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对关羽加封过程简述
关羽崇拜是我国民间崇拜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崇拜的众多神邸中,关羽拥有最为广泛的民众基础,历史上的汉末一代名将关羽在死后逐渐成为了深受民众崇拜的尊神,这固然与百姓感于关羽的忠义有关,但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关羽的不断加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对关羽的封号上面,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关羽从人到神的过程:
关羽生前的最高职位为刘备称汉中王时所封的“前将军(假节钺)”,“前将军”在当时刘备的武将中为最高职位,而“假节钺”为极高的荣誉,刘备手下武将仅关羽有次殊荣(张飞和马超均为假节);关羽生前的最高爵位为汉献帝所封的“汉寿亭侯”,为比较低的一级侯爵,低于县侯和乡侯。
关羽死后,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为蜀汉政府一共追谥过的十二功臣之一(另十一位功臣为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夏侯霸、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
在关羽死后的800余年中,关羽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特别青睐,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明皇李隆基建武庙,主神为姜太公,以名将十人配享: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并没有关羽。唐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跟文宣王孔子的规格齐平,按照孔子有七十二弟子配享的原则,在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又增加64个人参与配享,包括孙膑、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张飞、周瑜、邓艾等人,这是关羽在唐代官方祀典中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在唐代,关羽的地位仅仅是和张飞、周瑜、邓艾等其他三国名将相同,并不突出。而五代十国时期在成都建立的后蜀政权,仅仅追封了诸葛亮和张飞为王,居然都没有提到关羽,也可以看到这时关羽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北宋初年,关羽仍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宋太祖赵匡胤甚至以关羽被仇国所擒为理由,把关羽请出了武庙的配享队伍。关羽地位的显著提升应该说是起于北宋徽宗时期的,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使其由侯爵(壮缪侯)正式晋升为公爵;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再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关羽正式晋升为王爵;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再次加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赵构追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孝宗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图帖睦尔改关羽封号中的“壮缪”为“显灵”,称“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尽废宋元两朝给关羽的封号,恢复东汉之原封号“(汉)寿亭侯”,但因不知道“汉寿”是地名、“亭侯”为爵位,恢复的封号跟原封号比竟少了一个“汉”字,直到嘉靖十年(1531年)才由嘉靖皇帝考正为“汉寿亭侯”;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明武宗朱厚照赐南京关庙庙额为“忠武”,这是明朝统治者赐关庙名的开始,并下令将全国的关庙都改称为“忠武庙”;继北宋徽宗后,对关羽的第二次集中加封是明代的万历皇帝,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并改关庙名称“忠武”为“英烈”,关羽至此晋位为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次追封,我们后世熟知的“关圣帝君”称号就是这一次追封得到的,明神宗对这次追封十分重视,派遣司礼太监恭捧九旒珍珠冠一顶、玉带一根、四蟠龙袍服一套、黄金牌一面上书封号十六字,至北京正阳门关庙供奉,我们今天在很多宫观祠庙看到供奉着的关公神像是身着帝装的,就是起于这次追封。不仅关羽得到了大帝的称号,关羽的亲属部将也得到了皇帝的加封,关羽夫人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被封为“竭忠王”,次子关兴被封为“显忠王”,部将周仓被封为“威灵惠勇公”,此外,并赐关羽左右丞相和元帅、伽蓝,分别是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元帅岳飞、伽蓝尉迟恭,自此,关羽“永安帝位,不在将班”,成为皇家亲封的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
清朝统治者对关羽的崇奉更是无以复加,清兵入关以前,满洲朝廷已经开始崇奉关公。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1615年),即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内城南门修建关帝庙,是后金国初七大庙之一。皇太极崇德八年(1643年)以沈阳为京城,即敕建关庙,皇太极亲赐“义高千古”匾额。入关后,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皇帝对关羽虽未加封,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玄烨西巡途径解州时曾拜谒关帝庙,并为关庙亲书了“义炳乾坤”匾额;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追封了关羽的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庆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帝加封关羽为“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道光之子咸丰皇帝更是前后四次加封关羽,最后关羽的封号为“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而且加封关羽曾祖父为“光昭王”、祖父为“裕昌王”、父亲为“成忠王”,并且在皇宫中也供起了关帝神位;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帝载淳加封关羽为“护国保民翊赞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得到清室最后一次加封,称号最终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长二十六个字,可谓尊奉之至、无以复加了。
我们可以看到,从宋徽宗开始,历代皇帝对关羽的推崇不断升级,特别是明神宗和清朝历任皇帝,对关羽不断加封,最终使关羽成为远超过一般俗世帝王的关圣大帝,这一过程是很值得研究的,正是: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