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网——互联网产品经理改变世界》读后书摘
1、作品创作的6个步骤:概念-形式-风格-结构-工艺-外观
2、产品改进思路: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而实现价值创新。
3、概念过滤时应该考虑的几个重要的点:
◆这个概念的原始出处是哪里,全球最佳实践在哪里?此举可帮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概念,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可令产品的起点更高。
◆这个概念能为它的目标用户带来什么?
◆进入的壁垒是否过高或过低
◆哪些用户会从中受益,他们是男是女,年龄多大,有多少人?
◆这个概念是否有商业模式?
◆它能否成为平台或现金牛,在公司的战略布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4、用户的历史行为比他们的当前的意愿更有价值。
5、消灭拖延、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把任务分解为连续的、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
6、产品设计文档是伴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连接概念与执行的重要工具,它帮助产品团队与研发团队和高层领导达成共识,进而明确研发计划并指导研发过程。
7、互联网与无线应用时代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AISAS):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口碑传播.
8、用户体验三要素: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
9、用户最满意的打开网页时间是2秒以下;如果等待12秒以上,网页还没有载入,99%以上的用户会关闭这个网页(通过进度条等手段可以将这个时限延长到38秒)。1秒是对话舒适间隔的最大值。
10、用户倾向认为打开速度较快的网站质量更高、更可信,也更有趣。所以,网站的绝对速度一定要及格,在及格的基础上越快越好。
11、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是,加强信息的披露和与用户的沟通,争取用户的谅解和支持。
12、包装的三要素:logo、是什么、带来什么好处
13、关于用户及其任务,给予明确的指引。
14、人的视觉是通过扫描的方式工作的,打开一个界面之后,会粗略地扫描上面的重点,比如大面积的图形,加大加黑的文字、更醒目的颜色、动态的画面等。一般来说,界面的左上角(通常是眼球运动的轨迹的起点)和大幅图片的周围,都是比较醒目的位置。
15、尽可能地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一个好的产品各个功能都要符合自解释原则,尽量通过图形和文字让用户能根据他以前的常识和经验就能上手,实在做不到就用注释或鼠标悬停提示进行说明,或者将相应的帮助信息放在这个功能旁边让用户可以顺手查看。
16、在google chrome浏览器中,有一种更加精巧的降低用户学习门槛的方式——递进显示——只显示与用户当前任务相关的功能,隐藏其它功能。
17、将注释直接展现在输入框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界面的简洁。
18、鼠标悬浮提示只在用户想要了解某个功能点的时候出现,对界面简洁的影响不大,非常适合使用在界面中固有的文字和图片无法有效自解释的时候。
19、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20、用户是喜欢偷懒的。一个粗略的说法:完成任务的难度与其所需步骤的平方成正比。那么,缩短完成路径就是帮用户偷懒。
21、在关注缩短完成路径这个问题时,优化操作步骤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首先要简化用户的任务。接下来,我们要在任务内部优化指点设备(鼠标或手指等)运动轨迹和眼球轨迹等细节。根据费茨定律,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设备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距离越短,所用时间越短。
◆目标的面积:目标面积越大,所用时间越短。
22、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用户眼球的运动时间通常比指点设备的运动时间更长,将用户的视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通常用竖线),是最常见的优化手段。
23、有时候,操作效率降低并不是功能设计不够好,而是产品在用户的操作过程中对用户进行了有意无意的骚扰。除了功能性骚扰,视觉和听觉的骚扰也很常见。
24、当用户出错时,他会很烦躁。所以,要尽可能地降低用户出错的机会。具体方法有:
◆自动:自动完成任务,或者在出现错误的时候自动校正。
◆隔离:通过区域划分,禁止用户进入危险区域。
◆校验:利用形状、密码等进行校验,确保不会误操作。
◆顺序:将流程编号,依次执行。
◆指引:通过形状、颜色等对用户进行有效的指引。
◆警告:将不正常的情况通过文字、颜色、声音等媒介及时通知用户,提醒用户进行修正。
◆缓冲:利用各种方法减免差错带来的伤害。
25、频繁地使用自己的产品是一名产品经理应该养成的职业习惯之一,产品经理要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26、网站分析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为网站改进提供决策依据。页面标记法+日志分析法。
27、网站分析可用数据来源:
◆流量来源:通常来说,直接访问所占流量的比例越大,说明一个网站的用户忠诚度和网站品牌价值越高,网站应该积极引导用户将其加入收藏夹。
◆网页相关的数据
◆用户属性及其行为
28、数据分析:
◆细分:产品经理要关注组成PV的更细节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可以改进的具体的点,然后通过点的改进最终影响整体数据。
◆对比:只有经过对比,数据才能告诉我们现在的情况究竟怎样。
29、如何打动内行,让他们能够为你的产品制作口碑呢?其实不外乎一句古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即“硬指标和差异化”。
30、从产品的发展轨迹来看,如果想要切入一个并非真空的市场,首先要做到人有我优,专注于核心概念并通过硬指标说服专家。
31、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与产品的更新频率有关。恰当的更新频率能够使已经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进入新的产品生命周期。
32、管理用户的期望至关重要。用户对产品期望的理想水平和适当水平之间,是用户的容忍区域。
33、产品更新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更新本身,二是更新的频率。以固定的频率进行更新对于保持用户的热情非常有效。在更新一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重要功能的时候,穿插着更新一些小的功能以保证更新的频率,可以避免用户由于长时间没有看到更新而流失。产品的更新包括功能更新、内容更新、热点事件应激反应等几类。
34、没有取舍的思考是不够深入的。在兼听的同时,产品经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有弹性,哪些地方要死守。
35、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要研究的要素:
竞争对手信息:创始人背景、公司沿革、财务状况、用户规模、组织结构、激励体系等。
用户信息:用户性别、年龄、地域。
市场信息:市场大小、发展趋势等。
技术信息:
产品信息:核心概念、流量分布、体验细节。
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产品使用环境。
36、竞争情报分析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全景﹥精确、一手信息﹥二手信息、多节点﹥单节点、人脑﹥电脑、产品需求﹥个人爱好、促进变革﹥精美报告。
37、情报是否齐备,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38、每个月每款产品的产品经理要浏览1000条用户帖子,浏览100篇网络评论,做10次CE
39、给自己设定一个极限是愚蠢的行为。
40、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天赋并不是特别重要,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努力提升的。由此,他们相信犯错误是由于缺乏努力,而非缺乏天赋,他们把挑战看做是学习的机会,他们认为在挑战中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是不犯错误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