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贫穷人家大闸蟹随便吃 真相是饭都快吃不上了

每到秋天,大闸蟹上市的时候,总有人会将这张照片拿出来,并在边上出于某些目的配上“旧社会穷人只能靠吃大闸蟹勉强度日”。那么在旧社会穷人真的可以随便的吃大闸蟹吗?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搞清楚这张照片的来源。

照片的拍摄者是瓦尔特·阿鲁法特,1920年出生于纽约的宾厄姆顿,2007年11月30日逝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一艘驱逐舰上服务。1945年10月2日至1946年2月5日,他跟随军舰来到了上海,因他喜欢摄影,在上海期间拍摄了不少照片。而这张吃大闸蟹的照片也就是在这时候拍摄下来的。在照片的旁边瓦尔特·阿鲁法特仅仅注释了“Eating Crab”,并没有任何过多的描述。

在拍摄吃大闸蟹的同时,瓦尔特·阿鲁法特还拍摄了其他一些上海居民饮食就餐的日常,其中不乏买鸡,运猪等的照片。

那我们就可以说旧社会的上海居民都奔小康,饮食无忧了吗?

显然不能,因为就在瓦尔特·阿鲁法特的照片也有一家碗里就一点菜配一碗白米饭的照片。那么真实的旧社会上海百姓生活如何呢?

根据上海总工会1926年的调查,独身男工每月需生活费10.7元,夫妻二人生活则需要19.5元,三口之家的话需要23.8元。而英美烟公司的调查则为三口之家每月生活费为25元。上海社会局在1928年编写的《上海工人生活度》调查中指出,上海家庭在1928年的月平均支出为37.86元。

在当时的上海针对230家纱厂工人和305户家庭所做的调查发现,月收入在16-25元的家庭占到了92%,相当于绝大多数的工人收益只能够勉强度日。

但这也仅仅是建立在工人不会失业,工厂生产或经济环境没有变化的前提之下。而一旦出现任何的变化,这样的家庭马上就会沦为赤贫,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教师的收益情况,1929年上海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为41.47元,中学老师为43.03元,大学老师为40-60元,也就是说小学老师的收入也就仅仅够勉强度日,中学老师稍强不多,只有大学老师以上才能略有结余。

在说了当时上海工人和教师的收入情况以后,我们再来看下当时的大闸蟹。当时正宗的好蟹才叫清水大闸蟹,而根本还没有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一说。

1946年个大体肥的大闸蟹的价格是1万元买六只,而1947年1月的上海米价为每斤6400元。大家粗一看似乎觉得并不贵,一斤米的价钱就可以买3只大闸蟹,但当时工人工作一天的收入也就差不多只够买一斤米。

当时刚刚抗战结束,中国正遭受着世界上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自己产量不足世界上也无粮可买,救济的粮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大批的饥民涌入城市。

米价还在每天上涨,仅仅在1947年的上半年,米价就上涨了11倍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就可以想象哪里还有闲钱来吃大闸蟹,更不可能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所以民国贫困人家穷得只能吃大闸蟹就是一个伪命题,不过是现代人对瓦尔特·阿鲁法特添油加醋的自由解读。

如果老先生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