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十万明军精锐惨遭失败,是因为分兵的缘故吗?

整场萨尔浒之战,明军除了总体兵力优势,士兵作战素质、武器质量都不占便宜(虽然拥有比起建州部先进的火器,但在仍旧唱主角的冷兵器方面,建州部的武器非常精良)。再加上不熟悉地形,天气恶劣,武将相互争功等因素,明朝从天时地利与人和一个都没有怎么可能赢。虽然有浙兵与川兵参加,但也架不住周围队友出卖,最终造不成任何战略影响(没办法,川兵浙兵厉害不代表明军厉害,他们拼尽全力了)。

而直到浑河之战结束,建州叛军同川兵与浙兵这两支劲旅的交换比为1:3-5左右,按骑马与砍杀来讲就是用1个4级兵换3-5个5级兵,而且这些5级兵没法补充,在战略上是可以接受的,更不用谈算上其他歼灭的明军。可见在战争机器的完善方面明朝一方明显准备不足,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一场打全面战争的准备。但这场战争还未结束,只要认真点就能赢(而且会很轻松) ,而至始至终明朝就没有端正过战争态度,最终一败涂地,蚂蚁最终扳倒了大象,而且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二中的一场中原王朝被在综合国力上比自己弱的势力击败的战争。第二场就是甲午,而失败原因全是在对战争的态度上。

看似明军各种失误惜败,既有战术失误,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战斗力太差,没有一路能抗住一天而且都是被歼灭,而统帅战术也没有错,十几万大军是不可能一路前进的,而看似如何壮烈其实女真伤亡不过两千人。在之后半年陆续对叶赫女真,察哈尔蒙古,朝鲜接连发动战争也证明了女真损失极小,古代战斗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战斗意志,八旗主力女真,能达到伤亡超过五成而不退,明军两三成就会出现逃跑,农民军只有一成。

萨尔浒狭长山林地形,加上浑河泥泞,骑兵在这种地形展开不了的,明军在萨尔浒野战已经顶不住后金的野战冲击力了,老奴5天消灭了5万明军,还是2天赶路3天砍人,自身损失估计不超过1万,没几个月又能动员5万人继续整活,这战损比差距反应出来野战能力差距很明显了。

这种地形不得不分兵,连努尔哈赤5万人运兵都运了两批,但他有险要可以做据点集结兵力。明军却必须长驱深入,无所依靠的行军,而且其道路远比努尔哈赤长。如果明朝方面把9万兵押在一路,那还不是2万2万的先后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萨尔浒之战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军事策略问题,而是没有做到“分进合击”策略里的合击。其直观原因就是马林行军拖沓,杜松未能如期与马林合兵,导致杜松因惧失期而渡河冒进。这十万战兵是各大军区精锐了,将也是最猛的将,可以说,这些就是大明机动兵力的极限了,输了以后攻守异形,短期内再也没有能力进攻后金了,怎么可能影响不大。

萨尔浒之战最大的问题是精锐野战部队被打光了,明再无能力与建奴野战,攻守形式彻底转换。建奴挟一战之威滚起了雪球,收服野人女真,炫耀武功压制朝鲜,与喀尔喀,科尔沁达成同盟,彻底尾大不掉。萨尔浒之战只是个开始,松锦之战才是满人对明朝致命一击。松锦大战前,关内明军吊打农民军,李自成之流的半只脚已经踏进地狱了,局势不算崩,松锦大战时,清军在关外全歼了明军九边主力,明军战力丧失殆尽,关内的农民军才起死回生,明末乱世才算真正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