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总印象记

时下与人照面,称呼对方为“某总”也属基本礼仪。但一遇到宋姓人士,往往会多些顾虑。当我很幸运的见到宋卫平先生时,如何称呼他着实让我纠结了好一阵子。但当蓝城的同志毫无避讳的称他们的董事长为“宋总”,而会议的名称赫然写着“宋总方案评审会”时,我知道我遇上了一个心大的人——宋总,宋卫平董事长是也!
见到绿城创始人、现任蓝城董事长宋卫平,是在杭州的九溪玫瑰园,这也是当年宋总刚涉足房地产时的一个作品,至今仍旧引人注目。我去那里的目的是“蹭会”:作为宋总的粉丝,我很希望能见到宋总并与他有个交流。在蓝城裘总的协调安排下,我列席了据称是蓝城特有的方案评审会——“宋总方案评审会”,内容就一项:由宋总点评项目设计方案,由此,我如愿见到了宋总。
跟在屏幕或图片中看到的一样,宋总依然和蔼可亲,笑咪咪的犹如隔壁大叔。而在与宋总握上手的那一刻,我则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宋总手心的热度和扑面而来的呼呼生风。
共有8只项目进入评审,均为政府代建,多为拆迁安置房。其中5只为新项目,3只为复评,也就是已经宋总点评但按要求需要调整修改的项目。评审会从下午3点多开始,一直延续到晚上近8点结束,整整4个多小时,宋总不停的提问、点评,提出意见。这过程中,我见不到宋总表现出有丝毫的疲倦,只有已过六旬的他与年轻的设计师们持续激烈的观点碰撞,让我这个“蹭会者”始终目不睱接,待到曲终人散之时,我依旧坐在那里意犹未尽,心里直呼:不虚此行!
我见识了宋总目光的深邃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深邃独到的见解,评审会上的宋总亦是如此。
●关于代建工程的智能化设计,他说:
我们设计人的眼里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商品房,还是拆迁安置房,都要开展未来社区课题的研究,也就是说,每个小区都要按照未来社区的标准规划建设智能化、信息化配套。如果建设资金不足,至少要有个接口预留,为将来的小区升级改造打下基础。
●关于小区场外景观设计,他说:
景观设计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本质上是要营造一个亲切、友好的户外环境。要好看,同时保留一些记忆,对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做好文脉传承。更要好用,小孩在哪里玩?玩具车放在哪里?老人坐在哪里?日托系统怎么安排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设计者认真考虑。
●关于建筑外立面色彩选择,他说:
我为什么经常强调我们的住宅建筑外立面尽量选择暖色调?这是因为现在小区内的阳光正在减少(高层遮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在减少,相互之间缺乏温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如果我们在建筑外墙采用暖色调,至少可以把一部分的阳光固定在墙面上,并通过墙面的反射和折射让小区增加些许暖色,这也是我们设计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到的一件事。
我看到了宋总内心的柔软
 
为民情怀是每一共产党员都深藏在内心的一块最柔软的所在,而在宋总身上,我似乎也看到了这点。
●在点评小区垃圾房设计时,他问设计师:小区的垃圾什么时候运走?垃圾收集到点由谁来完成?
然后他解释了为什么有此问:你们想想,如果垃圾房设计不合理,居民投放垃圾不方便,垃圾不能及时运走,会有什么后果?那就是垃圾长时间留在小区里,老百姓闻着臭气过日子,什么感觉?所以在垃圾房的设计上要动脑筋,要按照垃圾收集运输的作业流程来设计,保证垃圾能及时运走,绝不过夜。
●在点评一安置房户型设计时,宋总问:你们做了前期调查,那四世同堂的老人有几位,有几户?
然后解释:现在农村老人最怕的是什么吗?是怕被自己的孩子嫌!所以他们一般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希望能单独住一套,面积不需要大,同时又跟子女的房子相距不远,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人口结构和需求来设计户型,而不是照搬照套的“拿来主义”。
●在点评安置房小区公共区域景观设计时,宋总问:你们腌过咸菜,腌过萝卜吗?我都腌过。
然后解释:安置小区的户外环境不是简单的种种绿化草坪,或者随意的修些游步道廊道就行了,应该要有点文化的传承,将老百姓熟悉的生活艺术化,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让老百姓在这个空间里休闲的时候,能产生一些记忆。
●同样的,在点评景观设计时,宋总问:如果老人在公共区域里散步,跌倒了怎么办?要知道老人跌一跤,就少活一岁,如果是你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
然后宋总提醒:户外环境一定要按照老人的身体特点设计建造防滑设施,必要时设计一些软装栏杆,尽量避免出现老人跌倒的情况发生。
●在点评一移民下山安置房项目时,宋总问:老百姓现在住的地方离安置小区有多少距离?他们下山后,原来山上的田地怎么办?他们还会回去耕作吗?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宋总说:老百姓下山了,那就业怎么办?原来在山上,还能靠山吃山,现在呢?我们虽然只是代建的,但也有责任向地方政府提出建议,能统筹解决下山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而小区的商业配套设计也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争取要让下山的老百姓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
我明白了什么是细节为王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决定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大趋势和方向,而在于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在评审会上,宋总不断的指出了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一个个“细节”,譬如:
●在小区户外环境中孩子在玩耍,老人在闲聊,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内急了,怎么办?——规划公共卫生间的必要性。
●高层阳台上的竖向百叶栏栅很漂亮,空调外机直接安装在地面吗?地面装地漏了吗?——竖向百叶窗不能遮挡斜风细雨,风雨稍微大些,雨水就进去了。
●人才公寓的房间只放得下一张床半个厅,吃饭可以到公共食堂,那他们的晾晒空间在哪里?洗衣问题怎么解决?——人才公寓中生活的细节服务必须是全方位无死角。
……。
看到网上一篇文章,题目是《绿城之后无理想》,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他对于人文主义理想的坚持,对于产品品质近乎苛刻的极致追求,使得绿城的产品在业内独树一帜……。”而今日一场4个多小时的评审会,我似乎见到了宋总人文主义理想在蓝城的生动表达。绿城之后有蓝城,吾辈依然有星可追,蓝城幸哉!吾辈幸哉!
(0)

