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经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方子。

尽管如此,在很多年里,它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后来,看刘渡舟的《临证指要》,据刘老描述,陈慎吾生前曾论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但当被问及什么是“阴证机转”时,陈老“顾左右而言它”,每读及此,总会忍俊不禁。这是怎样的一个方子啊,竟可将一代大师逼得“顾左右而言它”,实在让人好奇。

看了刘老对这个方子的阐述,知道这是一个和大柴胡汤遥相呼应的方子,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入里传变分寒热两端,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曾读该文数遍,总不得要领。然心中以为,这是一个药味有七的方子(个人有点迷信,认为药味有七的经方威力无比),和小柴胡汤一样。其组成中有干姜、桂枝之热,又有黄芩、牡蛎、天花粉之寒,寒热并用,又和小柴胡汤一样。此方当同样具有逢妖斩妖,遇魔降魔之功,终不敢小觑。

有一天,内科要求我中医科会诊一个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人。该患者为女性,37岁,刻诊:口干欲饮,眼干,大便溏薄,素体畏寒,心烦,舌质偏红,舌苔光。四诊后,脑子里出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加石斛,四剂。五天后,患者家属来病房,兴奋地说服用后,诸症若失,要求继续中药调理。

开始对这个方子有了一点认识。

看黄煌教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深受启发。在“经方论坛”上看到“一三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座疮,其论理十分精要,令人信服。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经方的理解,日复一日,直至有一天这书本上的方子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降魔除妖,所向披靡。这是我的梦想,也我作为一名中医师的幸福所在。 How about you? '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的效方, 一直想学到, 但终不得要领. 谢谢楼主的宝贵经验.

郝万山概括为“口干、肝气不疏、便溏” 刘老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胆热脾寒”,对临床非常适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之证候表现中,其“小便不利”,是热伤津液;“渴而不呕”,是胃中无水;故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与栝蒌根。“但头汗出”,是血弱气尽、津液不足,故与人参。“往来寒热”,是柴胡证,故与柴胡、黄芩。“心烦”,是阳微结。阳微结,是结在何处呢?本条明示,是结在胸胁。为什么说微结呢?这可以与胁下痞硬作对比。胁下痞硬者,用牡蛎四两;胸胁满者,用牡蛎二两,可见微结与结硬的不同。胁下结硬者,牡蛎用量加倍。

胁下痞结,当为水结,而不是水与热结。若为水与热结,当有疼痛,或按之痛。胸胁满而不痛,是水气客于胸胁部位,故与牡蛎(熬)散之,与桂枝通之,与干姜温之。为什么与桂枝呢?因为胸胁部位较高,宜从汗解。从其病证的解法:“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可以看出,其病是以汗解。初服微烦,是因为汗、下伤津,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以攻邪为主。津伤之体,被攻时,正气受累,略显不支,故微发烦热。干姜之用,是以温脾化水。故小柴胡类方,总不离肝强脾弱之病理状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阴证机转”表现在何处呢?应当是胸胁满。胸胁满而不痛,就是此证的“阴证机转”。

柴胡桂枝干姜证在临床上应不少见,特别是更年期妇女常见。

我认为此方还是治疗少阳证加伤津证。

方中除桂枝、干姜外其他都好理解。因里虚,气上冲才有颈以上汗出,胡、刘二老经常提到桂枝这种作用。干姜我认为是反佐里面大量苦寒药,胡老也提到使用本方可致便稀,因此干姜用量尤其重要,下焦有寒用量宜重,楼主治疗的那个女病人就是这样。

气上冲者,当与桂枝汤,或与苓桂剂。此方无芍药,亦无茯苓,故可以认为,此证但头汗出,不是气上冲,而是亡阴血虚。“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金匮要略》)

伤寒之方,是有是证,用是药。干姜之用,必有干姜之药证。苦寒药之用,亦必有苦寒药之药证。苦寒药是用于实热表现,无实热表现者,自然没有用苦寒药之理由。所以,认为干姜是反佐里面大量苦寒药的看法,值得商榷。

胆热脾寒,口干、肝气不疏、便溏根本概括不了本方的含义。愚以为:少阳病兼痰饮内结,内有郁热是本方实在。好!见解深刻。

有必要辨明牡蛎为何而用?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为什么用牡蛎呢?有“胸满、小便不利、谵语”等三个症状可以辨析。“小便不利、谵语”,是津伤有热;“胸满”是伤寒下之,邪气内陷,水气客居于胸,热蒸变作痰饮。可见牡蛎之用,是泄痰饮。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火迫劫汗,津伤而热,卧起不安,必上焦有邪,有什么邪呢?以加蜀漆来看,是有痰饮,那么牡蛎之用,亦是泄痰饮的。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为什么用牡蛎呢?火逆是因火而致邪盛烦逆。火逆者当烦热有汗而自解。火逆下之,是误治,必表不得解而又引邪热入里。又以烧针令其汗,出现津伤而烦热,变为痰饮不得解。可见牡蛎之用,是泄痰饮。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表邪未尽,复下之而使水气陷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是阳明津亏而热,邪热熏蒸胸胁,水气变为痰饮,牡蛎之用,依然是泄水气。

395.“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此条明示:牡蛎是用于泄水气。从其药物组成来看,是用于湿热郁滞水气。

陈苏生先生认为牡蛎之用乃疏通淋巴系统,与李先生之说可以互证而明矣!

