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008-2011

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

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工作报告

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韩锺恩

【2011年11月27日下午14:30,西安音乐学院,在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会员:    

各位列席会议的同仁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2008.11,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之后举行的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大会上,与会会员通过审议学会工作、修改学会章程、改选学会机构、制定学会规划,圆满完成任务。    

现在,我受本届理事会委托,就2008-2011以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工作向大会做报告,请各位会员审议,也请列席会议的其他同仁提出意见。    

一、3年历史重点回顾    

1.科研:    

在著作出版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约计有10部左右著作、文集、译著出版,类别有基础性概论、史论和专题性以及访谈性著述。    

在论文发表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发表在专业音乐类学刊上(自2009年至今(截至到会议举行之前),13种学刊:《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黄钟》《交响》《音乐探索》《天籁》《乐府新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target='_blank'>《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target='_blank'>《音乐与表演》)的论文约计242篇,内容涵盖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研究(72)、西方音乐美学理论研究(西方某一时期、某一学者的美学理论,44)、学科建设(20)、基本问题(69)、跨学科(16)、音乐表演(16)、音乐创作(3)、音乐教育(2)等等。    

在科研立项或者有重要科研含量的课题,覆盖国家级、省部级、学院级各个层次,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断代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史、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著名学者生日庆贺特别写作、艺术音乐的概念与论域等等内容。    

在此,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两本特别编著:    

2011.6,罗小平冯长春编著:《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target='_blank'>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该著述通过对于润洋王宁一、张前茅原赵宋光先生以及蔡仲德先生家属富有学术含量与历史价值的访谈,以类立传与类立言的方式,充分展示了6位音乐美学家为中国音乐美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为庆贺于润洋先生80华诞(2012),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合编、王次炤与韩锺恩主编:《庆贺于润洋教授80华诞学术文集》(40余万字)于2011.9完成编辑工作,目前已进入制作程序,预计2012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该著以发轫于19世纪德国学术界、国际(1909里曼60岁)与国内(2004钱仁康90岁)学界既有传统的生日庆贺文集方式,约请于润洋先生的同事、同行、学生以及相关学者30余人进行特别写作,或者论述当事人的学术生涯与特殊贡献,或者论述当事人所涉学科论域的特定学术问题,其中,比份最大的论述是于润洋先生所涉学科论域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音乐学分析的特定学术问题部分,集中体现出后辈学人在老师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正沿着有学统意义的学术谱系持续编织。    

2.教学: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又有9人(中央音乐学院汪涛、王维、何艳珊,上海音乐学院刘洪、武文华、徐昭宇、张璐倩、崔莹,华东师范大学刘莉)通过音乐美学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不计其数),1人(上海音乐学院杨赛)通过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后研究出站考核。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史论、专论等诸多方面。    

随着艺术学门类属下一级学科对 应调整 博士点工作的终结,上海音乐学院将原先隶属于二级学科音乐学范畴的音乐美学方向调整到了隶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范畴的艺术哲学之中。除此之外,在具体实施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试行音乐学写作工作坊范式,即通过导师与其学生的规模作业,来展示与探索一种音乐学写作范式,其意义,不仅可以深入到教学结构内部去拉动教学与科研以及整体的学科建设,而且,也有利于学科团队的孵化与培育。    

3.活动:    

2009.10.17-19,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发起,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承办,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了2009音乐美学专题笔会,以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为主题,全国各地有关音乐院校从事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以及部分作曲家20余人参加会议,内容涉及:多元文化、本土母语文化特色、表演、教育等问题。期间,特邀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举办钢琴音乐会,通过现场演奏对作品进行不同层次的意义诠释(主题:音乐的诠释——关于诠释音乐的五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2009.10.31-11.18,上海音乐学院主办该院首届音乐学术周,其中的萧友梅音乐高端论坛和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分别涉及音乐美学内容,萧友梅音乐高端论坛主要是音乐美学专著读书会和肖邦专题研究,第六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邀请陇菲先生开设以文经乐道命题的系列学术讲座(12讲)。    

2009.11.18-19,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音乐批评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6人(个别已经毕业)和两院音乐学系部分教师,就研读于润洋先生《悲情肖邦》过程中受到的启示以及由此引申的肖邦研究和学科问题进行了汇报交流,通过两院两系之间有规模、有深度、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实现了跨专业和跨学院的教学资源共享。    

