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游(十三)
花港观鱼
今天准备到苏堤去逛一逛。乘坐公交车到达苏堤站,走下车来,看到路旁有一片高大挺拔的水杉林,一条小河从中流过,一座小木桥通往里面。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叫太子湾公园。我想,何不先进去瞧瞧呢,反正苏堤离得又不远。于是我便顺着小桥向里走。走不多远,有一方水塘,水很清澈,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五角红枫、菖蒲等各种植被高高低低,参差错落,青葱茂盛,非常繁密。这里非常清幽。
沿着木板小道继续往里走,来到了一处鲜花盛开的地方。黄的、红的、粉的各色花朵五彩缤纷,有三角梅、凤仙花、美女樱、金盏花、雏菊、石竹花、月季花,还有三叶草、白玉簪等未开花的。特别是月季花,有的一人多高,开满大的花朵,非常鲜艳夺目,惹人喜爱。那里有一尊汉白玉石雕塑,一位母亲左手怀抱着一个小孩,右手向外伸出,小孩的左手指向前方,从模样上看不像是中国人。我转着看了一圈,也没见有个介绍,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顺着林中道路走,在一片草坪边有一座现代建筑,没有牌子,不知叫什么。再往里,我又来到了水塘边。塘边堆着几块奇石,立着的一块上面刻有“九曜飞樱”四个字。“九曜”是天文学名词,指九种照耀的天体,有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亦称“九执”。在我国民间指金、木、水、火、土、太阳(羲和)、太阴(望舒)、计都和罗睺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飞樱”指樱花的花瓣纷飞。“九曜飞樱”是指美丽祥和的自然景色。此处有亲水平台,可以近距离观赏风光。对面有一座凉亭,也是赏景的好地方。
沿着林间小道往里走,路左边有一座白房子,叫“天缘阁”,看上去非常漂亮,树木掩映,环境清幽,房前堆叠着奇石,有几顶帐篷,正有两人坐在里面歇息。继续前行,过一座小桥,绿草丛中,树木下,有一座圆顶草亭,里面有几个游人。前面绿树葱茏,夹杂着几株红色的五角枫树,一座曲桥架在小河上,河边生长着丛丛碧绿挺直的菖蒲,开着黄色的花朵。有的游人正在拍照。
顺着小路,我转了一阵,又回到了马路边。穿过马路,沿着左侧往前走。前面有一湾水域,这里游人很多,步行的,骑车的,还有坐在旁边石护栏上、凉亭里看景的,等等。这座凉亭叫“乐水亭”,亭柱上有篆书对联“游鱼鸣禽同吾真乐,高花深柳及时清蒦”,为吴昌硕先生题写。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亭名大概来源于此吧。坐在亭中,视野开阔,静静地欣赏着湖光美景,真可谓心旷神怡。
前面不远处就是苏堤了,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游人沿着湖左侧道路往里去,我想:反正离得也不远了,先到里面去看看,出来再去逛苏堤。于是我便走了进去。过一座小桥,经过一片绿地,我来到了“芍药圃”。芍药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开着花,红的特别鲜艳,粉的淡雅,还有的周围是红的,里面是白的,多姿多彩。
往前走,溪流婉转,港汊密布,一座三孔拱石桥倒映水中,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圈,非常美观。我踏上小桥,桥石护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桥头水中有一座凉亭,掩映于绿树中。亭为六角六柱单檐攒尖顶,上悬“绾波亭”的牌匾,亭柱上挂有一副篆书楹联:“迷离杨柳花迎客,轻荫庭馆水平桥”。亭中正有几位女游客,铺着垫子,席地而坐,在享用午餐呢。不远处,还可以看到有一座独拱桥横跨于河流上。这里被称作“港道区”,由2003年新开挖的水系组成,各水系之间由木栈道相连,并与杨公堤沟通,港道边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
这时,天下起雨来了,我赶紧踏着石阶走上一个不高的小丘,这里有一座重檐凉亭,悬题有“佳凝”的牌匾。我走了进去避雨。待了不多会儿,我想:苏东坡不是说过“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吗,何不趁此时看看雨中西湖景色呢?于是我便拿出雨伞,撑着从亭中走了出来,继续往前走。路上的雨水把我的鞋子湿透了,我也不管它了,走了十多分钟,便来到了湖边。站在湖边,我欣赏着这雨中西湖的美景。雨点落在辽阔的湖面上激起无数的水泡,此伏彼起,湖中仍然有不少的游船,我想,这个时候乘船游于湖中,别有一番情趣吧。长长的苏堤一直向远处延伸到有些模糊,直到看不见;远山笼罩在白茫茫中,却还能看得出;岸边的垂柳更加葱绿,枝条垂到水面,轻拂着湖水。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景色。
从这里往东走可以到苏堤上,但已经过了一大段了,我想从苏堤的起点游览,于是便想找到来时的路走回去。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池塘边,围着塘边有一些很美的奇石,其中一块上面刻着“花港观鱼”,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正不知道往哪里去找这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无意间来到了,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这里被称为“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而这个池塘被称作“红鱼池”,为主景区之一,面积约有一公顷。池中放养着数千尾红鲫鱼和红鲤鱼,游人在红鱼池的小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鱼群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抢食饵,纷纷跃起,染红半个池面,很是壮观。