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截止至2020.10.31 /来源于豆瓣
不像林语堂先生在序中所提及的“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我写这篇读书笔记,只是因为“必须要写,否则便觉得书读的不完整”。高中语文作文总是自己的弱项,若是100为满分的话,大概我就在65分上下。于是总会多看看教室后面粘贴的优秀范文。至今还记得有篇以“突围”为主题的作文,便引用了苏东坡为例。老师在评析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说旸仔(文章的作者)定是读过《苏东坡传》,于是我便有计划读《苏东坡传》的念头。真觉得年轻的时候(虽然现在人也不算老,捂脸),少读了很多书,现在再读,总觉得错位。林语堂的先生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只读过《京华烟云》,是在大一,从校图书馆借阅,已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书中的情节也记不清楚,只记得最后书中人物选择抗日。除此以外,便是在散文集中读过几篇林先生的散文,但都印象不深。在读之前,我对苏东坡的认识:集“儒释道”为一体的文人,他的一生很好地注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读之后,认识倒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意识到仅仅靠读一本《苏东坡传》,很难走进苏先生。即便自以为读懂苏东坡,也只是林语堂先生心中的“苏东坡”。《苏东坡传》并不严格意义按照编年体来划分描写,而是按照童年、青少年、壮年、成熟以及流放,以不同的人生阶段去描写苏轼。这样的描写固然能展示苏轼有人生不同阶段下,不同思想转变,但是对于不了解从北宋仁宗到北宋徽宗,这百年历史的人来说,这样描写却不如按照编年体,层层推进来得好。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很了解苏轼,那这本书便是锦上添花;对于不了苏轼的人,也起不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尤其对于那些只是闲时偶尔翻翻书的人来说,比如我,总是在浮光掠影,仅停留在表面。书中夹杂着诸多苏轼的通信、诗词等等文言文片段,偶尔作为论述的依据,但要是完全跳过、略读的话便又有些思路上的不连续。我相信对于林语堂先生来说,文言文必然不是障碍,但对于我这样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古文的人来说,这样的阅读体验也不是很好。综上所述,大致意思,翻译成白话便是:看完这本书,脑子里也没有啥印象,等于白读了这本书。
从《苏东坡传》中读出了王安石的讨厌,王安石的变法让整个北宋民不聊生。以前对王安石的认识还停留在《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但通过这本书认识到其强推“青苗法”使得百姓“有家不敢回,有谷不敢收”;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党同伐异,最终被下属小人背叛。以及后王安石时代,苏东坡救大厦之将倾的努力和破产。结果下面的人为了完成上面派下的指标,强行让百姓借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处,短松冈。”
在路上反复念叨这首词,突然感受到一股悲伤从千年前传递而来,眼眶顿时红了。
后来读《定风波》中那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不是我有时淋雨,看着别人撑伞时的感觉吗?说起来有些傻,我有次竟在手术台下,悄悄地背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不知为何。幸好,初高中的时候还背了些诗词,不显得单薄,但终究还是少了。
札记 | 阅读像是旅行,每本书都是一个旅伴。有的难相处、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让你舍不得离开、有的希望能和他再次旅行……每次旅程结束,总要和旅伴告别,让每一封札记成为最好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