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禹碑")
经过二个月的辛苦,居然把全文译出,本人也未想到。文中内容之珍贵,实在惊人。这是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文章,也是夏代最早的一篇文献资料。能译出此文,欣慰之至!
七十七字完整译文如下:
承帝夏脉,魅痟仆御,州痛永殪。
禹破渊门,脊躬娄沙,北置弇臿,
奠取汲溉,为舞岳麓。昶泉去,
操丧见发,瑶来求附。家弃祀离,
楚崇率姒,裹盛桴徒,葬稽堂祈羕。
南蜀莽盲,久质畏苗,焕册莫罪,
宁朋永非(疑)!
碑文详释:
承帝夏脉。
承帝二字没说的,前人已经译出。第三字“夏”,懂甲骨文的都知道,“夏”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虫虫,虫子出来就是夏天了。这第三个字,头上二个触角,背上的翅膀,肚子上的纹路,不用说的,就是虫,就是“夏”字。第四个字,如羽毛左飞右飞,这是脉字,又是派字,如对族谱有点研究之人,当对此二字当较熟悉,宗族延续,就是派、脉,这二个字,古时是一个字,没有偏旁,是永字对称翻个个。永则水长流,反则分派。
此句是说承继大禹的夏代。
魅(mèi)痟(xiāo)仆御。
第一个字,左从鬼,右从未从九,所以是个魅字。第二个字,左床右肖,是为痟字,是为头痛病或消渴症,亦为鬼。古人对疾病的理解不比今人,有病即认为鬼緾身,魅为纠緾痟为鬼。第三字左从人,是仆从的仆。第四字不是卿,是“御”,这个字原意是驾车,在这里是抵御、防御,就是帮大禹在这挡鬼。
此句是说大禹生病,替他值御,帮他驱鬼。
州痛永殪。
州痛二个字比较好认,痛字从病从用,不多说。第三个“永”字,此永非永,是永字下用多了二道长长弯弯,此长长弯弯念弱,这个字意是永弱,复合字,就还译成永吧。第四字是“殪”字不是“登”,意思是死了。
此句是说禹死九州悲痛。
禹破渊门。
这第一个长得象人脸的字是禹字,这个字上面象云一样的是刀旁。仔细认来,非禹字莫属。第二个字是“破”,没有石字旁,字形是皮,字意是破。古字多只认半边。第三字渊也是没有三点水,门字无话。
脊躬娄沙。
第一字是“背”字还是“脊”字,认不准,但背字常见脊不常见,是脊字的可能性更大。第二字左弓右身是为躬字。第三字下边从女,上面如山二重,是背篓的篓字,没竹头。第四字沙仔细看看就认出了。
北置弇(yǎn)臿(chā)。
第三字弇,字意是覆盖,遮蔽。臿是铲子,弇臿就是举起的铲子遮蔽了天,形容工程规模很大。
奠取汲溉。
奠取二字不难认,第三字汲,下面从水,上面从手,字形很难认,勉强认出。第四字为溉,没有三点水的。这个字,下面拖出,就是水浪之形,是为溉。
为舞岳麓。
此四字均不难认,点明后细看就是。
以上一段文字,是记述大禹功绩。一是破龙门,二是通河道,三是引水灌溉。据说渊门有好几处,最大的是河南的龙门。治水成功后,庆功会在岳麓山举行。
(bù)昶(chǎng)泉去。
第一个字,病字头,步字底,意思是复病也。昶的意思在《说文解字》里是日长,有个字典解释是白天长,我认为错了,说文讲日长,应当是指日子久了。泉字和益字很象,这里是泉字。第四字去字很少见,很难认,是去是弃考虑多日,最后认为是去字。
此句是说禹旧病复发,迁延日久,终于去世。
操丧见发。
操丧,操执丧事。见发,将发而未发。此二字在谢东凌收藏的玉版上也有见。
瑶来求附。
第一个字“瑶”,字形里没有王字旁,指的是瑶族之民,故译文中加王字旁。附,归附,依附。
家弃祀离。
弃家离祀是大事,这一句指的是瑶民还是禹之宗族?不甚了了。
楚崇率姒(sì)。
楚是指湖南,崇是指在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的崇山。看来禹是死在崇山了。相传舜流放苗民领袖欢兜于此山。姒,这个字可极难认,大禹及后代都姓这个姓,相传是舜赐给禹的。在绍兴大禹陵附近,姒姓后裔,自大禹起已传至今146世。
裹盛桴徒。
裹盛就是将禹盛装收敛,桴是木筏。此句是说将禹裹以盛装,用木筏运送。
葬稽堂祈羕。
第二字要说一下,此字从龙从匕,是为稽,当然是没有偏旁的稽,指的是绍兴的会稽。大禹死后的葬地,在这里得到确认。堂是祭祀用的,相当于家庙。看来当时为禹专门修了享祭的建筑。羕的意思是水长,此字从永从水有长的字样,所以是羕字不误。
以上这一段文字,讲述了大禹死后迁葬的全过程,过去学术上一直争论大禹死在何处,葬在何处,这下全清楚了。
南蜀莽盲。
湖南之南,古时称之为南蜀?
