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阳“大山所”,明代设在丁字湾东侧的海防要塞 2024-08-05 20:39:27 丁字湾,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在明清时期,这个海湾要比现在热闹的多。当时,丁字湾海阔水深,不仅即墨的金口是有名的商港,莱阳的羊郡、海阳的行村也繁华一时。后来,随着水文条件的改变,这些港口也都逐渐成为了历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古代,商业上的繁华,也使得丁字湾成为了军事上的重地。明代为了加强海防,在半岛沿海设置大量卫所,其中在丁字湾区域就防御极严。在湾口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千户所。西侧为雄崖所(现在即墨境内),东侧为大山所。两者彼此呼应,严防倭船入内,保障金口、羊郡、行村等地之安全。 (配图均为大山所周边风光)在丁字湾东西这两个千户所当中,现即墨境内的雄崖所的知名度相对较高,而现海阳境内的大山所,外界了解相对较少。本文介绍的重点,就是这个“大山所”。雄崖所和大山所,均以地形而命名。雄崖所建在海崖之上,而大山所建在“大山”之旁。所谓“大山”,就是大山所旁边的一座山的名字,“所”以“山”名,因为叫做“大山所”。 大山所如今是烟台海阳市辛安镇辖下的一个村庄。从辛安镇驻地到大山所村,有一条沿着缓坡前行的道路。沿着这条路走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视野当中会出现一座山头,山头东侧是一片红瓦房屋,那里就是“大山”和“大山所”。这条道路是南北走向,而它实际上正是在古代“大山所”城的中轴线上建立的。沿路向南,到达大山所村口处时,差不多就是原来所城北门的位置;而从村口走几百米,可以到达村里的社区服务中心和广场,那里则是古代所城的“十字街”的位置。 胶东沿海卫所在城池建造上,大同小异,通常设四门(有的卫城、所城只有三个门),东门西门之间的东西大街,长约一里;南门北门之间的南北大街,长约一里,中间交叉的地方,就是十字街。官署、祠堂等建筑,大多在此附近。在《山东通志》的记载当中,大山所的城墙也确实是周长四里。沧海桑田。听当地老人说,大山所的城墙大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拆除,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当初的痕迹。在十字街附近,也并没有太多的标识。不过有趣的是,笔者探访大山所时,在十字街口看到了一家名叫“洪武批发超市”的商店。虽然这里的“洪武”很大可能是指的老板的名字,但多少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明朝的历史。 根据史料的记载,大山所其实也并非洪武年间设立,而是迟至明中期的成化年间。《海阳县志》载:“大山备御千户所,设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直隶都司。设正副千户6员、百户10员,领守城军 62人、守墩军6人。”大山所的村志也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为防御倭寇入侵,在近大山处设大山备御千户所,由官府委派位、宣、张、王、陆、龙、马、佘等八姓千户来此驻守。其后代发展成村,命村名大山所。后相、李等姓相继迁来定居。”大山所村规模较大,最多时约千户人家,有王、宣、相、李、张、陆、于、韦、赵 、迟、宋、姜、周、盛、刘、崔、包、甄、邵、孙、吴、潘、郑、陈、高、杨等二十多个姓。其中王、宣、相、李、张等5姓人口较多。也就是说,明代军户的后裔,在村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在村里没有找到太多的古迹,村里一些热心的老人建议笔者到旁边的大山上看看,或许可以找到感觉。笔者依言而行,沿着建设风电时修建的道路走到山上。随着地势的升高,视野也不断开阔,走到一半时,南面之黄海,西面之丁字湾,东面之大山所,北面之海莱内陆,都可收入眼底。在古代的武器装备条件下,于大山之巅布置防御,可以控扼方圆数十里之形势。古人选址眼光之高,可见一斑。不过,进入清代之后,随着卫所的裁撤,大山所也从千户所城变成了一个普通村落。建国后,大山所曾经成为同名的大山所乡驻地。但到了2000年,大山所乡合并至辛安镇 ,这里又复归为一般村庄。明代金戈铁马的往事,如今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是在军户后裔们修撰的族谱里,才会找到些记载。 赞 (0) 相关推荐 即墨雄崖所村一座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2017年9月16日,天晴空气清新,温度20度以上,能见度佳. 雄崖所村位于青岛即墨市丰城镇最北部,即墨市东北方向约45公里处,地处丰城镇北7公里处的海滨.雄崖所村隔海与海阳.莱阳咫尺相 ... 从设卫所御倭到开海通商 2021.01.25 星期一 郭泮溪 今天青岛沿海一带,还保留着一 些有特点的地名,如鳌山卫.灵山卫.浮山所.雄崖所等.这些"卫"和"所"多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 ... 胶东游记:丁字湾跨海大桥之步行体验 连接在海阳与即墨之间的丁字湾跨海大桥,不仅是胶东半岛南部的一处重要交通孔道,同时也是一道靓丽的地标风景.很多朋友都喜欢到大桥附近打卡,而笔者对它也是情有独钟.平时只要到海莱即交界处探访,就算绕路,也总 ... 胶东游记:参观即墨金口天后宫,曾见证丁字湾辉煌的地方 "天后宫",是一种在沿海地区很常见的传统建筑.