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平生只玩这一次——说空城计(《三国演义》新读之九)

有人称《三国演义》为战争小说,这是很有道理的。翻开全书,简直就是一个古代战争大全,都是绝招妙计,只有你没有想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邮票《空城计》

就拿诸葛亮来说吧,他一个人几乎把打仗的花样玩了一个遍,刚出道的时候连放两把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后来还火烧上方谷;赤壁大战的时候装神弄鬼,先是草船借箭,再是借东风,后来把荆州都给借过来;给东吴大将陆逊摆过八卦阵,用语言骂死了自信心爆棚的王朗;三次气死周瑜,七次捉放孟获,还借用刘备的眼泪秒杀讨债的鲁肃。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不用一刀一枪,用心理战术杀人于无形,吓退强敌,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首先要说明的是,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深谋远虑的结果,尽多可以说是他的即兴发挥,属于临时加戏。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要说清这件事,还得从街亭保卫战开始。话说司马懿带领二十万人马直奔街亭,诸葛亮忙里出错,让实习生马谡挑大梁,结果丢掉街亭。街亭一丢,蜀军败局已定。诸葛亮所能做的,就是赶紧派出多路人马止损,确保大军安全撤退,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这时诸葛亮和司马懿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另外一个小县城,那就是西城。

董辰生绘《空城计》

别看西城不大,但很重要,因为这是蜀军囤积粮草的地方。对司马懿来说,只要拿下这个地方,不仅可以彻底断绝蜀军的供给,而且还可以趁机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对诸葛亮来说,这里是后勤保障基地,不能有任何闪失。派出各路人马之后,他亲自带领五千精兵,将司令部迁到这里,负责搬运粮草及撤兵工作。

不知道是诸葛亮丢掉街亭后慌了神,还是他低估了司马懿,要不就是身边实在没有兵马可用了,总之,他没有想到司马懿会亲自带领大部队攻打这里。司马懿呢,知道这里肯定有蜀军在这里把守,但没想到诸葛亮本人会在这里。两个人都想到了西城,但都没想到彼此在这里相遇,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由此拉开序幕。

当时的情景可以用万分危急这个词来形容,从诸葛亮这边忽然连着十几次的探马报信就可以知道。人家司马懿那边,十五万人马,浩浩荡荡,诸葛亮这边呢,五千人马,还派了一半临时充当快递小哥,手边也就两千五百人,外加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职人员。以两千五对十五万,相当于一对六十,这仗根本没法打,硬拼等于自杀,而且是秒杀。

京剧《空城计》司马懿扮相

面对这种阵势,普通人想到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撒丫子狂奔,有多快跑多快,但这条路行根本不通,就像诸葛亮后来所说的:“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皆被司马懿所擒也。”说白了,有十五万人在后面碾压,想跑没门,这就好比一个猎人拿着猎枪,带着一群猎犬在着追赶一只跑不快的兔子。

既然硬拼是死路,跑又跑不掉,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投降。但这不在诸葛亮的选项里,想投降的话也不用等到今天了。照通常的情理来说,诸葛亮此时已是彻底陷入绝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虽然可以借东风,可以摆八卦阵,但哈利波特骑着笤帚满世界乱飞这门功课当初可是没学过。

剪纸空城计

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如果想的都和我们常人一样,那就不是诸葛亮了。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在没有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正所谓绝处逢生,这就是人家的高明之处。关键时刻,诸葛亮采取逆向思维,既然跑不掉,那我干脆就不跑,原地不动,让敌人自己跑。

问题是怎么才能让敌人自己跑,这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你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凭什么让人家退兵。

于是诸葛亮再次玩了个逆向思维,既然我没有兵马吓跑你,那就干脆不设防,摆开阵势欢迎你,让你自己跑。

接下来的场景很有戏剧性,也很有画面感:四个城门全部大开,每个城门有二十位环卫工人在专心清扫街道,就差打着热烈欢迎的横幅列队欢迎司马懿进行卫生文明城市大检查了。

诸葛亮呢,则满脸微笑地坐在城头的敌楼上,手抚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演奏,曲子就是《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民国间粉彩空城计图瓷板《空城计》

刚才还是尘土飞扬的战场,转眼变成一场清新高雅的音乐会,画风变化得如此之快,让司马懿的先头部队一下晕了,看惯了刀光剑影的军哥们面对清幽美妙的琴声不知所措,纷纷表示听不懂,用作品的原话是“皆不敢进”。于是紧忙把司马懿请过来一起欣赏。