2010.11.19-20,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发起,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2010全国音乐美学学会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以音乐美学教学问题研究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30余人,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教学目的、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育理念、学会功能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就2011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相关事宜进行商议并作具体部署。    

2010.12.11-12,参与协办在天津举行的第三届中华乐派论坛(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协办)。    

2011.10.22,学会部分会员参加上海美学学会2011年会,并作相关主题报告,内容涉及:国内音乐美学研究现状、瑞德莱:《音乐哲学》评述、以音乐学写作为例谈感性经验表述、国内音乐美学方向博士论题与学科建设关系等,加强了音乐美学与美学、文学艺术界的交流。    

2011.11.15-16,参与协办赵宋光教授80华诞庆祝活动(星海音乐学院主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承办),其中的学术研讨活动,与会者围绕赵宋光先生有关立美审美、价值直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人类学本体论、工艺学、情本体、相对主义、实验音乐等哲学、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传统与当代音乐等论述展开讨论。    

除此之外,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于2009、2010、2011举办当代人文思潮、当代艺术思潮、现象学哲学系列学术讲座,内容涉及:现代、后现代问题、西方现代哲学及有关思潮、人类学、都市文化问题、中国文化精神、现代艺术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文艺学以及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    

4.学会:    

3年来共编辑6期会员通讯(第23-28期),并依托中国音乐学网(http://musicology.cn)发布了数10个专题文件,以快捷与便利的方式为广大会员提供了阅读与回应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通过网络传播学术信息的渠道功能。    

5.获奖:    

2008.6.23,李晓冬:《多义的形式——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论因素》、高拂晓:《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特点述评》获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徐小平基金音乐学学术论文评奖音乐美学组一、二等奖,杨燕迪:《音乐体裁的学理探究论纲——以西方音乐的体裁现象为例》(与其博士研究生孙红杰合作),获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徐小平基金音乐学学术论文评奖西方音乐史组二等奖。    

2009.1.9,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叶明春:《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研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音乐书谱类表彰。    

2009.11,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9,北京市教委授予于润洋为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0.11.1,于润洋:《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别奖,黄汉华、黄鳞逸:《新民乐音乐表现初探》获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杨燕迪:《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11.10,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金钟奖理论奖音乐史学类一等奖,王次炤:《音乐的结构和功能》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金钟奖理论奖音乐美学类一等奖,李晓冬:《感性智慧——对形式论音乐思想的当下展望》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金钟奖理论奖音乐美学类三等奖,此外,修海林、孙佳宾、黄虹、王少明、韩锺恩、杨燕迪、萧梅罗艺峰邢维凯9人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金钟奖理论奖音乐美学、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评论诸类优秀奖。    

6.学术共同体:    

2009.6.24,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研究小组(简称:上音小组)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该小组以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上音会员、尤其是以青年学生会员为主体,小组实行年度轮流召集执行人负责制组织主持活动,主要以论坛、讲座、读书会等形式对音乐美学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2009.11.6以读书会形式解读音乐美学专著([英]莉迪亚·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和[英]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2010.7.1通过阅读([波]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的“论音乐作品的本质”和[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中的“音乐作为文本和作品”)讨论音乐作品的美学问题。    

2009.9、2010.12,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编辑出版两本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集:《1994-2004:谐和的同唱》(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合编)、《无穷的探索》,选题广泛、内容丰富、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充分体现出这一团队在音乐美学研究中所形成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在音乐学学科建设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风貌。    

2011.10.12,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者,出于时代使命,在广州大学城发起成立南国兰亭——赵宋光学术雅集。预计每年活动若干次,并拟定: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依据、现实与前景、中华文明立足于世赋予我辈的历史使命、中华文明理应继承与融汇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自觉意识、超越农牧业基点、工业化目标以创建绿色生态文明的清晰蓝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前提下的全球人际和谐协作、教育工程以工艺学结构的精致构建为依托的全民人格之美、召唤音乐的美以哺育人格之美工程中成长着的代代新人等等重大命题。    

