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十七个民族之——撒拉族
撒拉族自称“Salar“(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有“撒剌“、“萨拉”、“撒喇”等不同的汉语音译。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其他民族对他们的普遍称谓,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撒拉族的族源,可追溯至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时期:突厥人的一支乌古斯部随蒙古大军西征,抵达撒马尔罕(属于今乌兹别克斯坦),而后东返故土中国,后逐渐融和了当地的藏族、回族和汉族,形成了现在的撒拉族。
撒拉族在伊宁县、乌鲁木齐市等地都有少量分布。那么他们是怎么来到新疆的呢?清乾隆年间甘肃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苏四十三起义(亦称“苏四十三事件”),原因是撒拉族内部新老教的斗争,但实际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普遍激化。起义失败后,清廷将陕西提督自西安迁至固原,把固原总兵移到河州,以加强武力震慑,防止此类事件再起,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其后便有了撒拉族人陆续迁往伊犁,其中多为参与反清起义斗争失败而被流放的人及其家属;也有起义失败后,为了躲避杀戮自行举家迁往新疆的;还有一些是为了谋生,伊犁的好气候造就了好的地理条件,因而不断有青海等地的撒拉族人民迁来定居。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撒拉族人民都积极响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撒拉族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撒拉族没有文字,通用汉字。现定居在新疆的撒拉族,除了撒拉族自己的语言外,很多人还兼通汉语和维吾尔语,还有一些人精通哈萨克语。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主要信仰。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撒拉族人的三大节日。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
撒拉族的歌有“撒拉曲”、“花儿”,舞有四人“骆驼舞”。撒拉“花儿”是撒拉族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它吸取了回族宴席曲、藏族民歌、汉族俚歌小曲的精华,再加上撒拉语的衬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骆驼舞”一般在婚礼上表演。撒拉族喜爱的乐器为“口细”,撒拉族妇女的刺绣也十分精美。
在建国前,撒拉族完整地保存着封建经济的特征,人民生活极其困苦,人口增长极缓慢,而建国后,撒拉族在政府的帮助下,人口得到增长,据《新疆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的数据,在新疆约有撒拉族3660多人,其中951人集中居住在伊宁县萨木于孜乡撒拉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新疆,约有撒拉族4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集中居住在伊宁县萨木于孜乡撒拉村,萨木于孜乡撒拉村因此被称为“新疆撒拉第一村”。关于撒拉族的人口,需要提到的是: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后的后代,根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18周岁之前由父母商定填民族(随父或母),18周岁以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民族,到20岁之后就不再更改了。基于这一点,很多人填写的其他族,所以在人口统计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定居在新疆的撒拉族,在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等方面都有了变化,如语言上向维吾尔族、汉族等借词;饮食上食抓饭、包子、馕、羊肉等;服饰方面也会穿维吾尔族风格的衣物、靴子等。新疆撒拉族与新疆其他的少数民族一起,丰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活力,为新疆特色民族风情增添了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