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不到的18度,让丹东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达不到的18度,让丹东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一座城市,因为供暖达不到18度,丧失千亿投资的机会。
最近,家里暖气一直不热,白天最高的时候,温度也只能达到15-16度,晚上只能达到12-13度。这样的温度,属实真的很冷。 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很火爆全网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奶奶在电脑城,问好几家商户要一杯水,结果都没有人理会,最终在一家店面里,老板亲自给了奶奶一杯水,告诉奶奶坐下来慢慢喝。不想老人竟然带着孙子带来了一单20台电脑的单子。那些不长眼睛的商户也真是悔的直拍大腿。可对于一座城市的管理也是一样。倘若有思乡心切的企业家,决定投资家乡回报家乡的意愿,却因为牵线人的一句话:家乡这暖气太冷了,而断然放弃投资,这对于这个地方是不是一种损失?
供暖,是东北这里冬季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考量着职能部门的能力水平。商人投资第一是要看赚不赚钱,第二也是要衡量投资的环境,服务配套一系列的方面的问题。
在我看来,民生不仅仅是牵手一个个千亿的投资大项目,而对于百姓切身可以感受到的供暖,恰恰也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因为是每一个老百姓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天天都会用到的。今年,丹东的供暖普遍不好,如果是少数极个别的问题,那可以单独解决,但如果是大面积的不热,那就一定是这系统出了问题。冷是很难熬的,一年有五个多月都是供暖期,这么冷的日子怎么过?况且这些居民是一分不少的缴纳了取暖费的。
达不到的18度,让丹东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当下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跟落后的监管执行力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冷暖都放在心上,当个事儿办。不要敷衍,不要拖延,让在丹东的人,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在丹东的幸福感,才会有助于丹东的和谐和稳定。当人人都爱家乡,愿意为家乡代言的时候,丹东自然也成为投资的风水宝地,想不来丹东投资,行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