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调查|乡村发展第一位需求是什么?

◆ 72.68%的受访户希望相关部门指导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项目支持,排名政策需求第一位

◆ 一些地方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在稳步提升,经营规模正在“扩容”。问卷调查显示,在371位种粮大户中,52.29%的大户表示将扩大种粮面积,19.14%的大户表示将扩大30%以上

◆ 对于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广大受访户依次列举为:缺乏全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带头人匮乏;生产成本上涨快;配套用地缺乏;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等

产业规划是乡村发展第一位需求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姜刚 程士华

  乡村振兴,基础是产业兴旺,关键是产业振兴。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联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农业大省安徽16个地市64个县的1142户村干部、种粮大户等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户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极大”“较大”,近半数受访户认为乡村振兴中难度最大的是产业兴旺。

  产业兴,乡村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一些乡村产业兴不兴旺,可以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度、投入产出效益比、绿色发展水平、设备技术管理先进程度等指标来衡量。基层可以这些指标为参照,科学制定接地气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

没有轻轻松松就成功的

  搞一个漂流,建一些民宿,再加一个特色养殖基地……在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村党支部书记姚有志兴致盎然地畅谈着村里近期的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的毛畈村还是个负债村,这几年通过发展葡萄酒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突破150万元。

  但毛畈村产业“三落再起”的曲折经历让姚有志不敢轻言“行”。早些年,村里投资40多万元养殖山羊,因为技术不过关失败了。此后尝试种植水蜜桃,因水土不服也没成功。四年前,村里跟城市对接种植蔬菜,因为成本太高再次不了了之。

  “总结教训后,我们尝试着发展葡萄、龙虾等特色产业,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见成效了。”姚有志说,乡村要办产业,难以轻轻松松成功,只有坚持找准路子,绝不放弃。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联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9.67%的受访户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极大”“较大”。对什么是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49.04%的受访户选择产业兴旺,选择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占比均低于20%。

  问卷调查显示,77.93%的受访户所在行政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蔬菜瓜果、苗木等经济作物作为主导产业的占6.92%,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占6.13%,工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等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分别为1.66%和1.58%。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产业仍然以传统型为主,想在市场大潮中走向兴旺,就需持续提高竞争力。

  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从2018年开始与用麦企业合作,打造优质品牌小麦基地。全村7000多亩耕地中八成左右种上优质品牌小麦,这种小麦的销售价格每斤比普通小麦高1元左右。优质、品牌、走差异化道路为这个村推进产业振兴、村民增收带来了机遇。

  三星村发展产业也走过弯路、交过“学费”。三星村党委负责人坦承,村里前两年养鹅,花数万元购买了孵化设备,后来销售出现难题,投资全泡汤了。

  粮食作物作为不少行政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规模经营呈现一些积极变化。在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和粮食价格稳步上涨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种粮大户积极性在稳步提升,经营规模正在“扩容”。问卷调查显示,在371位种粮大户中,52.29%的大户表示将扩大种粮面积,19.14%的大户表示将扩大30%以上;43.67%的大户表示种粮面积没有变化,仅有4.04%的种粮大户表示将缩小种粮面积。

  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种粮大户关正艮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水稻秧苗,深有感触地说:“前几年,受到干旱等影响,有时来不及抽水,部分田块的水稻、玉米的收成受到影响、损失较大。去年学习运用了现代种植技术后,水稻亩产量达到1400斤,破了自己的纪录。”今年,他把流转面积从去年的340亩扩大到近400亩。

  一些地方依托产业定位引入人才,助力产业兴旺。“我们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依托县域乡镇农业特色,培养引入一批黄金稻、致富藕等种植土专家。”亳州市蒙城县委书记孔祥永说。蒙城县于2017年引入种植专家建立虾稻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带动稻渔面积发展到8.6万亩,形成“虾稻共作、莲渔共养、水农共融、农旅共振”模式,催生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500余家。

数数产业振兴“拦路虎”

  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尽管各地积极统筹谋划,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但由于一些地方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营风险较大,产业振兴过程中仍有不少“拦路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受访户依次列举为:缺乏全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带头人匮乏;生产成本上涨快;配套用地缺乏;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等。