相关推荐

  • 区县新闻丨除臭神器2小时内消杀除味,杭州人的“城市客厅”越来越靓

    从西湖大道到庆春路,从中河到西湖,围出再小不过的1.6平方公里土地--湖滨. 这里是杭州最繁华的地区,超过3000家企事业单位,全年客流量达到3689万余人次,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逾146亿 ...

  • 【视频】华人在豪华公寓乱扔垃圾,引起邻居强烈不满,贴出侮辱性标语!

    (来自网络,刘先生供图) 今天,另外一个视频又火爆了朋友圈.视频中,一个男子站在一个类似于酒店大堂的地方,男子说这是南加州最贵的公寓,里面住了很多"富二代"和退休的中国官员. 镜头 ...

  • 安置房做成这样,“过分”了!

    ●●● 1● ● ● 安置房,一直是地产圈争议话题! 作为成本支出大项,却没有实质利润回报.所以鲜有房企愿意将安置房列为品牌加分项,而监管上又没有严格规范体系,于是安置房能成为行业案例可能性被无限降低 ...

  • 2021巴尔干数学奥林匹克(BMO)中文翻译

    2021巴尔干数学奥林匹克(BMO)中文翻译

  • 简兴福今日荐文:双流区因地制宜 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明年3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各区(市) ...

  • 垃圾分类志愿者,三伏天里的“最美身影”

    进入三伏天,户外气温已经超过了37℃.在烈日当空照的高温天里,东新园小区内,依旧可以看到志愿者们倾情投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的场景,成为三伏天里最"火热"的事. 为了更好地对垃圾分类 ...

  • 《新京都文艺》作者:许壮坚《游桂林点滴印象记》总767期④2021年117期④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就常来看看! 这里有您关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游桂林点滴印象记 作者:许壮坚(糊塗散人) 华南形胜之美者,莫过于桂林焉.天下山水之美者,莫过于 ...

  • 张惠雯印象记:虚实不定的光影

    张惠雯,1978年生,祖籍河南.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居美国波士顿.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飞鸟和池鱼><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 ...

  • 书读得不少,却总也记不住?分析阅读的4个规则帮你解决读书困惑

    文|阿白读书 前段时间,有书友给自己喜欢的博主留言说: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每年大约读50本书,遗憾的是,每次读完,我都记不住书里的内容,尤其是当别人问我,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

  • 晚年情恋一一作家陈志超印象记

    作者近影 晚年情恋 一一作家陈志超印象记 文/施国标 陈志超又出书了,这是他的第二部取名为<横沙乡韵>的书. 与其说"横沙乡韵",还不如说是"横沙情韵&quo ...

  • 舒乙先生印象记

    舒乙的面相长得很像乃父老舍先生,身材上可能还要高一些.舒乙的字也写得很像老舍先生,一笔不苟,力透纸背,笔笔送到,绝无潦草不可辨认之字.老舍先生很善于演讲,常能博得满堂彩,爆笑全场.舒乙也很善于演讲,口 ...

  • 千年书院的期许——文礼书院印象记

    来源:成都志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者: 杨军 爱读经 [<教育家杂志>4月刊 · 封面精选]:千年书院的期许--文礼书院印象记 决定做文礼书院的选题,起源于一篇微信热传的作文<当今之 ...

  • 给周洁茹新书写的印象记

    朱丽  女 [中国] 周洁茹让我给她的新书写个印象记. 我没仔细问新书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印象记? 我是个粗人,这还不是开刃尖刀剔骨划肉没声音那种,是钝刀剁骨的架势,围着脏脏油黑渍围裙,一刀 ...

  • 鲁彦《厦门印象记》:“听没有”的厦门话

    鲁彦<厦门印象记>:"听没有"的厦门话 鲁彦夫妇于鼓浪屿寓所(1930年) 清乾隆末年,江苏名士赵翼到厦门公干.期间,赵氏在福泉漳之间频频跑动,与闽省各类方言作密切接触 ...

  • 书店故事 | 北京万圣书园印象记

    来北京,假如时间匆忙只能去一个地方,万圣书园是当仁不让的首选.这家书店被许多人称作是北京的文化地标,读书人的心灵家园,独立书店的朝圣之所,提起来都会令人肃然起敬.飞狐狸此次与北京匆匆打了一个照面,到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