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顾凤霞:【中国诗史的里程碑 ——读著名学者诗人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

中国诗史的里程碑
——读著名学者诗人鹏鸣的

《中国诗歌史略》

作者丨顾凤霞   编辑丨鱼儿姐姐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笫一部《中国诗歌史略》;

这是五千年来唯一的一部《中国诗歌史略》;

这是填补了中国诗史空白的里程碑的《中国诗歌史略》;

更是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

翻开《中国诗歌史略》,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们小的时候,老祖母将我们搂在怀里,一边用手抚摸着头,一边对我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其中,那些好听的歌谣总把那些好听的故事串联起来,什么“罗敷夸夫”,“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老祖母的故事亲切感人,而那些歌谣,也就朗朗上口。从此成为小孩子炫耀聪灵的资本。

还有,当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想一想,中国诗歌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那是从小到大,方方面面的教导和熏陶。可以说,我们中国人是在诗歌的熏陶中长大的。诗歌,是我们的国粹,也是像水一样供我们随处饮用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中国人,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从精神上互相依托信任的强大动力。

鹏鸣的这部《中国诗歌史略》,首先他以诗人的一身傲骨,诠释了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他以人格打造历史,以一腔诗人的情怀、学者的睿智、作家的敏感,使华夏文明在这里一展丰姿。至此,这部恢弘壮阔的巨著包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以大量的素材,收集丰富知识经验,以多方面的人文事物为线索,写灵动的山水画面,写岁月变迁,写人事情感的复杂变化。写中国诗歌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高度凝聚了传承文化的精髓。

这部《中国诗歌史略》的格局尤为顺畅精炼,简洁高雅,气势磅礴, 恢弘壮观。他以深邃的想象空间,集体生动的描写,为全书铺陈了一条坦荡的思路。作者的笔调总是牵引读者的视线,在你捕捉意境灵感的同时,心灵深处,也跟随着作者的笔,激情震撼,诱发强烈的共鸣。全书借用诗文化这条主线条为线索,贯穿古今,将华夏历史,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从中,那含蓄优美的语言,质朴婉约的风格,洒脱穹劲,激扬壮丽,使“中国诗歌史略”,尤显清晰透明,高雅脱俗。

这是一部带有浓重民族色彩的鸿篇巨制,他的意义尤为深远。这标明,诗歌的历史也是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看得出,从远古到如今,是伟大的人民,以奋斗不息的精神,谱写时代的辉煌。“史略”的内涵,记录了历史的进步,凝聚着人们的艰辛;《中国诗歌史略》的诞生,对弘扬爱国精神,以及后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标志着中国诗文化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诗歌,是人类发自心底的强音。《中国诗歌史略》这本书,以明朗清晰的笔调,质朴真诚的话语,有特色、有情趣、有生活、有节奏的反映古典中国的情调。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其中,特别是人物的刻画,综合时代变革,再现了诗人社会的理想和追求。更广益的说,他不仅仅代表诗人。由此,使我们从最捷径了解华夏,了解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也感悟深刻的哲理智慧。

从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里面读人生,诗人是世界上最善于自我沉淀的泥沙,他们不管是在繁荣奋起的富国,还是在卑微沦丧的异邦,心灵永远是纯净的。他们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强音,震撼着时代幼稚的心灵,总能让人们在安逸中感受一丝疼痛,在绝望中看到一丝黎明。至此使人,积极奋进,不低头,不懈怠!