大凡渔民和商船较多的地方(港口),古代一般都会建设"天后宫"供奉海神妈祖,以祈求出海平海.在胶东半岛,青岛.即墨金 ... 胶东半岛南部有不少跨海大桥,丁字湾和长会口就是例子 在新的国道体系当中,编号为G228的国道,北起辽宁的丹东,南到广西的东兴,是一条滨海公路.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G228国道在半岛范围内有相当长的一段.沿着这条国道自北向南行驶,基本就是从莱州湾到胶州湾 ... 地处白沙河和丁字湾交汇处的麻姑岛,很受钓友们的青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胶东半岛,赶海和海钓是两种很常见的海边活动方式.这两种活动既可以有精神上的愉悦,也能有物质上的收获,因此在民间有很多的拥趸. 相对而言,赶海的地点比较固定一些,通常都是在海岸线附 ... 浅谈明代斗彩天字罐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众所周知,明代斗彩天字罐在古代瓷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说元青花是瓷中霸主,那么明代斗彩天字罐就是瓷中帝皇.现存的十几件明代斗彩天字罐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里,在民间的明代斗彩天字罐可谓是寥若星辰.即 ... 西单过去原来是个丁字路口? 1953年,西单路口西侧,旧刑部街.报子街东口. 一提西单,家喻户晓.西单宽大的十字路口,也是重要交通枢纽.很多人并不知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这里还是个丁字路口,朝西向没有大街,只有并行的两条小土 ... 用丁字扳手直接插扣里,直接砸就行。 用丁字扳手直接插扣里,直接砸就行。 吴宣仪穿丁字体操服秀奶油腿,不愧是“人间尤物” 吴宣仪被称为"小杨幂".参加<创造营101>出道.凭借着高颜值走红,她拥有着盛世美颜,笑容治愈.身材热辣,大长腿很吸睛.因为吴宣仪近日参加活动,穿着比较成熟性感.于是很 ... 丁字型回封板的涨停打板技巧(图解) 一.概述 丁字型勉强回封是怎么样的?它其实指的就是:个股在受到利好消息刺激,个股在早盘以接近涨停价开盘,随后封板,但在盘中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开板,股价虽然仍然能够回封,但是封板却并不牢靠,勉强的回封涨停 ...
丁字湾,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在明清时期,这个海湾要比现在热闹的多。当时,丁字湾海阔水深,不仅即墨的金口是有名的商港,莱阳的羊郡、海阳的行村也繁华一时。后来,随着水文条件的改变,这些港口也都逐渐成为了历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古代,商业上的繁华,也使得丁字湾成为了军事上的重地。明代为了加强海防,在半岛沿海设置大量卫所,其中在丁字湾区域就防御极严。在湾口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千户所。西侧为雄崖所(现在即墨境内),东侧为大山所。两者彼此呼应,严防倭船入内,保障金口、羊郡、行村等地之安全。 (配图均为大山所周边风光)在丁字湾东西这两个千户所当中,现即墨境内的雄崖所的知名度相对较高,而现海阳境内的大山所,外界了解相对较少。本文介绍的重点,就是这个“大山所”。雄崖所和大山所,均以地形而命名。雄崖所建在海崖之上,而大山所建在“大山”之旁。所谓“大山”,就是大山所旁边的一座山的名字,“所”以“山”名,因为叫做“大山所”。 大山所如今是烟台海阳市辛安镇辖下的一个村庄。从辛安镇驻地到大山所村,有一条沿着缓坡前行的道路。沿着这条路走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视野当中会出现一座山头,山头东侧是一片红瓦房屋,那里就是“大山”和“大山所”。这条道路是南北走向,而它实际上正是在古代“大山所”城的中轴线上建立的。沿路向南,到达大山所村口处时,差不多就是原来所城北门的位置;而从村口走几百米,可以到达村里的社区服务中心和广场,那里则是古代所城的“十字街”的位置。 胶东沿海卫所在城池建造上,大同小异,通常设四门(有的卫城、所城只有三个门),东门西门之间的东西大街,长约一里;南门北门之间的南北大街,长约一里,中间交叉的地方,就是十字街。官署、祠堂等建筑,大多在此附近。在《山东通志》的记载当中,大山所的城墙也确实是周长四里。沧海桑田。听当地老人说,大山所的城墙大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拆除,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当初的痕迹。在十字街附近,也并没有太多的标识。不过有趣的是,笔者探访大山所时,在十字街口看到了一家名叫“洪武批发超市”的商店。虽然这里的“洪武”很大可能是指的老板的名字,但多少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明朝的历史。 根据史料的记载,大山所其实也并非洪武年间设立,而是迟至明中期的成化年间。《海阳县志》载:“大山备御千户所,设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直隶都司。设正副千户6员、百户10员,领守城军 62人、守墩军6人。”大山所的村志也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为防御倭寇入侵,在近大山处设大山备御千户所,由官府委派位、宣、张、王、陆、龙、马、佘等八姓千户来此驻守。其后代发展成村,命村名大山所。