2011.10.20,在于润洋先生提议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研究中心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王次炤教授任中心主任,何宽钊副教授任副主任兼学术秘书。该中心以学术研究为基本立足点,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整合院内学术资源,为音乐美学集体建立一个明确、有效的学术性的聚合平台,并促进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以推动音乐美学的教学与科研的进一步发展。中心的职能将包括从事重要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研究,并有效关切具有前瞻性及现实意义的重要学术问题,以及考虑未来较为长期的学术规划等等。中心还将与兄弟院校加强联系与合作,以切实推进中国音乐美学事业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通过以上对过去3年历史的重点回顾,似乎可以看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已然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在不断接近学科原位的历史进程中,对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人类学事实、艺术学前提以及本学科何以安身立命的绝对尺度有了进一步的自觉意识。    

二、发展前瞻    

2008上海会议上,我在工作报告中曾经设置问题检讨,我想,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宜在此重复赘述。这次报告,拟以发展前瞻为主题讨论一些处于深度的结构性问题。    

1.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这是中国社会当今的主题。尤其在文化自尊自强日益凸显的今天,什么是核心利益?什么是重大关切?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概括而言,核心利益就是学科自身的发展。重大关切就是学科如何赢得国际声誉?如何处于国内前沿?如何成就自我完善并在音乐学学科论域中占据其合式的领地?    

具体而言,一是合式处理与中国传统和西方影响之间的关系,二是合理配置与别界相关学科形成跨际关系之后可能增长的整合结构资源,三是学科的自身建设问题乃至形成充分有效的规模结构。    

2.结构性矛盾    

从宏观的艺术学学科角度看,作为原生问题,将面对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音乐的关系、音乐与音乐学的关系,就音乐美学学科而言,核心问题,则无疑是如何处理好音乐美学理论与音乐本身之间的关系。    

由此延伸扩充的次生问题,则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结构性矛盾:理论学科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或者说,音乐学学科究竟如何在专业音乐院校创作表演理论应用的总体格局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音乐美学学科又将如何进入音乐学学科乃至艺术学门类的前沿创一流?    

面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设定长远的发展策略,以形成一种别人没有惟我独有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进而,建立一种独一无二并不可替换的学统,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绝对尺度。    

3.体制机制创新    

对绝大多数处于高校工作的学科中人来说,就是如何依托学院现行体制机制来推进音乐美学学科建设?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外部条件而言,就是要打破学院围墙、去除行政障碍、凝聚学术精英、汲取学科资源。    

就学科内涵建设而言,则就是凸显新兴学科、保障时间经费、精制学术成果、调整总体布局。    

就学界内外与国内外关系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各自充分表达与彼此有效交流。    

进一步,就是通过学科建设去拉动教学与科研。    

比较实际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学术共同体以及相应课题项目的横向关联,去改变方法结构、发掘资源结构、扩大规模结构,进而,整合作业结构。    

4.分类发展    

所谓分类发展就是考虑先后轻重关系。如同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共同富裕一样,在学科建设上,也必须通过一部分人先行一步来激活全局。    

这里,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进一步稳固有深厚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基础,二是充分展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差异,三是有效提升处于学科前沿的强势学科实力。对强势学科而言,则就是要孵化、培育甚至打造一些打到哪响到哪、有嗷嗷叫职业风范和骄人业绩的王牌师、御林军。与此同时,还必须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置先进生产力与利益集团、权力信托与信任危机的关系。    

5.学科布局    

在尊重多元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建立多重发展思路:一是谁也吃不掉谁的共同发展,二是谁也离不开谁的错位发展,三是合乎自身生存的定位发展。    

在通过跨学科作业广泛汲取共用资源的基础上,依然不能削减乃至丧失对学科原位的持守。    

尤其在粗放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如何在现有相对充裕的规模资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集约方式进行方法资源的发掘,并优化其中丰富多样的结构资源,从而使学科不断凸显出愈益增量升值的意义。    

6.核心竞争力    

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当下,如果进一步把当代作为一种行动策略的话,则当代又是一个姿态。尤其在各个行业或者众多学科都在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究竟以什么样的姿态去积聚一种惟我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呢?并且,又如何以合式的策略去逐步赢得类产品、技术、标准的学术话语权呢?    

