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张会鸽:【泥峪沟游记】(散文)
三 秦 文 学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泥峪沟游记
作者:张会鸽 编辑:谢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突然很怀念当驴友时爬山钻沟的那些日子,自由,惬意。于是,在艾草萋萋、粽子飘香的端午假中,和爱人约了几个驴友,一路谈笑着向秦岭泥峪沟进发。
绵延的青山中间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车子沿蜿蜒的泥峪河逆流而上,阵阵清风不时从车窗外飘进来,河床中形态各异的石头让人百看不厌,赏心悦目。同行的一位向导说,泥峪位于宝鸡市眉县和西安市周至县交界处,属秦岭的第十七个峪口。峪内有龙潭、双龙洞、仙人墓、石门一线天、石林等,风景不错。
车行至龙潭,向导指着左上方一开阔的洞口说,那就是双龙洞。细看,一股股清泉溅着白色的浪花自洞内喷涌而出,在下方形成一泓清澈幽深的潭水,甚是好看。男士们总是喜欢寻密探幽的,他们一蹦一跳跨过河床中的大石块,又手脚并用攀上巨石,去找寻泉的源头。也许是在城市待久了,女士们总要带了几分矜持,几分羞涩,她们坐在光滑的石头上,或纤指戏水,或托腮赏景,没有返璞归真,却在沉稳中透出含蓄之美,在青山绿水奇石的映衬下,也别有一番韵味。
继续前行,是一个四周砌着嶙峋怪石的简陋的农家乐。很显然,那石是主人刻意而为,却与近旁的农舍、小树林、猕猴桃园、土豆苗相映成趣,更显自然。不远处,一道用木板和树干搭建成的木桥横在河道上。河道里茂密的芦苇似乎散发出粽子的清香。想到粽子,就觉得馋了,饿了,刚巧淳朴热情的主人招呼我们入座,一股浓浓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不由得就想起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一个开阔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块标记着“泥峪石门遗址”的石碑。据相关资料记载,三千多年前,古公亶父为了打通南原进出南山的通道,硬是在泥峪修栈道、凿石门,其精神难能可贵也。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古公亶父率军作战、驰骋疆场的豪迈气魄!
泥峪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忽而左,忽而右,在山里随性地奔跑,灵动着,又可爱着。在它的陪伴下,我们顺着驴友踩出的足迹缓缓前行。通往深山的路时而平坦宽敞,时而陡峭窄仄,时而曲径通幽,景致也在不断变换着。空气里弥漫着艾草浓郁的味道和雏菊淡淡的清香,一只漂亮的彩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山里的黑树莓、山茱萸、蛇莓、野核桃等,都会引起我们这些山外人极大的兴趣。哪怕是一粒红彤彤诱人的蛇莓果,都会令我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经过一棵开满白花的树下时,馥郁的香味儿迎面扑来,“好香啊!”大家不约而同停住脚步仰头观望,伸长胳膊把花枝拽到鼻尖处,拍照留念,我却情不自禁在心里默默地诵读着席慕蓉写给自然的那首美丽的情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也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处陡峭的石壁处,听说这就是古栈道,须得身子贴住栈道才能通过。因为脚疾我不能再多走,索性让驴友们继续前行,而我和爱人则下到河床中。川道中凉风习习,两岸山势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好多古树造型神奇,美得纯粹,美得自然。坐于山涧中大石上,一股股清泉于石上或缝隙间流过,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不正是诗人笔下“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吗?我抬头看看爱人,他也和我一样静静地坐着。我们相视一笑,不说话,感受着岁月静好。
“嗨,快上来!”是驴友喊我俩。手拉手上到石壁处,我们开始了返程的路。向导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仙人墓的风景,说里边有道光年间的石碑,又提到某某同事游玩时,碰到石碑、石头上的铭文,总要停下来仔细琢磨、研究一番。这让我想起叶广芩在《青木川》中写到的那个不辞辛苦、近乎于痴愚,却最终在老林里找到了蜀道遗迹,找到了唐代公主唐安墓冢的小伙子——钟一山,让我想到了秦岭里那条承载着历史因而更显神秘的傥骆古道,以至于返回的途中,我一直带着神秘感,在脑海里猜测和描摹着那仙人墓中“仙人”的仙风道骨,还有那石门一线天独特的造型和气势非凡的美。
从泥峪沟回来,我总在想,旅途中留一点缺憾其实也挺好的,因为它给了我足够的想象空间。就像人生,不可能事事完美,只要我们有一颗接受不完美的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生活,那么,未来的每一天都会阳光灿烂。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会鸽,女,咸阳市作协会员,武功县作协会员,教育工作者。作品曾在《咸阳日报》《秦都》《宝塔山》《作家摇篮》等报刊上发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期导读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主 编:岭南鱼(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崔启昌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姜建洲 毕廷娟 霍文宝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水云天 唐桂英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期编辑:谢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