诗歌的源头在古老的西秦,自打第一声调子喊出来,那不同的笔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诗歌流派,就开始以一曲曲,酣畅淋漓的舒怀绝唱,为民族大厦的崛起,注入精神能量。

诗歌的历程,从诗经到楚辞、到晋汉、到唐宋、到明清,作为中国的国粹一步一步艰辛,是杨威,或是哀愁,都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诗人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他们对周围的知觉总是敏感于心灵。他们从来不受世俗的困扰,依然以一腔正气,讴歌生活。

《中国诗歌史略》令人感动的地方实在很多很多。不管大的环境,还是小的细节,都包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所有的点睛之处,包括歌、词、诗、赋,都通过赏析的形式,加以细致的解读与评述。所有录入本籍的诗词作品,都是解析诗词艺术的标本,有着深刻的哲理性。

从这本《中国诗歌史略》的含量捻估,鹏鸣为了完成这部大作,所付出的艰辛,不是轻易能够想象的到的。从整体结构的铺陈、材料的筛选,以及诗词的解析,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超人的智慧。学习这部著作,收获绝对是多方面的。

这部《中国诗歌史略》,是目前世界上,只有鹏鸣才有的独家之作,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价值,从最根本上,诠释了中国诗文化在文化领域中居于高端的地位。所以,诗歌的存在价值也代表着社会的存在价值。对沉淀中国文化向健康方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所以,《中国诗歌史略》的意义已完全打破了格局的限制。

我们从博大精深的诗词学问中,感受古文化的魅力。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诗歌史略》的精华之所在。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歌的源头从西秦开始,从六世纪到十一世纪,前后五百年,收录三百零五首,其中《小雅》中,还有六篇属于笙诗,也就是有目无词。《诗经》被分为三个部分,即《风》、《雅》、《颂》。《风》指的是地方色彩的音乐,也就是风土歌谣。《雅》,指的是正统的,典范的音乐,用在正经场合中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庙宇祭祀方面的音乐。孔子在《论语》中说:“吴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的乐正,对《诗经》的流传,起到推动作用。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古代男女恋爱的情景,互赠爱情信物,羞怯逼真的表达。

屈原:

《楚辞》脱胎于楚地歌谣。秦汉时期依然有人传唱的《大风歌》、《越人歌》、《垓下歌》等等,都属于楚歌。不歌而诵的那种为之“赋”,也就是楚辞。后人说它是楚文化的产物。他的诞生,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

《离骚》,古人解释大致为,离、愁之意。是屈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屈原的生活经历,有明显强烈的政治色彩。

鹏鸣在《中国诗歌史略》中都有详细的评论解析。在这里,我只澄清诗歌史略,并不是粗略的说明,特别这里他以精致的笔调,再现了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从而,中国诗歌步入一个新的起点,以《九歌》为例,“骚体诗”的出现,打破原来诸如《诗经》固有的格式,以清新自由的面貌,出脱成长。

西汉诗赋:

在《楚辞》的影响下,汉代文人从事新的创作。这里有模拟楚辞的传统风格,也有从楚辞中脱胎成长的新文体。对于楚辞和汉代新兴的辞赋,当时人们都叫“赋”,或者“辞赋”。虽然不加以严格区别,到底性质上有所不同。楚辞(骚体诗),有散文化的因素,但仍是一种感情热烈的抒情诗。所谓典型的汉赋,已经演变为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成为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比如西汉前期政治家贾谊的《吊屈原赋》中有这样的诗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汉乐府的民歌:

有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是第一次集体深入反应下层民众的艰辛和痛苦。他以生动活泼的手法,激情澎湃的感情表达,奠定了古诗叙事的基础。《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都属于这一类。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罗敷夸夫。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我们从《中国诗歌史略》中,首先学到的是中国诗词方面的丰富知识。这部巨著,首先为读者铺陈的是中华诗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浓郁的乡土气息,从最根本上道出诗词文化的厚实。
东汉中后期的诗赋:

东汉著名的传统大赋,在文笔的表现手法上,更具细致完美。著名的大赋,有张衡的《思玄赋》、《应闲》,《二京赋》、《南都赋》等等。

东汉中后期,小赋的兴起,那种短小的赋篇,不仅完全可以以抒情为中心,还可以反应时代的脉搏。他寓意深刻,哲理丰富。

建安诗人:

汉献帝时期,以曹操父子为首的建安诗人,形成一个庞大的诗人方阵。可以说,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以诗情抒发胸臆,将中国诗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曹操的四言诗,可谓声情并茂。其中有《短歌行》、《龟虽寿》,家喻户晓。其子曹丕,也是个出色的诗人。曹子建,才思敏捷,七步为诗。他的《洛神赋》最为著名“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日出朝霞,荷出绿波。”遇景生情,发挥超人的想象。

