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要学得死,即一丝不苟;用要用得活,即加减适度!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洪均生:因此就个人从实践中的知识写出臆解(《王论》),以告学者。但从陈式理法作为论据,或者有人认为我有偏见。其实王论写在杨式创行之前,因而我则认为王论应同陈论,以陈式理法解释王论,正如以钥开锁,恰恰吻合。是否有当,愿识者鉴之。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解]这一段话说明从学拳到交手的前进方法和提高的层次。我们首先应当认清什么是“着”。太极拳的着,概括地讲就是太极十三势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 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它虽然分属于手、步、眼、 身,又是互相关联的。除了眼法在左顾右盼之中只是中定地前进,而无后退,身法也有中定的左右旋转和进退(左转则左退而右进,右转则右退而左进,更有随着步法进退的位移)。手、步的进退,同样有左右的变化,并且仍以中定为主。没有中定,则进退失据。
“掤”字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内劲,即陈式的缠丝劲。它是贯穿于周身,运用各种着法的劲。任何着法如果没有掤劲,即使形式做对了,也是有形无质,不起作用的。一是指着法,它是和对方交手时的 引化作用。所以掤着在陈式拳式中,每式的每一动作,或转折之处, 都是掤着。它有正掤、侧掤、上掤、平掤、下掤、左右掤和进掤、退 掤等多种形式。陈式一、二路套路中约有数十种掤着。
我认为掤在太极拳中好比书法的点。字画有横、竖、撇、捺、折、勾,但都从下笔的点而改变方向才形成的。那以点论,从一个点到几个点,从在上的点(如主字),到在旁的点(如玉字),在下的点(如太字)来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点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横画距离也须适当。玉字的点须在王字中间横划的右下侧(犬字的点则在横划的右上方),太字的点则必须偏于大字撇的下侧。而且下笔的时间也各有先后。两个点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间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只字,还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点在旁的如江、海,四点在下的如点、魚。 不但配合变化各有不同,用笔的方向也如缠法的顺逆而适当运用。三点水的笔法第一、二点用顺缠法,第三点则用逆缠法。下面四点的第一点用逆缠,末一点则用顺缠。书法尚是如此,掤法当然应当随着来力的方向,而变化顺逆。沈家桢著《陈式太极拳》说,顺缠为掤,只讲对一半,岂不知逆缠也可以掤。但说逆缠为捋,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完全违反陈式规律。陈鑫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这是指的顺逆缠法必须遵守,却可以适当加减转换角度。我教学生常说:学拳要学得死,即一丝不苟,毫厘不差;用要用得活,即加减适度。
採、捋、挒都是顺着来力的方向,引进落空的着法。但圈有大小、力有分合。採走的圈子高而大,合力多于分力;挒则圈小而分力多;捋走中圈,力则先合后分,分合各半。挤、肘、靠是以肩、肘、手三节互换化劲攻人的着法。按是解决挤肘靠的着法。拳式中每个动作都有这些着法。此文提出“着熟”二字。我认为学拳之初,便须先了解某式某动作是什么着,为什么这样动作,全身这样配合有什么用处,然后加工练熟,才不枉费力气。
着熟之后,为什么又说“渐悟懂劲”呢?我认为如想弄懂所谓的 “劲”,首先要认识劲是什么,怎么运用。着是有形的,劲是内在的。它是从形的正确摹仿,细致的锻炼而渐渐产生的。这里说的“懂”应当是指劲的运用,而懂的方法是练架子和推手的科学试验中渐渐悟出来的,也就是懂得时间和方向的结合与变化。
什么是“神明”呢?这个词不是指唯心的神,而是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关键首在“明”字,而且和上句的“着熟”是分不开的。着由明而熟,则劲又可由明而神。功夫提高是一层一层地前进的。所以, 文中所说的“渐悟”、“阶及”。陈鑫先生曾有“出奇在转关”的诗句。他说的奇,正和这里的神是相同的。不过他说出“转关”二字却把陈式太极之所以神奇指明了。为什么“转关”却可以说明出奇?出奇处在于双方争胜的关键时刻,动作变化角度与时间的毫厘、分秒不差, 使对方与旁观者认为必败时,却由于这一“转”而胜,连他本人也有 “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感觉,岂不令人拍手称奇。这种成效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接着说。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