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谢东升:【变 迁】(散文)

变 迁

散文/谢东升
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情结,渴念襁褓中的无忧,怀念儿时的烂漫,思念少年的无知,感念青年的优柔,体念壮年的雄劲,牵念暮年的儿孙。
1973年农历2月12日清晨,暮霭渐渐地隐去,太阳缓缓地爬上了山岗,在一名农村接生婆的抚慰下,母亲忍受着一阵阵疼痛,艰难地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嘹亮的啼哭声响彻了整个村庄。那就是我——被外婆戏称为刷把扎个头的瘦小子。
在我还不更事的时候,父亲就转业到徐州供电局彭场变电所工作,家中只有我们孤苦伶仃的母子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白天母亲参加队上的农业劳动,晚上就给我讲天上的嫦娥玉兔和她自己编织的童话故事。母亲一生不识字,但是我的童年却是在母亲的童话中长大的,从小母亲就给我灌输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四岁那年,母亲带着两个幼小的妹妹一起去了徐州,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寄养。我随心所欲尽兴玩耍,外婆迈着被裹得变形的小脚,时刻跟随在我的左右,成为我唯一的保护者。七十年代中期,苏北盛传着大地震的谣言,外婆更是担心受怕,夜晚不敢进屋,睡在秫秸搭成的防震棚里,幼小的我时常被噩梦吓醒。外婆总是把我搂在怀里,轻轻地拍我入梦:“不怕,有外婆在呢”。我睡得格外恬静。有一年下了三天二夜的雷暴雨,雨水把沟堑都填得满满的,第四天天空陡然放晴,外婆望着明亮的太阳,激越地抚摸我的头说:“这下可好了,乖儿又可到屋外玩耍了。”
那时的农村生活还是非常艰苦,家家户户依靠拾拣麦田里的秸秆或树叶生火做饭,饭桌上大多是些山芋稀饭、山芋煎饼、黑咸菜之类的食物,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小孩吃得胃里直泛酸。我六岁那年,来到离家两公里的乡小学读书,每天早晨背上当裁缝的姨妈用碎布拼制的书包,里面装的不仅是书籍文具,还有中午的一顿午餐,走起路来一颠一颠打在屁股上。有时几个小孩一起疯跑,那时就梦想有一个黄军用书包,再也不用因为淘气而损坏包带。在读小学的日子里,每天往返在油光闪亮的羊肠小道,晴天还好,下雨的时候可就遭殃了,要光着脚丫行走在泥泞中,把方帮蓝布塑料底鞋放进书包里,害怕淋湿损坏了,那可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
1986年12月,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一天,父亲来到学校找到我,并领我到街市买了一身蓝色的运动套装和一双酱色的平绒高跟布鞋,告诉我以后不用上学了,他正在办理退休手续,由我顶职到他所在的单位上班。上班?天哪,我可是个中学生呀!过这村就没这店了,父亲的语气不容辩驳。作为家中惟一的男孩,甚至还没来及与老师和同学道别,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我离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
报到那天,天空下了第一场雪,到处银装素裹,出奇的寒冷。我打了个寒噤,父亲问我冷吗?我说不冷,就是有点凉。当我和父亲踏进拥挤而又温暖的车厢,乘车走到城郊的一座小镇时,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高楼,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奋不顾身地晃动到车窗边,将脸紧紧地贴在车窗上,胸口扑扑乱跳,激动地告诉父亲:俺大,好高的楼啊。其实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极为普通的二层小楼,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乡上只有粮管所建有二层楼,而且楼梯搭在楼房外侧,是用钢板制作的,踏在上面一颤一颤的,上下了一次楼,半天也缓不过神来。
当一路颠簸之后,我终于踏进新沂这座小城。在我的印象中,供电局二层黄色的拐角楼是伟岸的,用钢管焊接、铁丝编绘的大门是宽敞的,冲门的微波塔是高耸入云的,我憧憬着很快就要融入其中,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将在这里度过了,不禁潸然泪下。
1996年1月,我和爱人结婚时,居住在局院内的一间9平方米的单身宿舍,后来局里规定婚后就不准占用单身宿舍。1998年7月,经过我多次软磨硬蹭,一位同事终于答应将一处长期闲置的福利房转让与我,虽然只有30多平方米,但是仍然让我兴奋一阵子,毕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后来,儿女也先后读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我又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幢两层小楼,虽然没有多大的装潢,毕竟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后来我把乡下的父母一同接来,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情结,我也一样。四十多年的光阴一晃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我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迁。那林立的高楼大厦,那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那连成一片的高新开发区,那市民脸上荡漾的幸福笑容,不是最好的例证么?

文中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谢东升,男,1973年3月生,江苏省新沂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国网新沂市供电公司。1996年起发表新闻、摄影和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中国电业》《国家电网》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幅),与他人合作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人物传记《生命之光》。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新华日报》特约通讯员。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大漠孤雁 刘旭平

     秋日私语  谭文群  长青山人

冯   彪

本期责任编辑:鱼儿姐姐

扫码

关注我们

获得

更多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