诗人王粲,以一曲完整的《登楼赋》在历史上投下自己清丽的魅影。

所有的解析,都是按着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思路非常敏捷清新。在汉代诗赋的进化和转变中,鹏鸣投入了大量的笔墨,以刻画人物励志为主,进行了论述分析,为了寻得一丝重要线索,鹏鸣不惜假设推敲,使诗赋在转变的过程中,更加明朗化,实际化。诗歌的韵律更为代表时代的心声。
陶渊明:

西晋覆灭后,镇守建业的琅琊王司马睿称帝,从此晋王朝称为东晋。这便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所在的朝代。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去世,二十九岁出仕,几经坎坷,四十一岁时,彻底辞去官职,隐居田园。致此,他给后人留下诸多不朽田园诗作。“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出民家生活的朴素和美好。他的诗歌,以浪漫的田园情调为主,形象生动的引领诗歌思维,向乡土靠拢。从而,陶渊明的形象,成为哲理性极强的乡土文学的代言。
唐朝诗歌:

一个经济文化全盛时期的中原大国,文化舞台上涌现出大批诗人学者,以他们的诗才和魅力,征服华夏几千年。

诗人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进士,少年得志,家事富豪,性情豪迈,后因与朝中某些人不契合,被陷害入狱,幽愤而死。他的诗歌突破性极强,他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人格主张,以强烈的不平态度,反对腐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蓬莱。”表现短暂的生命,建立不朽的功勋。

他的诗歌,气概豪迈,大气磅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孟浩然和王维,他们笔下山水意境,超凡脱俗,以生气盎然的洒脱之风,在现盛唐的风采。

王之涣、王昌龄,写出登高瞭望的意境之美,和边塞风情的博大壮丽。

李颀、崔颢、高适、岑参,无不从他们的诗句中,体现他们远大的人生报复。

李白、杜甫、白居易,天生的骄子,虽然饱尝世道的心酸,但仍然以诗人的一腔赤子情怀,讴歌山水,讴歌人性,讴歌天赐和美好。

韩愈的诗崎蛐险怪,孟郊的诗穷愁困苦,历史上称为“韩猛诗派”。

刘禹锡、柳宗元,从他们的诗歌中,感受到的,自然意境的美,后世无极!

唐朝时期,诗界名家很多,鹏鸣用大气恢弘的巨笔,萧洒写实的手法,铸就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史诗。我们不仅为而“诗”而感慨。诗人的著作是诗本,诗歌本身就是经典,而诗人尤为经典。

鲁迅著有《中国小说史略》,鹏鸣著有《中国诗歌史略》。书名虽相仿,但前者是经典,后者是新著。两种史略的分类虽然不同,立意却是相同的:探究总结文化历史之结晶,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之精神。整部诗歌史略逶迤缠绵,洋洋洒洒,融贯于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所收录及点评的诗歌和词赋丰富而匀实,有老少皆知的经典,也有鲜为人知的洞藏,丰实了中国的文学经络,充实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意义重大的而深远——
北宋词人:

晏殊,字同叔,临川人,少年得志,进士出身。他的文学特色是题材比较狭窄,基本上没有超出唐代以来文人固守的诗文范畴,写伤怀没落之类的诗词,很是得心应手。比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今日就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见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意蕴单薄,感情柔弱。只是他的诗词语言技巧很高,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独领风骚。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寒的家庭,受父亲的影响,发奋读书而入仕,他的名作很多,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出诗人那高逸旷达的精神境界。“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南宋词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使诗人的情感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加之时代变迁,打破了原有生活的宁静。作为才华出众的李清照,玩味诗文,写了许多悲凉伤感的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临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
元代诗文:

元代初期,主要是以南北作家两个群体的不同创造为多,其中大体以北方作家那雄旷豪健的风格为主,体现了北方民族文化素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活力。这和民族地域有直接关系,北方民族大多性情豪放豁达,而南方人则幽婉细腻,更注重艺术的打造。

