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天下爱书者的心思大抵相同,一遇到好书如遇佳人,都想一睹为快,占为已有。我爱书,更爱读书。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说:“宁可无肉无竹,不可无书不读。”我小时家里人多劳少,十岁多由速成识字班转到小学二年级上学,格外热爱读书。但手头的书少得可怜,只能鸡零狗碎去读。为了多读书,我和邻居伙伴常借书来读。为好借快还,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读。上学期间,向人讨借来《创业史》、《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暴风骤雨》等大本小说一一速读。越读越觉知识贫乏,越想多读书。一日无书可读,就有食无味、睡不宁之感觉。走上工作岗位后,月资34元,交给父亲20元,剩下的钱,省吃俭用,积攒多了就去买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巴金的《家》、《春》、《秋》三部经典,鲁迅的《呐喊》、《孔乙己》、《祥林嫂》等独本,《古文观止》、《全唐诗》、《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废都》、《莫言文集》以及外国名著《红与黑》、《静静的顿河》、《卡列尼拉》、《列宁在一九一八》等等名著都先后上了我的书架,自己有了书,总愿推荐给朋友去读。随身一本书,有暇即去读。退休后,逢雨天,钻进书屋,一杯清茶,一本书,没人催逼,没有叨扰,窗外雨声唰唰,屋内翻书沙沙。书受宠,人获益,不亦乐乎!
十年文革,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专家、学者被批斗,举国上下,斯文扫地,暴力横行。“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有罪”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泛滥,经商办企发财,读书守法受穷,“读书无用论”成风。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四化建设急需人才,人们把送孩子上学读书看得比命还重要。择校、补习之风屡禁不止。社会进入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早日实现“复兴梦”,多次反复强调读书、学习。他说:“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干部要上进,我们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发奋读书,不断上进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读书至上的士大夫习气。马克思说:“无知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说苑》一文写到“少而好学,就象在初升的太阳下走路;壮而自学,就象在正午的阳光下走路;老而好学,就象点燃蜡烛走路……”不言而喻,人人都应快快来学习、来读书!
那么,如何来读书?有士曰:“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端正思想认识很重要。古人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可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经验应鉴。结合自己几十年读书、自学的体会,认为读书应坚持做到三要:一要“博杂”、二要“量大”、三要“有所选择”。要真正读出味道来,还必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甚至手到!
先说:“博杂”。读书好比吃食物,不可有“偏食”之毛病。多而杂才会营养丰富、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读书要达到多而杂,不仅要以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书藉为主,又要读自己所喜爱的大师们的作品,还要博众长,读一些名家各派之书。大家都读曹雪芹固然不错,但曹雪芹绝不应代替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更不用说唐、宋那些千古绝唱,元、明那些话本杂剧。不要去褒李太白而贬杜工部,人为设置框框。同时,亦应读一点通俗的历史、政治、经济、哲学著作,也可读读名人传记等等。那怕“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也比不知不解强。头脑里多贮存一些“索引”,需要时好去查找资料再来读书。所谓”阅世要深”、“ 涉猎要广”其意如是也。再说读书要“量大”。“量大”是对速度而言。要勇于“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既然无心去钻研故纸堆,去当研究某朝某代历史的专家,又何必去做史实考证、及至去弄懂每一掌故、每一注释的来龙去脉?年轻人读书求快,不必苛求“一目十行”、“ 过目成诵”,切忌“跳”着读,而要恭恭敬敬从头读到尾。要珍惜年华,多读书,读好书。“莫等闲,白了少半头,空悲切”。最后谈谈对书籍的“选择”。读书要讲究质量,这就要慎重“选择”。读书,同样是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还能得乎什么?所以“选择”读书很重要。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列祖列宗都为自己的后辈儿孙留下了“书山”、“书海”。当你走进图书馆、藏书楼就有一种“浩如烟海”的可怕感觉。怕没有用,沧海之水,各取一瓢。人的生命、精力都有限,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紧张,可供选择的文艺手段日趋多样化,这就要促使我们在宝贵的时间里,有选择地去读一些好书。不要“研读”,应多“涉猎”去读。切忌“硬读”、“死读”。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在无形中、不言中,故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之诗句。要多读、多想、多用,就会自富、自强、自立!读书,正在成为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尚风气,我们要切实落实总书记的教导:“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胡汉新:陕西武功人,退休干部,年逾八旬。酷爱文学,从上学至今,利用空闲所创作的诗词、散文、小说在《县报》、《咸阳日报》、《陕西日报》、《华商报》、《陕西文学界》、《陕西文学》、《延河》、《西安文理学院学报》、《长安学刊》等刊物发表五十多篇。2018年创作歌颂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实散文《路的情缘》获武功县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