久质畏苗。
质,质问,疑问。禹征苗后,看来苗人不大服气,总找禹的不是,所以害怕苗民。
焕册莫罪。
焕,本意是火光,第二个字是门里一个出字,念册,字意与册相同,册是记录,史册。光照史册,不能给禹加罪。平定三苗是大禹干的,苗民肯定想给禹加点罪名。
看来夏代就有了册,可惜年代太久,没有传下来的。
宁朋永非(疑)!
最后一字不排除是“疑”字。
此句意为永远不要非议大禹!
这最后一节,是讲为什么要刻这块碑,就是让人永远记住大禹的功绩,不可非议他。
白话译文:
继承夏帝之血脉,为帝值御驱鬼魅,九州悲痛永远的逝去。
禹辟开渊门,弯着脊亲自背负沙篓;在北方组织工程,铲子举起遮蔽天地,奠定了汲水灌溉。治水功成,在岳麓跳舞庆贺。
旧病复发,天长日久,禹终于去世。正在准备为禹发丧之时,有瑶民请求归附。
抛弃家园,离开祖祀,在楚的崇山,率领姒的氏族,将禹盛装裹敛,装在筏上迁徒,葬在会稽,修了堂,祭祀禹,为他祈似水之永福。
南蜀莽莽蛮荒之地,担心苗民总是借故生事,故立碑炷册不得加罪,息宁旁人永远之非议!
西安谢子展2011年8月24日译完
《禹王碑》宋嘉定年间摹刻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镌石崖壁,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未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1935年建石亭护之,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 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 、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的“镇山之宝”。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
禹王碑(根据史料记载)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苍古难辨。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4字。
关于禹王碑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韩愈、刘禹锡诗作,但二人并未实地考察过。亲见亲摹其碑文的,是南宋时的何致。南宋嘉定五年(1212),何致游南岳,遇樵夫导引至藏碑处,始摹碑文。何致过长沙时,刻碑于岳麓山峰。明嘉靖十二年(1533),潘镒剔土得碑,遂摹拓流行于世。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碑文主要记述大禹治水之功绩。西安碑林、绍兴禹陵、云南法华山、武昌黄鹤楼等处,均以此碑为蓝本翻刻。
传说故事
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镌立着一块高1.84米、宽1.40米的大石碑。碑上镌刻 着77个宇。字体奇古,有如龙蛇行走,恰似蝌蚪拳身。传说这是为纪念大禹在岳麓山治水的禹王碑。相传,大禹来南方治水,以岳麓山为营地,带领长沙先民,斩恶龙、斗洪水,终于将洪水治好。长沙先民欢欣鼓舞,感激万分,纷纷要求在岳麓山顶上,立碑为大禹治水记功。大禹十分谦虚,不肯答应,但长沙先民执意要立,否则就不放他回北方。大禹只得答应,却提出了条件:碑文要刻得奇古,如天文一般,百姓不能相识。于是,长沙先民派来最好的石匠,将大禹提供的77个字样,全部镌刻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
过了几百年之后,有天早晨,一位云游四海的老道士路经岳麓山头,他在石壁下好奇地停下脚步,面对着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考证辨认起来。从早晨一直到傍晚,认出了76个字。老道士兴奋不已,正要考证辨认最后一个字,忽然他感到脚下冰凉,好像被水浸了一般。他低头一看,只见自己正站在水中;他再回身一望,洪水就要齐天了。他吓得面无人色,一下把所有考证辨认的碑文全忘记了。此时,就见那洪水也随着他的忘记,一下子全退了。老道士望着退去的洪水,想着那刚才的景象,心凉胆颤。他想,这一定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于是,下山通告全城:禹王碑文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否则洪水淹天!