干姜在此证候中针对何证呢?

思考点还是应在“胸胁满、小便不利”的症状上。因为其它症如“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都不是干姜证。胸胁满而小便不利,应当是肺脾气不足。若肺脾气尚可,当小便自可。如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条之证亦是胸胁满,并有大便溏,与小柴胡汤却没有干姜,说明该证肺脾气尚可。肺脾气尚可的表现应是小便自可。故胸胁满,小便自可者,与生姜散水气,而不与干姜温肺脾,水气去其大便当由溏转硬。而胸胁满,小便不利者,应是肺脾气不足,故与干姜温肺脾,有虚者补之之义。生姜重点在散,是以泄实为主;干姜重点在温,是以补虚为主。

可以以网上搜一下胡希恕对此方的论述,小柴胡属半表半里阳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属半表里阴证,系小柴胡汤去半夏与栝蒌桂枝汤的合方,常用慢性病的治疗。胡老在伤寒中讲过,“....这个柴胡桂姜汤呀,更疲倦无力。我们常遇着肝炎患者就知道了,特别的疲倦无力,甚至于肩背痛,他就是桂枝的关系了,有些这个西医诊断的无名低烧呀,用柴胡桂姜的机会很多。而这个方剂呢,由于他是多少有点补虚的作用,...。尤其我们治这个肝炎呀。常用这个方子。慢性肝炎,就是用柴胡桂姜汤合用当归芍药散。”

柴胡桂枝汤真是个好方,虽然临床使用几率不如小柴胡,但用准了效果非常好!举一个例子与大家一起探讨:

去年初,门诊来了一个患者,40多岁,男性,非常瘦,面色暗,但唇红,舌红少苔,当时就诊的目的是让我解决严重失眠问题,彻夜不眠,很痛苦。问诊后思路不太清晰,勉强开了一方,刚想给方,突然悟到,这不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吗?因患者口渴欲饮(栝楼指征),汗多(牡蛎指征),大便溏(干姜指征),手足不温(桂枝指征),指征非常吻合,随推倒原方,改用本方,常规剂量,一味不少,一味不多,嘱服五剂,每日一剂。七天后复诊,患者每夜可入睡七小时,十分高兴,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共用药20余剂后停服。半年后有反复,原方仍有效。这是我用过的效果最好的一例柴胡桂枝汤。大家再一起好好归纳一下方证,临床就能更准确使用了。

(0)

相关推荐

  • 中医李三.失眠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原创 三李医中 中医李三 1周前 病案:不寐 主诉:失眠6年余,入睡困难,睡后易醒. 现病史: 患者女,60岁. 失眠6年余,入睡困难,睡后易醒. 心烦.口渴.不呕.小便正常. 自觉乏力,饮食胃口一般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七零)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柴胡桂姜汤

    (三).柴胡桂姜汤 [原文]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寒疟)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三两,熬).甘草(二两, 炙) .右七 ...

  • 四逆散与柴桂姜运用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26天. 四逆散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多,如何辨别运用呢? 可以从六经归属,脉来辨别. 四逆散:为少阳病, ...

  • 王付丨抑郁症、胰腺炎用这个经方或有惊喜!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出处及配伍原则 在<伤寒论>147条中写道:"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萎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溶,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方义 柴胡桂 ...

  • 三七生常用方子4

    4)柴胡桂枝干姜汤类方 1.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9,桂枝8,干姜5,炙甘草5,黄芩4,牡蛎3,天花粉4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 柴胡9,桂枝8,干姜5,黑 ...

  • 白发伤寒论|第三十一讲(147)

    第三十一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 ...

  • 郝万山讲经方故事——柴胡桂枝干姜汤

    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 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 ...

  • 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痨证第一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 ...

  • 刘渡舟经方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6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胁脘疼痛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女.62岁.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脉弦.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 ...

  • 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歌]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 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熬).炙甘草组成,味辛,微苦 ...

  • 读经典用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文: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 ...

  • 方证相对​?从柴胡桂枝干姜汤讲日本医家对经方的理解值得深入借鉴

    有关方证相对 在<伤寒论>中丝毫没有一个病用一个处方的观点.即使是以桂枝汤为底方,去桂枝还是加桂枝,去芍药还是加芍药,方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加减变化后重新命名的处方很多,而书中未记载的处方 ...

  • 经方量裁(21)柴胡桂枝干姜汤:经行乳胀

     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论>(147) [组成与用法] 柴 ...

  •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 – 经方派

    朱进忠教授是山西省著名的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于治疗疑难杂症,对经典著作的研究精细入微,尤其对经方应用得心应手,药少力 ...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治疗胁痛 – 经方派

    江某,女,53岁,2012年2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部疼痛不适1月余. 病史:患者有胆囊炎病史,1个月前因参加一次婚宴吃油腻过多而发病,开始症状是胸闷伴胁腹部胀满疼痛不适,服用一些治疗胆囊炎的药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