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氏生存策略

赤壁之战前后,孙权与刘备联兵,往来奔走的使者主要是两人。刘备出的是诸葛亮,孙权出的是诸葛谨,一对亲兄弟。诸葛谨是哥哥,诸葛亮是弟弟。
自天下大乱以来,两人首次重逢。
人人都知道,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前,耕于南阳,隐于茅庐。但他是从何处到南阳?又是为何而来?兄长诸葛谨为什么去了江东?
查两人传记可知,诸葛氏为汉名臣诸葛丰之后,世居山东琅邪,父亲在当地为官,早已去世。汉末大乱,已成年的诸葛谨去了江东,而诸葛亮跟着从父去了荆州。
丧乱之际,一家人为什么不紧紧相依,却要各表一枝?
其实不止是各表一枝,诸葛氏还有一支留在家乡。日后出仕曹魏、主持对吴作战、官至征东大将军的诸葛诞,也是琅邪诸葛氏一脉。后来发展最盛时,诸葛亮为蜀汉相国,诸葛谨为东吴大将军,其子诸葛恪还曾掌持国政,诸葛诞出仕曹魏专任方面。三支俱任显要,传为美谈。
没有比这更成功的家族乱世生存策略了。
面对乱世,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一个家族求生存不止一种策略。比如说,司马氏的安排是父亲追随被董卓劫持的皇帝留在中央,让儿子返乡率家族避世。又比如说,刘焉建议皇帝设立州牧总揽一方大权,其意却在自己去领益州牧。他看上这块地方易守难攻,想把持一方,静待乱止。绝大多数人没有刘焉的资望,又与他判断相同,于是往东北向幽州,往东南向江东,往西南向益州,往南向交州,四方投亲靠友,总之要远离中原这四战之地。
这些策略都有合理之处,只是,你想躲开战乱,战乱却会找上你。刘焉得了益州,益州却在他儿子刘璋手上丢给了刘备。往幽州去的士人很多,却被实权派视为心腹之患。总之,人算不如天算。
要对抗天算无常,诸葛氏用的多元化策略相对靠谱。这策略很清楚:一支去东南,一支去荆州,一支留在当地,各找机会,各自发展。最好是如事实上那样各自发展都好,但最坏也不会全族覆灭。
其时诸葛氏并非大族,资源有限。诸葛亮在荆州诸葛谨在江东都没有什么好机会,只能等待时机出头。
怎么出头呢?
得有才能。这不必多讲,诸葛氏这一代确实都是人杰,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把自己送上青云的关系网络。诸葛谨在东吴冒出头来,是得到了孙权姐夫的推荐。诸葛亮在荆州升起,则经历了一番基层设计。
诸葛亮随从父来依刘表,未得赏识,从父死后,只能退耕于野。其实不光是他,当时荆州有一群不见用的流寓人士,抱团取暖,互相评题,其中核心便是诸葛亮、庞统、司马微三人。这是汉末以来的政治文化风气,表面上是文化,底层是政治。优秀风评是应荐入仕的快车道。三人在荆州搞的小圈子无法与汉末顶层精英的评题系统相提并论,却不期然造就了三国史的历史转折点。
刘备以客将身份防守荆州北大门已有数年,创业野心仍如熊熊烈火。听说水镜先生特别知人识人,于是上门请教。
水镜先生何许人?
正是司马微。
在他们的小圈子评题系统里,诸葛亮叫卧龙,庞统叫凤雏,司马微是水镜。镜就是鉴,鉴者鉴人也。识人是小圈子给司马微分配的人设,而他反过来再以这人设托举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左脚踏右脚右脚踏左脚的梯云纵功夫已备,三人小圈子的守株待兔之局已久,终于等来了刘皇叔。
史书上确实写着三顾茅庐,如果是真,只能说是刘备入了诸葛亮和司马微做的局。司马微作托,诸葛亮演戏做作一番。其实,要摆脱欲依付于人而不得、乱世中如蝼蚁的命运,刘备是诸葛亮所能找到的第一个机会。谁来问,诸葛亮都是一篇隆中对等着。
还好这是个善庄,最终诸葛亮赢了刘备也赢了,双赢。
诸葛氏乱世生存策略,多元化是前提,但仅此不够。数年后,当诸葛亮与诸葛谨在江东相遇时,多元化策略就遇到了严重挑战。
孙权跟诸葛谨讲:你把诸葛亮留下来。你是他兄长,他得听你的。
关键时刻。诸葛谨要是一个回答不对,轻则难以自处,重则有杀身之祸。要是把诸葛亮留下来,那就把他们家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了;而要是不把诸葛亮留下来,则拨动主君疑忌之心。
这时,诸葛谨说了一句话:
诸葛亮已委身于刘备,所以他绝不会留,正如我自己也绝不会走。
此情此景,最佳答案。
孙权想想,接受。孙权之所以还能接受,有两条缺一不可。
第一条,主君还需要借用其家族力量,哪怕不是全部。毕竟是用人之际,总比全部都服务于他人好。
第二条,服务于他的那一支诸葛氏,确实得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家族要多元化,每支各择其主,却都要一心一意。惟有每一分支对主君的忠诚高于每一分支对家族整体的忠诚,才能维护家族整体的最高利益——在战乱中延续下去。透彻理解这中间的悖论并果决执行,才是诸葛氏多元化策略的底层心法。
对于所服务的君主,诸葛氏三支的确都保有以那个时代的水平来看几乎是绝对的忠诚。一支效一国,至死方休,支支如此。惟此多元化策略才能成功,你不能只拿多元化的好处,不付出代价。
所谓代价,就是彼此不再重建关联,老死不相往来,以免忠诚见疑,以免重新绑定,以免被一网打尽。
家族从此裁为三截,一截遗蜀,一截赠吴,一截还曹魏。
最终,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只能谈公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