传说是美好而又离奇的,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它并没有动摇文人学士考释碑文的信心,多少人为其花费了毕生的心血。原碑石于1212年(南宋嘉定五年)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后来才摩刻于岳麓山头,故又称岣嵝碑。明代杨慎、沈镒、杨时桥、郎瑛,清代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杭州曹锦炎、株洲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
许多考释者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禹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千古奇碑至今说法不一。
相关信息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近来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 余吨的巨石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字。因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其拓本三年仅识得三字。
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就发现这块巨石疑似禹王碑,该石有一不规整两虬相交平面,向中微凹,面上有不规整的纹饰,明显可见人工凿痕。因无人辩识,巨石被一农户砌房时砌进了墙体。
直至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南岳衡山寻访“禹王碑”,加上南岳区文物管理处旷光辉老人多年的跟踪考察,才有了这次重大发现。
六月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多次组织文物专家到衡山考察论证,通过实地考古鉴定证实,这块巨石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的环境与史料吻合,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对禹王碑遗址采取了紧急保护措施,开展禹碑原址、原碑的进一步确认工作,整理破译禹碑文字,积极着手将禹王碑遗址申报为文物保护对象。
书法碑贴
斗绝三千丈,人间第一碑。淋漓难染笔,泛滥昔乘欙。
水涸山无恙,天荒石自支。文应摹史颉,名或署工倕。
禹王碑
淮雨模糊否,湘云缭绕之。字奇非没字,辞妙禁题辞。
虞夏书多缺,周秦篆已卑。横空盘硬语,对此忆韩诗。
(西沤试帖辑注卷下)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镌石崖壁,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未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1935年建石亭护之,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统志》载:“岣嵝衡山主峰也,故衡山亦兼岣嵝之右。”《明史地理志》载:“县北有岣嵝,衡山之峰七十二,在县者凡七,而岣嵝回雁二峰为最着。”《湘中记》云:“岣嵝山有玉揲,禹按其文,以治水。”而在《南岳记》中说道:南北朝的《粹玑录》云:“萧齐高祖子烁,封贵阳王。时有山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献之王。王宝之。爱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
相传大禹父亲鲧被尧选中治水,采用造堤绳坝的办法治水,达九年之久,不但没有把水患治住,水患反而变大。舜继位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察看,他发现鲧治水不力就把鲧杀于羽山(今山东郑城东北)。舜又根据四方部落推举,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继承父业,开始头七年治水也没有取得成效。但他顽强不屈,一方面与老百姓一起凿山挑土,一方面找治水良法。一天,他治水来到衡山,舜说黄帝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藏在衡山上,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却无人知道。大禹治水心切,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他便睡在山峰上几天不起。直到第七天晚上,他梦见一位长胡子仙人,自称苍水使者,授与他金简玉书藏地密图。醒来后他按照密图寻找,果然找到了这部书。他抱着宝书日夜细心研读,求得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大禹按照书上指点,率领众百姓凿山开石,疏通壅塞,把危害百姓的洪水引进江河,归顺大海。大功告成后,大禹把金简玉书送回原来的地方,仍用盘石压盖起来,并在岣嵝峰上刻了一块碑。后来,人们就把大禹杀白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王碑”。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禹碑附近有禹迹蹊、拖船埠等。禹迹蹊在岳麓山顶,禹碑左方山口,相传禹王开山疏河,道经这里,故名禹迹蹊。上面山坳叫拖船坳,也叫拖船埠。此坳杂草丛生,都顺山坡方向偃披,形如拖船压倒之状,冬枯春荣,年年如是,谓大禹拖船过岳麓山所留痕迹。既然禹碑摹刻于宋嘉定年间,此种传说,应属附会。
有关禹碑的记载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早在唐代,韩愈、刘禹锡就有诗咏禹碑。韩诗云:
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
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刘诗云:
