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梅】张鸿俊:美丽的观塘岭
美丽的观塘岭
一带小山,山青水秀,万木葱笼,蔚蓝的天幕上不时有几只大雁悄然飞过,不时有几堆白云时卷时舒。
小山下,一群衣衫褴褛的矿工挥汗如雨,拼命地向铁矿洞深处推进。忽然,矿井旁的水塘里传来一阵阵少女的戏水打闹声,清脆、甜美。奇了怪,在这荒无人烟,鸟不下蛋的穷乡僻壤哪儿来的少女声音?这一群远离故土、远离妻儿老母的汉子们不由自主地放下锤凿、背篓,溜烟地跑出矿井口,涌向塘岸;池塘里,芦苇下,几个女子沐浴、戏水。就在此时,“轰隆”一声巨响,矿场山体像被地震了一般崩塌,卷起的沙尘像磨茹云一样升上天空,又缓缓地散落到远远近近的树叶上……
“女子不见了!”不知谁失声地喊了一声,惊魂未定的矿工们调头来再看塘面上:波平如镜,空空如也,水还是那样的清澈见底,小鱼儿还是那样的悠然自得,只是哪些个青裙缟袂、超凡脱俗的凌波仙子在瞬间便无影无踪,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切归于平静!
原来,正当矿工们聚精会神赶作业时,山体已显坍塌之险,只是大家浑然不觉灾难即将降临,而恰巧此时观音娘娘路过此地,急中生智,便出此一策,化身少女嬉水沐浴,将矿工们吸引出矿口,挽救了这一群矿工的生命。后来,这些矿工为感谢观音娘娘的大恩大德,便在矿场的废墟上建了一座宏伟的“紫荆庵”来供奉她。当然,由于年代久远,“紫荆庵”早已被历史封尘,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流传在黄梅一带的“观音娘娘救矿工”的神话传说,这个矿场所在地也正式定名为“观塘岭”,延用至今。
观塘岭地处黄梅县城东郊。地形较单一,多为低矮绵延的小丘陵,丘陵上杂木丛生,春来云蒸霞蔚,山花烂漫,溪水潺潺;秋来斜阳半照,枫叶泛红,瓜果飘香。环绕在丘陵周边的是一洼一洼的梯田,冬种萝卜夏种姜,成为县城地区重要的“菜蓝子”。
黄梅最早的古“十景”之一矿山古冶就在观塘岭。据明弘治十四年《黄州府志》记载,观塘岭在清代和民国的黄梅“三十六镇”中属山南镇,后名“铁岭”。明洪武七年,全国共置管办“铁冶所”13个,其中蕲州黄梅冶就是指矿山古冶,铁炉口就在观塘岭。当时的“黄梅冶”规模宏大,全国排名第二,年度产量达128万多斤。“日日热浪扑面,夜夜霞光冲天”,描绘了当时矿山古冶盛极一时的状况。“黄梅冶”誉满华夏,吸引了大江南北的能工巧匠和商贾游人来此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冶铁文明,观塘岭也成为历代帝王强人的必争之地,演绎了一幕幕的销烟弥漫、血雨腥风的人间春秋,终于,曾经的国家重量级金属矿冶基地“黄梅冶”在金戈铁马、风云变幻中凋谢在历史的舞台上。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神奇的观塘岭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诠释着人间传奇,不断地在承载着“铁”文明的变革前行,不断地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富强默默地奉献着。
“历史上,观塘岭是一块风水宝地,铁文化悠久,”观塘岭村老支部书记康立然自豪地告诉笔者,“从铁炉口,到铁岭,再到今日的合安九高铁黄梅南站建设,观塘岭人一直在与铁打交道,一直在为国家作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的,观塘岭因铁而名,依铁而生,自元朝出铁以来,跨越七百年历史沧桑,又一次迎来转型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时代曙光,迎来了人们盼望已久的高铁建设。
2016年3月,国家合安九高铁建设项目启动。观塘岭人民热烈地响应国家号召,用慷慨的胸怀接纳了来自祖国的需要:全村共拆迁房屋213户,征地1000多亩,伐木10万多株……
落日的余辉静静地洒在原野上,一阵凉爽的晚风吹来,傲放的丹桂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远处,合安九高铁建设现场彩旗招展,机声隆隆,一字长蛇阵排开来的钩机紧张地挥舞着铁臂,像火柴盒一样大小的运渣车一辆接一辆地奔跑在平坦的辅道上,穿梭在丛林之间……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踏在曾经的古冶矿场 上,细细地品味着观塘岭的前世今生,我不由地在心底深深地呐喊了一句:“愿观塘岭的明天更加美丽!”
图片:商宏志提供
作者
张鸿俊 黄梅镇公务员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湖北黄梅人的民间文化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文学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所有投稿作品,须提交编委会集体审议修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