  皖东地区一位流转近600亩地的种粮大户,近年来探索绿色种植。2019年,他跟一家大米加工厂签订订单生产协议,销售了20多万斤稻谷,销售价格比市场高约0.05元/斤。2020年再次签订了协议,但因故没有执行。“种植和加工没有融合,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的附加值就不高。一有市场风险,搞不好还亏本。”这位种粮大户说,在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上,亟待有关政府部门统筹和引导。

  受访的多位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目前,村里的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一产方面,缺乏特色的主导农产品品牌,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二三产方面,产业较弱,带动力不强,经济收益不足。乡村产业发展与全产业链还有较大距离。

  生产成本总体持续上涨,制约种植养殖效益增加。亳州市涡阳县一位养猪大户反映,前一段时间,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上涨,养猪成本大大增加。养猪饲料的70%左右是玉米,玉米价格从去年的1.1元/斤上涨到约1.5元/斤。合肥市肥西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陈永龙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农资价格、人工成本均上涨10%左右。

  问卷调查显示,74.66%的种粮大户认为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上涨;87.55%的养殖大户认为养殖成本总体上涨。

  振兴人才特别是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匮乏,也是乡村产业兴旺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别山区一位村干部反映,村里发展旅游业时想通过短视频平台向外推介,但缺乏相应人才。村里这几年引进的两位大学生,受工资待遇、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都想离开。

  返乡创业接二连三,但缺乏配套用地,也是制约产业兴旺的因素之一。“这两年想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比较多,但面临用地和厂房缺乏。”皖北地区一位村党总支书记反映,2018年有位村民返村创办一家花生米厂,厂房面积500多平方米,年产值4000多万元。他准备扩大规模再生产时缺乏厂房,无奈准备外迁。经上级部门协调,盘活了村里的闲置校舍3000多平方米,才把他留了下来。

规划先行 精准配套

  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桂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业产业发展经历了从1.0到2.0再到3.0三个阶段。其中,1.0阶段,以吃得饱为目标(1978年到1990年);2.0阶段,以吃得比较好为目标(1991年到2000年),粮食生产从粗粮向细粮转化,农产品种类日益丰富;3.0阶段,以营养健康为目标(2001年以来),农业产业呈现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导,养殖、工业、乡村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多元态势。

  受访专家和多位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没有固定的乡村产业兴旺衡量指标,但一个地方的乡村产业兴不兴旺,可以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度、投入产出效益、绿色发展、设备技术管理先进程度等来衡量。当前,各地正稳步推进产业振兴,应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遭遇的新“堵点”,以上述指标为参照,科学制定接地气的扶持政策。

  坚持规划先行,把稳产业扶持政策方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68%的受访户希望相关部门指导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项目支持,排名政策需求第一位;在产业启动资金、涉农贷款和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是57.71%的受访户的需求;56.92%的人希望因地制宜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本土能人回乡发展。一些受访户还建议,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农村,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挂职。

  亳州市农科院院长刘坤认为,各地要围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做文章。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在循环农业上挖掘潜力,塑造有特色的主导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引入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

  注重分类施策,量身定做产业配套政策,确保精准到达不同类型村庄。

  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说,三星村是脱贫出列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目前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巩固脱贫成果很重要,该村当前最渴求的是产业扶持政策。他建议,各地乡村产业发展进度千差万别,扶持政策要因脱贫巩固期还是产业提升期有所侧重,杜绝撒“胡椒面”。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畅通市场供应,加大智慧农业推广力度,为农业生产“节本提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等建议,应密切关注农资价格变化趋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行为,建立补贴和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相关联的联动机制。当监测到生产成本上涨到一定幅度时,给予产业经营者相应补贴,减轻因成本上涨带来的负担。同时,各地应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推广使用高效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破解要素制约,精准为产业兴旺排忧解难。姚有志、阜阳市临泉县城关街道西王寨村党支部书记郝智勇认为,各地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的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而面临融资难;有的没有致富带头人导致产业发展难有起色;有的缺乏产业用地导致项目难落地。建议系统梳理资金、人才、土地等产业发展“痛点”,强化乡村振兴顶层设计,打通产业兴旺“堵点”。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35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