司马懿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什么样的音乐会没听过,不管是宫廷版的还是家庭版的,但如此别致的免费战地音乐会也是平生第一次看到。

于是,奇迹就这样出现了,面对一座完全不设防、热情好客的空城,司马懿竟然在音乐声中着了魔,不顾儿子合情合理的劝告,主动撤退,给诸葛亮留足了撤退的时间,让其从容离开西城。信不信由你,效果就是这么神奇。

那帮躲在城里各个角落的文职干部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立即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是啊,不光他们看不明白,读者不也蒙在鼓里吗。

京剧《空城计》剧照

诸葛亮的回答也很直接,他首先感谢的就是自己的旷世知音司马懿,没有他的默契配合,这场戏根本没有办法演下去。军功章有诸葛亮的一半,也有司马懿的一半。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专门为司马懿本人量身定制的,换成第二个人都不行,比如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他当时就表示质疑:“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太持疑退兵也。”如果主帅是他,喜剧肯定变成悲剧。

何以空城计只对司马懿有效?原因很简单,司马懿太狡猾,他太了解诸葛亮。

太狡猾才不会上当啊,这是什么道理?容笔者慢慢说来。

连环画《空城计》

每个人再有本事,也会有自己的短板,狡猾的人也不例外,因为太狡猾,就会变得疑心太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到一座空城,一般的人凭直觉就知道可以进去,但狡猾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情况反常,既然反常,里面肯定有问题:“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司马懿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西城既然是蜀军的后勤保障中心,如此重要的地方肯定派有重兵把守。如今一个人影都不见,不可能凭空消失,很自然会想到有埋伏。总之,进城的理由只有一个,不进城的理由能找到一百个。当然,也怨司马懿的军事情报工作做得不到位,他如果知道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五百人,那就好办了,凭你怎么玩,一概不予理睬,直接碾压过去就是。

太狡猾只是让司马懿警觉起疑心,还不会下决心撤退。促使他下决心的是他对诸葛亮的了解:“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一个掼蛋高手不可能不算牌随手扔出一张,而诸葛亮设下此计的前提就是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心不弄险;见如此规模,疑有伏兵,故退去。”正是了解着你的了解,才会让你乖乖上当。

年画《空城计》

因为了解,知道了对方的套路;因为知道对方的套路,自己的应对也会形成心理定式。而一旦对方变招玩概率,不按牌理出牌,就很容易上当。

这就是高手之间的过招,最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很有些大智若愚的味道。有的人看《三国演义》,可能会觉得诸葛亮、司马懿不过尔尔,诸葛亮一个小孩过家家的游戏竟然能骗过一位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换成自己,肯定不会上当。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到乒乓球世界比赛,举得不过尔尔,不就是一个扣球,一个接球吗?看到世界百米飞人大战,觉得不过尔尔,不就是枪声一响拼命往前冲吗?不服可以试试,到底一般人代入试试的结果如何,笔者就不必多说了。换成别人,诸葛亮也就不用空城计了。

空城计看似绝妙,但对诸葛亮来说,算不上得意之作。对他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次对赌,搭上性命的对赌,赌的是他与司马懿之间的相互了解,这是一场心理战。他本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三个字道出了诸葛亮内心的真实想法。

朱刚绘《空城计》

说白了,空城计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是迫不得已才想出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可以设想,如果司马懿万一听从儿子司马昭的建议,直接进城,哪怕先派一个小分队进去,结果将会如何?结果不出意外,诸葛亮会束手被擒。事实上,诸葛亮已经做好了成为俘虏的准备。因为在当时不能战、没法跑又不能投降,只能是坐以待毙。反正是没有退路了,不如放手一搏,即便失败了,也要做一个有文艺范的优雅俘虏,这总比逃跑路上被人狼狈不堪的逮住要好一些吧。

当然,这一招是在特定条件下专为司马懿一人设计的,没有推广的价值,诸葛亮一辈子也就用了这一次。

清康熙五彩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人物故事图大盘

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在做完课程总结之后,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吾若是司马懿,必有别论矣。”他想到了和自己配合如此默契的司马懿,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他会说些什么呢?作者没有写,笔者也无从推测。从作品中可以知道的是,司马懿后来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他的表现是“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司马懿愿赌服输,说起来也是一条汉子。《三国演义》后半部更精彩,更好看,就是因为有了司马懿,没有他来唱对手戏,诸葛亮一个人玩,就没有意思了,戏太闷的话,谁还愿意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