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七绝·咏蛙》
1910年离家外出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这次离家到1976年去世,整整67个年头,巧的是主席公开发表的诗作刚好67首。
毛主席的诗词可以称为史诗。因为每每在重大历史关头,主席都有重要诗词产生,他是用诗词记录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在用诗词为历史做注脚。
毛主席用诗词的形式以真人真事记述了历史重大事件,读毛诗就是重温党史,所以有人说“毛主席诗词是学习现代中国革命史的一把钥匙” 。
我们就沿着这个思路对主席公开发表的诗词进行学习和品位,在品味诗作的同时回顾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
今天我们讲一讲主席少年时所做的一首诗《七绝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主席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写的即含蓄有趣又富有吸引力,诗中描述真实自然,充满情趣:
首句独坐池塘如虎踞,显示了青蛙虽小但自有它独特的生活空间,在他的领地内“独坐虎踞”不容侵犯。
二句绿荫树下养精神,讲青蛙所处的环境是在“绿荫树下”是一个优美清凉之处,在这里他可以“养精神”,绿荫树下修身养性、积蓄能量、增长才干。为将来做好准备。
三四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青蛙对世界的宣言书,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开口报春,满池虫儿谁都不能开口叫嚷。这句话表现出来少年毛泽东的朦胧的领袖气质和英雄情怀,敢为天下先、大英雄大豪杰形象跃然而出。
创作背景:
这是1910年秋(越有人认为是1909年)16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小学读书时写的一首诗。清朝末年曾国藩帅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武装,因此,湘乡就有2000多人被清政府封为二品以上的高官厚禄。湘乡东山小学就是为这些人的子弟创建的,这些纨绔子弟十分看不起穷乡僻壤来求学的毛泽东,他们中有些人就对少年的毛泽东冷嘲热讽,为此毛泽东就写下了这首《咏蛙》。
这首诗其实是仿写清末湖北英山名仕郑正鹄的一首咏蛙诗,郑正鹄当年到甘肃天水县做县令,当地士绅欺负他是外地人又五短身材,就让画工画了一幅青蛙让他题字,想奚落他一番。郑正鹄看出了这些当地士绅的花招,就在画上提了一首诗:“小小青蛙似虎型,大树底下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众绅士哑然。
这个背景知识,也说明年少的毛泽东博览群书,阅读量极大。这么偏门的诗词都知道,说明这个少年 没有荒废时光是真的在“绿荫树下养精神” 在积蓄能量,在为将来“做大事”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