春芳菲多”这样的对联,尽管上下联对应字平仄相反,但上联一连五个仄声,下联一连五个平声,读起来、听起来都很拗口。所以,应尽量避免在一句话中有三个以上的平声字(或仄声字)连在一起使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