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老师,只抓一个“怪”字!


我的“怪”老师

山东省沂水县道托镇中心小学六年级  李晨宇

“武老师可真怪!”这就是我对语文老师的评价。他是从五年级开始教我们的,怎么个怪法呢?请听我慢慢道来——(批注:开篇点题,“怎么个怪法呢”一句既给读者造成悬念,形成阅读期待,又自然引启下文的叙述。)

武老师讲课很怪(全段的中心句,下文就是紧紧围绕“讲课很怪”来写的)。就拿上一周的作文课来说吧,上课铃一响,他就疾步冲进教室,一下子把李晨宇抓到了教室外,同学们大眼瞪小眼,教室里气氛紧张急了,站在外面的曹鹏更是瞪着惊恐的眼睛吓得浑身发抖(关联词“一……就……”的运用及反常的动作“疾步冲进”、“一下子、抓到”具体表现了老师在课堂上做法的“怪”)。这时武老师铁青着脸,手插在裤兜里,气呼呼地在讲台来回的走着,教师里空气凝固了(再次通过神态、动作具体刻画了老师的“怪”态;更加强化了读者心中的悬念,让人欲罢不能)。五分钟过去了,他的脸忽然阳光灿烂起来,首先把曹鹏领进教室,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了:“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几个大字,然后微笑着对我们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刚才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吧!”(读到这里,悬念尽解)这时同学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下,哇噻,原来是一节作文课,我们还以为来一场暴风骤雨呢!由于同学们有刚才真实的体验,这篇作文写得都很成功。(批注:该段不仅从正面、直接刻画老师的动作、神态的“怪”,而且还通过教室气氛变化和同学的表现来从侧面凸显老师的“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老师讲课怪,对处理犯了错误的同学的做法更怪(过渡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一次全班同学打扫校园景点,有三个调皮的男生用石块砸凉亭上的马蜂窝,“嗡”的一声,马蜂炸了窝,尽管这三个同学连跑带跳,头上还是“享受”了几个大包,武老师发现后,先用热毛巾轻轻的为他们挤出蜂毒,然后对他们说:“今天你们的表现理应重罚,不过我布置一个作业,如果你们完成的好,可以免去惩罚,完不成一并重罚,作业是在一周内搜集有关马蜂的知识,越详细越好。”(通过对老师的语言描述,表现了老师对学生处罚的与众不同、“怪”)一周过去了,这三个同学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一周后还真写出了一篇科技小论文,题目叫做《探索马蜂的奥秘》,内容非常的精彩,文章在全班阅读后,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还真写出了”、“精彩”、“大开眼界”表现了老师“怪”做法的出乎意料教育效果)。老师在全班表扬了他们,说他们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你别说,自从这件事后,这三个调皮男生还真变好了。

怪老师有怪办法,半学期下来,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一跃成为全镇第一名,有8篇作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全校有名的差乱班成为了全校有名的文明班。我这个讨厌语文的人居然如痴如狂地喜欢上了这门课,你说,武老师怎么这么“神”呢?(批注:再次回扣标题的“怪”字,并用具体事实表现了“怪老师”教育的神奇效果,此处若再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几个表现老师“怪”的事例,更加能深化中心的表达。)


点评:

小作者很善于选材,通过“讲课怪”、“处理犯错同学的做法怪”两个典型事例,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教育教学方法独特、有爱心、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形象;习作以“怪”字贯穿全篇,“怪”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老师的性格及言行的主要特点;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习作还采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层层设疑,扣人心弦,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性。(点评:麦穗老师)


备注:上面的习作已刊发于国家级报纸《语文报》“精批细改”栏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