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恋权“作妖”,坑死一个儿子,害苦两位大诗人

  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潼关被攻陷之后就丧失了斗志,之后就没作为。其实不然,这个70岁的老家伙对权力的贪恋非常之深,不可能轻易放弃。他在太子李亨灵武登基之后,还曾出来“作妖”了一次,坑死了一位儿子,还害苦了两位大诗人。

  安史之乱是在公元755年十一月爆发,第二年六月唐玄宗李隆基开始逃往巴蜀避难。逃跑时很仓促,仅带了一些亲信官员与皇室家属,其中包括太子李亨、十六子李璘,以及李亨的儿子李豫、李倓,大臣高适等人。马嵬兵变之后,太子李亨借口留下平叛,带着李豫、李倓北上灵武,组建他们的朝廷班底去了;而唐玄宗李隆基则继续带着李璘、高适等人前往巴蜀避难。

  七月李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之后他遥尊父亲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自己则号令天下兵马组织平叛。听闻此讯唐玄宗李隆基马上清醒了过来,瞬间灵光焕发,誓必夺回权力。于是乎,他想了一条毒计——任命十六子李璘为江陵大都督,领导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包括进去了),企图与掌握朔方、河西、陇右等北方边镇兵马的唐肃宗李亨对抗。

  之所以是说是毒计,原因在于李璘的身份特殊。李璘虽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但是他的母亲郭顺仪早逝,一直是由唐肃宗李亨抚养的,所以兄弟俩感情极深。派李璘去江南夺四道节度使的权力却非常微妙,对于江南这四道原先的节度使来说,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可以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人;又因为被唐肃宗李亨抚养的关系,也可以认为是唐肃宗李亨的人。所以兵权交给李璘两方都不得罪,这无疑让李璘获得这江南四道的兵力轻而易举。

  至于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拉拢到李璘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打亲情牌,二是激发李璘的权力欲望,有可能私下允诺他夺权之后立他为继承人。

  唐玄宗李隆基这么一使绊子,直接把唐肃宗李亨气炸了,马上着手准备发兵讨伐忘恩负义的弟弟兼“儿子”李璘。

  在唐玄宗李隆基施展毒计之前,高适曾进行劝阻,希望他以平叛大局为重,但是不听。这个高适很厉害,出身渤海高氏,这个家族后代还出了个大名鼎鼎的高骈。高适曾做过安禄山的义父张守珪的幕府,潼关保卫战的时候也是他辅佐哥舒翰的,护送唐玄宗李隆基入蜀也有功劳,后来还带军救睢阳之围,可以看得出来高适是个战略级的谋臣。

  不过很令人意外的是,从小长在深宫之中且受到兄长唐肃宗李亨溺爱的李璘,一方面不知民间疾苦,另一方面手握重兵便开始飘了。在儿子李偒等人的怂恿下,竟然起兵企图像东吴、东晋那样割据南方。这倒好,唐肃宗李亨正愁师出无名呢,遂发兵江陵。

  另外一方面高适对唐玄宗李隆基很是失望,便离开了巴蜀转投唐肃宗李亨。唐肃宗李亨素知高适厉害,马上将平叛的军队交给他。高适精通兵法,之后只是略施疑兵之计便将李璘、李偒吓得独自逃跑了,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江南。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傻眼了,没想到李璘这么经不起折腾。“作妖”失败后,他意识到南北朝廷所控制的区域除了巴蜀无一处是自己的,他这才彻底死心,乖乖默认唐肃宗李亨的合法身份,好好当他的太上皇去了。这个老家伙在此前放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处处陷害唐肃宗李亨,父子矛盾本来就很深,经历了这件事唐肃宗李亨更加怨恨他了,以后少不了唐玄宗好果子吃。

  只是可怜的李璘,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支持李璘的李白、杜甫等人,之后也遭到了政治迫害,最终怀才不遇,只能在诗歌里发牢骚。李璘的失败,源于他缺乏基本的政治素养,不清楚自己的能耐,也没考虑到大局问题。不过还好这是一个不成材的家伙,不然李亨、李璘、安禄山三股军队混战在一起,大唐永无宁日,甚至可能提早一百多年灭亡。

  可能是因为后来继任的唐代宗李豫跟这个小叔叔一起长大,从小关系比较好的缘故,在继位之后还是为李璘平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