我想,目前对大部分学界同仁来说,可以做的,一是以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的产品竞争,二是以教学和科研质量为主的技术竞争,三是以整体学科水准为主的标准竞争。    

美国历史学家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就意识形态终结问题如是叙事:以逻辑来替代现实,致使人们借着各种主义的名义互相残杀。……退回个体主义、退回具体的现实,可以说是世界大势所迫。J.M.科恩在《这个时代的诗歌》(1959年)一书的结语部分指出,现实的事态已经使任何关于公共事务的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从而迫使诗人只能表达纯粹个人意见。相对眼下而言,我们的前辈学人,无疑都是有坚定信仰的学者,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人本主义者,或者实践主义者,他们之所以不会像吾辈那样采取守望与诗意的姿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持守的信仰是一种面对特定问题进行公开诉求并诉诸公众的古典代言,甚至于是意识形态承诺。于是乎,在退回个体与退回具体的途中,尤其当80后、90后世代逐渐退出经典论坛的抒情叙事,00后世代依托网络掌握iPad通过虚拟界把玩现实界,以及现代性与全球化语境近似暴力地胁迫身份转型与信仰换代以至于心智退位的时候,当代后学究竟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当代姿态去进入当代呢?又该如何通过学术智慧在无涉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理论突围呢?我想,这理应成为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正视和重视的学科关切。    

7.学统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戈夫在《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把知识分子定义为:一个以写作或教学,更确切地说同时以写作和教学为职业的人,一个以教授与学者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的人。    

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在《西方古典学术史》中把学术定义为:一个学者心智之造诣的总括。    

我想,一个学科的进步,最重要的依托,就在于学统。就像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之外,最重要的条件,就看它是否具有学统。    

顾名思义,学统就是独特、连贯、持续有效的教育传统和学术传统,是制度化了的知识传承与传播,是具有持久活力的思想创造样式,它依托独特的学术教育群体和学者群体或者学术共同体创造。[美]威廉·詹姆士认为:这种学者群体或者学术共同体,在某种文化谱系的构成性意义上说,也可以称之为学术部落或者学者俱乐部。它不仅有独特的学术风格,而且,有独特的理论学派和思想范式,还要有独特的教育体制和方式。换言之,就是通过完整连贯的知识谱系、持续活泼的思想创造、健全完备的教育体制,在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的支撑前提下,为强健而连贯的学统提供生存的条件。就像清华哲学精神,强调学术与思想互补、知识与理论共生;就像哈佛知识谱系,强调知识教育与思想创造、学术传统与理论繁衍,在其时其地真正形成共生共长、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    

诚然,学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数代人的辛勤付出与智慧承诺,尤其取决于代有薪传的学术谱系。    

2010.4.21-22,我受学校委派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本科专业评估。在专家反馈意见会上,我提出了绿色哺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给孩子喂他该吃的东西。具体落实在教学上就应该是按不同学历层级实施不同的教案。为此,我提出这样一个结构范式:    

a.哺乳结构:给本科生众多营养通过母体乳汁摄入。    

b.配餐结构:给硕士研究生搭配健康熟食。    

c.原料结构:给博士研究生提供寻找生食来烹调的方案。    

d.转基因结构:给博士后合作者建议如何通过集成创新的可能性。    

e.剩余结构:原始创新永远属于无须通过教育的天才。    

我想,在日益讲究教学效能的今天,高等教育乃至高端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主要就是为先进生产力不断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对高端人才来说,他不仅要有扎实的小学基础(知识奠基)和出色的中学能力(理论架构),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崇高的大学精神(思想升华)。    

3年前,在上海报告中,我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设想:通过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融资融智、乐学互动,去孵化与培育更多更成熟的学术共同体。    

3年过去了,这一目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未来的发展,我真诚希望这样的学术共同体能够通过课题、学刊与网络来成就一种有规模的作业和有系列的衔接,进而,不断激活机制以最终成全与圆满一种可以持续学统的新体制。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进一步形成学科自觉意识的进程中,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学会而立之年的到来,并沿着前辈传承的学统续写新的历史。    

各位会员:    

在即将换届的时候,我和理事会以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将真诚接受会员大会对我们工作绩效、品行风范的审议与考核。    

以上所说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谢谢大家!    

2011.11.1-5    

写在沪西新梅公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