到了元朝中期,随着社会制度优越,社会环境的好转,从诗人的诗作中,体会到一种“盛世之音”的味道。

元代后期,诗文和杂剧、散曲一样,作家对世俗生活兴趣的增长和人生欲念的袒露,使得传统诗文艺术规范不能满足抒情写志的要求,而引起审美观念的变化。虽然依旧笼罩着浓郁的复古思潮,实际上,并不受复古之人的束缚,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果说关汉卿,王实甫一类文人是被蒙古统治者抛出政治轨道,那么元代后期的的作家就有所不同,他们甘愿留恋与市井繁华,在这里反而找到人生乐趣。

每到一处,鹏鸣列举了大量的人物事例,根据人物与社会,人物与人物与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多彩多变的视角,展示复杂多变的中国历史。随着笔调的起伏,那些坎坎坷坷的诗文化发展历程也就活脱再现。从诗人看世界,无疑,有着充满沧桑的疾苦。
明代诗人:

吴中是元末东南地区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明代初期遭受惨烈的破坏,因政治原因被治死的吴中名士就有十多人,这不仅造成吴中文学事业的极速凋零,而且使许多幸存者惶惶恐惧。在被致死的名士当中,其中就有元明两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人高启。

高启,字季迪,号青丘子,常州人,他结交甚广,志趣远大,明朝初期,应召赴南京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他博才多学,非常有才气,后来朱元璋任命他为户部侍郎,他巨官不做,归隐田园。朱元璋认为他不肯合作,与朝廷作对,就借用苏州知府的一个案子,把他杀了,他才三十九岁。
清朝诗人:

钱谦益,字受之,他在明末就是有名的诗人,官职礼部侍郎。到在清初,依旧为礼部侍郎。但是他不愿意为清朝的官员,不久就因病辞职,和反清势力保持联系。他的诗歌主要把唐诗的华美修辞、严整的格律与宋词的理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地位身份都很高的士林领袖,向世人表述自己的时候,对于诗中呈现的自我形象也经过理智的思考来找到恰当的姿态。他在《十一月十六日召对文华殿——》之十中道:“破帽青衫又一回,当筵歌舞任他猜。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想尊作党魁。明日孔融应变去,当年王式悔轻来。宵来吉梦还知否?万树西山早放梅。”

王世禛,王世禛,字贻上,号阮亭,别号于洋山人,山东新城人。

顺治十四年秋,他在济南参加一次名士集会时作了《秋柳四首》,此诗一出,大江南北遍为传送,打动了许多文人的心。“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至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到了顺治十五年,他就中了进士,后来迁至刑部尚书。他的《带经堂诗话》道:“旅病萧条绣佛前,云山浓淡欲寒天。梦回却忆湖南寺,暮梵晨钟已十年。”

少年得志,因何写出如此沧桑的诗句。表现十年时光走在科举的道路上,对现实的觉醒和无奈。

我们从诗人的实际生活中,看诗人的命运,看时代的命运。从诗人诗作中听时代的音符,那是一个活脱脱的世界,他有血有肉,用铁骨铮铮生命之笔,勾勒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轮廓,清晰而透明。

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是诗文化史,是人物史;也是华夏文明一脉相传的沧桑史;更是人类里程碑的诗歌发展史。
清朝后期的诗文:

明显的,带有奋发激扬的情绪,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新老更替的年代。但是,诗歌出自诗人的一腔真情,永远都散发着积极能量,即便是沧桑悲壮,也是美!“史略”当中,依然以人物生活,社会矛盾相结合来论述。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梁启超的《太平洋遇雨》:“一雨纵横亘二州,浪淘天地入东流。”

章炳麟的《狱中赠邹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就在梁启超大肆渲染提倡“诗界革命”思潮的同时,一个在诗歌史上称得起重要人物的黄遵宪,也正以饱满的热情,提倡诗歌名目“新诗派”。他的诗歌通俗自由,带着十足的民国学子漂洋过海的风尘情调,虽艺术价值不高,但总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此,使中国古老的诗歌风味有了向白话诗歌靠拢的感觉。