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其实,两人均未见实物,但唐代即有禹碑的传说是无疑的了。明末岳麓书院山长,人称嵝山先生的吴道行着《禹碑辨》曰:
考《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此禹碑之所从来久矣,历千百年无传者,道士偶见之,韩文公、刘禹锡索之不得,致形之诗词。宋嘉定壬申(1212),何致游南岳,遇樵者导引至碑所,始摹其文。过长沙,转刻之岳麓山顶,隐藏三百馀年,至明嘉靖癸巳年(1533),潘太守(镒)搜得之,剔土塌传,朝野始复睹虞夏之书。
从上述文字可知禹碑来源之大概。但对禹碑的真伪历来众说纷纭。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记述何致在南岳发现禹碑时说:
何过长沙以一献连帅曹彦约,并柳子厚所作书般若和尚第二碑……曹甚喜,牒衡山令搜访。令报云:柳碑在上封寺,去冬雪多冻裂,禹碑自昔人罕见之。反疑何取之他处以诳曹。
但岳麓山之禹碑刻自嘉定间无疑,禹碑石岩右有古刻两通,字迹隐约可辨,其一为“大宋嘉定神禹碑刻成“乐舞增光”宋张之才钎。”据此禹碑镌刻近800年,实属珍贵古迹。旧志说禹碑“色相斐蕤,神色焕发,岳麓之奇,当无最此。”
明代学者杨慎曾释碑文,其释文为: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明崇祯进士、长沙知府石公荫《登禹王碑憩望》诗云:
为觅神碑夏后铭,丹梯陡绝屡回经。
禹王碑
危峰拔地雄南楚,远水蟠天漾北溟。
渺尔城寰犹列俎,飘然身世此孤亭。
九洲何处罡风吐,环现空疑拱万灵。
显然,此诗对杨慎的释文表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空疑之感。白杨慎释文后,又有明代沈镒、杨时桥、郎瑛,清代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杭州曹锦炎、株洲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许多考释者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禹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楚庄王三年(前611)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刘先生认为岣嵝碑所用文字为夏代官方文字,早于商周金文。这种文字到战国末期逐渐消亡。秦汉文字改革后,绝大多数文人无法识读了。加上内容南楚方言,又多通假,字体又采用对称型装饰手法,更难辨认。刘志一花费10年心血破译此碑文,其译意与《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所载楚庄王灭庸的过程大同小异。刘的成果得到了中国先秦史学会专家们的肯定。无论将来另外的考释结论如何,刘先生的释文都能成一家之言。
面东而立,据古时记载源出衡山南岳,是块令人扑朔迷离的瑰宝、古今称颂的名碑,刻于紫苍色石壁上,高1.84m,宽1.4m,9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计77字,每字直径约16cm,字体奇古,如行走龙蛇,似蜷身蝌蚪。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碑文进行注释,但因凡人不识“天书”,释文难免附会,如何解释此古今聚讼,有赖于考古专家的进一步发掘。文物部门很重视此碑的保护,于1935年建碑亭护碑,现已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贺山则认为:郭沫若在杨慎造禹碑的问题上,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属于业内人士说了外行话。众所周知,造字是需要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的,不是谁想造字就造得了的,武则天造字失败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天下谁能与武后相比,他造的字能让天下读书人认可吗?离开具体时间具体环境,即使是造出的字,也是无意义的,也不会流传的,文字是需要约定俗成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到具体事情上,竟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思维方式太单一了吧。顺便说一句,禹碑的文字是后人造不了的,杨慎是破译禹碑第一人,功不可没。他的释文如下:
杨慎禹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由于杨慎所处时代的局限,当时他还未见过甲骨文,他手头的古文字资料又不多,正遭贬在云南保山,所以有些字他释得不准,或有错误,都是难免的,我们不该苛求古人。笔者在古今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尤其是在杨慎释文的基础上,我才得以完成破译禹碑这一工作。我的释文如下:
[禹王碑]释文
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
洚矢发,沮恒往行,三河
飞涌。北过冀而奠,姒若
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
水庐弗长,往求永定。
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
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
衍昌。衣则食备,万邦皆
宁,疆无漾漭。
重现南岳[1]
近日,湖南衡山福田乡云峰村一民宅的墙壁,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湖南各媒体纷纷报道,砌在该墙壁中的巨石初步判定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难道被封在墙壁里的巨石就是被文物保护界认为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三大瑰宝的禹王碑?它的碑文上究竟记载着怎样的内容?这个禹王碑母本能否印证人们对它的传说?