在这里纵享鱼趣,人知鱼之乐,鱼亦知人之情,人鱼相悦,其乐融融。现在因为下雨的缘故,只隐隐约约可见池中不少的红鱼游来游去,但这里却是一幅好景色。池中央堆土成岛,池岸蜿蜒曲折,临池多种花草树木多姿多彩,装点着美景。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作“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后,卢园荒废,此景亦衰。清康熙帝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刻石碑建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乾隆帝做诗曰:“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富有情趣。
跨过一座小桥,来到池的东南角,这里有竹廊水榭,名为“濠上乐”,取自《庄子》濠水垂钓怡然自乐之意,也是观鱼的极佳之处。坐在廊中,欣赏着雨中景色,真让人心旷神怡。不远处有一块石刻,介绍的是“俞庄”。俞庄又叫“觚庵”,为俞明震先生晚年寓居杭州时亲手构筑的宅园。俞明震(1860—1918)是绍兴人,清末时任江西赣宁道、甘肃布政使,民国后为平政院肃政使,闻达于政界、诗界、教育界,为晚清诗坛名家,其诗作远见卓识,超凡脱俗,尤喜描摹山水清景,所著《觚庵集》传于世。1955年新建花港公园时俞庄被拆除,此为勒石以志。周围的树木真是绿得可爱,有的高大的树上开着红色的花,像是鸡爪槭。
往前走,沿湖边是一排长长的曲廊,上面被藤萝所覆盖。长廊的这端悬挂着“邀山”的牌匾,从这里可以看到苏堤上的一座小桥,正有不少游人撑着雨伞走过。稍远处,雷峰塔的雄姿映入眼帘。
再往前走,我寻找着来时的路,但不知道从哪里拐。走着走着,看到有好多的牡丹,原来是到了牡丹园,大多数的牡丹已经开过花去了,只有极少数的还开着花朵。这牡丹园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每个小区周围用竹篱护着,园内栽培了数百株名贵牡丹,有魏紫、姚黄、绿玉、酒醉杨妃、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可以想像,当牡丹花争相开放时,是多么美丽的一幅景色。长庆年间,开元寺僧惠澄自长安获得一枝牡丹携回寺里栽种,杭州自此始有了牡丹。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观鱼的牡丹园最为繁盛了,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虽然现在已过了花季,但这里的景色依然美不胜收,让人称奇,用任何的语言文字都难以描绘,只有身入其中,才得享其美。你看,这里丘阜隆起,那苍松、翠柏、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各种花木,树形特别优美,高低错落,颜色错杂,疏密得体;大大小小的山石或立或卧,分布于角角落落,走到哪里,都是一幅极好的图画,真是颇具匠心。
来到最高处,是一座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凉亭,上面悬着题有“牡丹亭”三字的匾额,是由当代著名文学家矛盾题写的;两侧悬对联“晓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东南侧坡有一平台,平台上有用黑白卵石仿梅树姿态铺砌而成的图案,平台旁植古梅一株,取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离开牡丹园,我东转西拐的,就感觉像个迷宫似的,也不知该往哪里走。走了一会,看到前面有一片水域,我以为找到来时的路了,结果仔细一看,是刚才来过欣赏雨中湖景的地方。我就沿着湖边往前走,居然来到了花港观鱼的东门口,它紧靠着苏堤。门口上方两层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但中间的牌匾还露着,上面题有“花港观鱼”四字,一看就是舒同先生的字。方门口两侧为镂空花格,花格的两边悬挂着对联,内联是“静碧轩窗聊寄傲,软红尘土竟忘归”,外联是“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折蕉花晓露晞”,均取自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诗作《蛇山》中的原句,全诗是:閒寻石涧列云扉,树影生凉怯苧衣。静碧轩窗聊寄傲,软红尘土竟忘归。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折蕉花晓露晞。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门口的南边有一座小拱桥,再往南是小南湖水域。
到这里,苏堤已经进来了一大段,我还是想回到苏堤的起点,但不愿意从这里往回走,还是想着从里面走回去。于是我便又倒回去,重新寻找路线。我在里面转着,看到路两侧有许多玉兰树,比我以前见过的高大多了,一棵棵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枝条曲曲弯弯,根系裸露在外,四处伸展,显得很古老。
接着,我来到了“印影亭”,为重檐八角亭,上面悬有蓝底黑字牌匾,两侧柱上有对联“八面虚亭春色满,四围佳气锦麟回”,字写得很有特色。亭旁有一棵古树,有石护栏围着,这是一棵有110年树龄的佘山羊奶子树,这种树比较少见,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平均冠幅5.75米,树高5米,胸围2.73米。
又转了二十多分钟,结果走到大西边去了,当我走出来时,一看,不是原来的南山路了,而是到了杨公堤的“浴鹄湾”站,我索性跨过杨公堤,来到了对面,反正是为了赏景,到哪里看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