后相、李等姓相继迁来定居。”大山所村规模较大,最多时约千户人家,有王、宣、相、李、张、陆、于、韦、赵 、迟、宋、姜、周、盛、刘、崔、包、甄、邵、孙、吴、潘、郑、陈、高、杨等二十多个姓。其中王、宣、相、李、张等5姓人口较多。也就是说,明代军户的后裔,在村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在村里没有找到太多的古迹,村里一些热心的老人建议笔者到旁边的大山上看看,或许可以找到感觉。笔者依言而行,沿着建设风电时修建的道路走到山上。随着地势的升高,视野也不断开阔,走到一半时,南面之黄海,西面之丁字湾,东面之大山所,北面之海莱内陆,都可收入眼底。在古代的武器装备条件下,于大山之巅布置防御,可以控扼方圆数十里之形势。古人选址眼光之高,可见一斑。不过,进入清代之后,随着卫所的裁撤,大山所也从千户所城变成了一个普通村落。建国后,大山所曾经成为同名的大山所乡驻地。但到了2000年,大山所乡合并至辛安镇 ,这里又复归为一般村庄。明代金戈铁马的往事,如今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是在军户后裔们修撰的族谱里,才会找到些记载。
丁字湾,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在明清时期,这个海湾要比现在热闹的多。当时,丁字湾海阔水深,不仅即墨的金口是有名的商港,莱阳的羊郡、海阳的行村也繁华一时。后来,随着水文条件的改变,这些港口也都逐渐成为了历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古代,商业上的繁华,也使得丁字湾成为了军事上的重地。明代为了加强海防,在半岛沿海设置大量卫所,其中在丁字湾区域就防御极严。在湾口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千户所。西侧为雄崖所(现在即墨境内),东侧为大山所。两者彼此呼应,严防倭船入内,保障金口、羊郡、行村等地之安全。 (配图均为大山所周边风光)在丁字湾东西这两个千户所当中,现即墨境内的雄崖所的知名度相对较高,而现海阳境内的大山所,外界了解相对较少。本文介绍的重点,就是这个“大山所”。雄崖所和大山所,均以地形而命名。雄崖所建在海崖之上,而大山所建在“大山”之旁。所谓“大山”,就是大山所旁边的一座山的名字,“所”以“山”名,因为叫做“大山所”。 大山所如今是烟台海阳市辛安镇辖下的一个村庄。从辛安镇驻地到大山所村,有一条沿着缓坡前行的道路。沿着这条路走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视野当中会出现一座山头,山头东侧是一片红瓦房屋,那里就是“大山”和“大山所”。这条道路是南北走向,而它实际上正是在古代“大山所”城的中轴线上建立的。沿路向南,到达大山所村口处时,差不多就是原来所城北门的位置;而从村口走几百米,可以到达村里的社区服务中心和广场,那里则是古代所城的“十字街”的位置。 胶东沿海卫所在城池建造上,大同小异,通常设四门(有的卫城、所城只有三个门),东门西门之间的东西大街,长约一里;南门北门之间的南北大街,长约一里,中间交叉的地方,就是十字街。官署、祠堂等建筑,大多在此附近。在《山东通志》的记载当中,大山所的城墙也确实是周长四里。沧海桑田。听当地老人说,大山所的城墙大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拆除,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当初的痕迹。在十字街附近,也并没有太多的标识。不过有趣的是,笔者探访大山所时,在十字街口看到了一家名叫“洪武批发超市”的商店。虽然这里的“洪武”很大可能是指的老板的名字,但多少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明朝的历史。 根据史料的记载,大山所其实也并非洪武年间设立,而是迟至明中期的成化年间。《海阳县志》载:“大山备御千户所,设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直隶都司。设正副千户6员、百户10员,领守城军 62人、守墩军6人。”大山所的村志也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为防御倭寇入侵,在近大山处设大山备御千户所,由官府委派位、宣、张、王、陆、龙、马、佘等八姓千户来此驻守。其后代发展成村,命村名大山所。后相、李等姓相继迁来定居。”大山所村规模较大,最多时约千户人家,有王、宣、相、李、张、陆、于、韦、赵 、迟、宋、姜、周、盛、刘、崔、包、甄、邵、孙、吴、潘、郑、陈、高、杨等二十多个姓。其中王、宣、相、李、张等5姓人口较多。也就是说,明代军户的后裔,在村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在村里没有找到太多的古迹,村里一些热心的老人建议笔者到旁边的大山上看看,或许可以找到感觉。笔者依言而行,沿着建设风电时修建的道路走到山上。随着地势的升高,视野也不断开阔,走到一半时,南面之黄海,西面之丁字湾,东面之大山所,北面之海莱内陆,都可收入眼底。在古代的武器装备条件下,于大山之巅布置防御,可以控扼方圆数十里之形势。古人选址眼光之高,可见一斑。不过,进入清代之后,随着卫所的裁撤,大山所也从千户所城变成了一个普通村落。建国后,大山所曾经成为同名的大山所乡驻地。但到了2000年,大山所乡合并至辛安镇 ,这里又复归为一般村庄。明代金戈铁马的往事,如今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是在军户后裔们修撰的族谱里,才会找到些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