鹏鸣的笔调总是围绕着诗人、诗歌、诗情捕捉大量的事实信息;每一个时代,都有精简出来的亮点,让人看了绝没有那种生硬的欣赏哪一部分的感觉。那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描述,概括性的论述,最容易让人加深记忆,发挥联想,从而达到欣赏和收获的目的。

这部《中国诗歌史略》里,有好多大家熟悉的诗人,有的福阔高官,有的博彩特长,,有的平庸含蓄,而他们的诗作,都在不同性质的感染着人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这部巨著,在铺陈格局的时候,采用了从细微处入手,按着时空进展顺序,使整部作品徐徐展开。从一个中心点走到另一个中心点,总是驰张有序得衔接,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曲蜿蜒不断的河流,委婉悠长,延续不绝。

这部巨著,是由一些经典的富有代表性的细节构成,他的文化取材,每一处都那么经典,都那么有魅力。特别是看来不起眼儿、不熟悉的地方,当你细致的琢磨起来的时候,都那么有知觉、有味道,乃至于点点滴滴的评赏,舍不得落掉。

这部巨著的知识含量极高,他统领中国历史文化的命脉,同时也触摸中国历史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脉搏。它的价值,不光在诗词理念中有存储的地位,特别在哲学开悟、理论观念、道德艺术等方面,也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这部《中国诗歌史略》还包含了浓郁的戏剧性,也就是在人物刻画的技巧上,写出南腔北调,故去新来的韵味。这样就丰富了他的赏析价值。这中间,既表现了诗词格调的高雅,又展示了他纯洁朴实的俗美,最具雅俗共赏的价值。

回顾历史,在每一个阶段都似乎有这样的立足之境。我们从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都看到一种来自文化进展情况的收获总结。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总结,总是代表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跨越所带来的知足感,他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弘扬、奋进。在诗歌的传承有违历史的今天,诗人们面对的问题,依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诗人低于时代,还是诗人与时代脱轨,总而言之,需要理顺的,还是一个延续思路的问题。

鹏鸣的这部《中国诗歌史略》,实际上是用精湛的语言和渊博的哲思高度论述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精髓,并加以畅然情舒,省略的是冗杂,保留的是精华。这部史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国粹”级的经典之作。它收集了华夏文明最坚固的精神实体,凝聚了华夏民族以美而论道、论法、论德的高尚理念。诗歌在中国,不光是富贵阶级津津乐道的上品,或是文人志士的体面标志,更是平民百姓借以抒发心智情感的流露。他的艺术价值,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是诗人作家、所有热爱文化生活的必读之作。

自古以来,诗人都有闪亮的风骨。鹏鸣以他诗人的铮铮傲骨,铸造了举世无双的人间巨著,他的精神和他的著作,以及'鹏鸣现象',也将像刮过历史的一缕春风一样,融入历史文化河流中,畅流不衰。

诗歌,也因之,树起了一座伟岸的金字塔;

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也因之,创造了华夏文明的里程碑......

图片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顾凤霞 ,内蒙古赤峰市人,1966年出生,文学编辑,自由撰稿。处女作《出嫁》,发表于《峰华》。

关于开通《三秦文学》公众平台

热点话题栏目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各位老师、各位文友:

自2018年10月起,平台将推出热点话题栏目,大家可在本通知后留言你最关心的话题,平台将选出关注最多的话题作为下一期话题。被选中的话题,将作为同题征集作品,大家可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及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文体不限,主题鲜明即可。

《三秦文学作家群》所有成员可对同题作品发表评论,每期选出一篇优秀作品,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奖金50元,获奖者稿费正常发放。提出话题并被选中者,奖励10元。

平台第一期话题为《当我们老了……,投稿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请大家踊跃投稿。

特此通知!

三秦文学公众号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谢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刘马陵

       张云峰  王敬军     心    语

春不风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