发现者旷光辉认为禹王碑真身在农户墙壁中
上周,记者与跟踪该碑多年的南岳区文物管理处旷光辉老人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该碑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自己在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在南岳衡山云峰寺下的望隐桥旁边看见了这块巨石。
旷光辉老人说自己是搞文物管理的,看到这个巨石很特别,所以就仔细的考查了一下。这个巨石形同一颗大桃,高2米,桃右有字5行,每行13字,桃左上端有字3行共12字,合计77个“蝌蚪文”,该巨石上的字数、位置与《南岳志》关于禹王碑的记载相符,而且形同长沙岳麓山的“禹王碑”。所以旷光辉老人一直怀疑该碑就是禹王碑的母本。
旷光辉老人说,当时他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该碑很有可能是禹王碑母本,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在此后的数年里,旷光辉一直很关注这块碑。1996年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的一户农民,要在此建房子,被旷光辉得知后,他特意去给该农户讲了文物法关于文物保护的内容。但当时该碑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该农户还是在碑所在的地方建了房子并且把该碑砌进了墙里。
直至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到南岳衡山寻访禹王碑,这块被旷光辉老人跟踪多年的“禹王碑”,才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碑已经成为墙体,所以根本无法识别,后经屋主同意,墙体终于被拆开。这个被认为是“禹王碑母本”的碑终于重现在人们的面前。
但令所有人遗憾的是,原本有77字的禹王碑现在已经无法看清。原来由于建房的需要,碑身已经被打碎了一部分,有65个字也跟着被打掉了。剩下的12个字也几乎无法辨认。禹王碑的真容,究竟什么样,在此刻又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禹王碑在宋朝谜一样地消失了,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宋代嘉定年间的复制品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刻》,该碑唐代还在,韩愈、刘禹锡还曾为此赋诗歌咏,但从宋朝以后就谜一样的消失了。
而随之替代的是岳麓山的禹王碑,该碑是宋代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至1233年)由南岳衡山岣嵝峰摹刻而来的复制品,距今约800年历史。因衡山至今未发现史传的禹王碑真迹,因此,该碑就成了惟一最古老的禹王碑蓝本。
该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相传碑文内容是讲述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洪水淹没,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洪水的感人事迹。
相传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古名)立下了石碑。由于禹王碑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石刻,所以历代学者对禹王碑都十分感兴趣。相传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识得3字,除此之外,至今无人能识,也正是这个原因,碑文内容至今还是谜。
专家否定巨石就是“禹王碑母本”的说法
旷光辉发现的禹王碑是否真的就是“禹王碑母本”呢?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曾去现场考察的湖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江文辉。
江文辉告诉记者,他们当时的确也把墙体拆开,而且也看到了墙中的那块巨石,但是,他们并没有看清上面的字迹。不论是用水冲、用布擦都无法识别上面的字迹究竟是怎样的。
最后,专家们还是用拓片拓了一些碑上的痕迹,准备拿回去与岳麓山的禹王碑对照。但令人遗憾的是,所拓回来的拓片也无法与岳麓山的禹王碑对上。而且,专家们在现场也并没有发现任何蝌蚪文,甚至没有看到任何的字迹,大部分都是划痕。
江文辉告诉记者,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刻,它的意义非常重大,80年代,旷光辉发现时,也曾有专家曾去考察,但也没有认定该碑就是禹王碑。
“我们即使在碑文上找到一两个能够对的上的文字都算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我们并没有找到,可以说连一个清楚的字迹都未发现。惟一与禹王碑相近的就是它的位置。该碑的位置与史料上的记载很相近---在南岳。但不能因此而认定该巨石就是禹王碑的母本。”江文辉说。
延伸阅读
禹王碑内容的释义仍未能达成共识
禹王碑的内容如“天书”难释,人们对于禹王碑的说法,历代也各有不同。据史料记载,自明代嘉靖年间,许多学者就对禹王碑的内容十分好奇,杨慎、沈镒、郎英、杨时乔等人对碑文都有释文,但都相去甚远。大部分的释义也只能成为一家之言。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杨慎和当代学者曹锦炎、刘志一的释文。其中,流传比较广的当得属明代杨慎的解释。如今岳麓山的禹王碑也采纳了这个注释。
杨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状元,明世宗时任经筵讲官,博览群书,当时推为天下第一。他对禹王碑的释文是: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大意是叙述了大禹接受舜帝的治水任务后,日夜奔波于三山五岳之间,疏浚大川河流,赶走猛兽蛟龙,治理好洪水,让百姓从此安宁生活的功绩。
但当代学者曹锦炎认为,禹王碑不是大禹纪功碑,而是古越国祭南岳衡山的一篇祭文,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其父越王在南岳上祭山的颂词。
而株洲的刘志一则认为,禹王碑为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衡山发现失踪千年的禹王碑[2]
6月20日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先后几次组织专家到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对一块巨石进行考古鉴定,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郭沫若钻研3年仅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的“镇山之宝”。但从宋朝以后,就谜一般地消失了。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