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弑母,养育的沉思
昨晚看到一则新闻:小学生弑母!大致过程是12岁小学六年级男生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在家追砍母亲20余刀,致其当场死亡。更可怕的是,弑母后,若无其事的跟2岁的弟弟在家住宿,并用母亲手机接听电话,还以母亲口吻向老师请假。
这则新闻激起千层浪,评论区里炸开了锅。有人说这个小学生是反社会人格,有人说这种孩子应该在少教所呆一辈子,别放出来,放出来也是危害社会,也有人说父母没有正面管教,自食其果,更有人说一个都教不好,哪来的自信生二胎,甚至有人质疑“人之初,性本善”。
俗话说的好:生的了儿身,生不了儿心。母亲跟孩子从一根脐带开始她们的缘分,直到脐带脱落,身体上的连接就此画上句号。如果采取母乳喂养的母亲,还会用乳汁源源不断的输出母爱,直到离乳。如果说怀孕生子哺育是天性,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则会折射出每个人的价值观。你崇尚自由,会教导孩子摆脱束缚,无拘无束;你看重金钱,自然会教导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热爱生命,注重自我,那么你的孩子亦会如此。
回顾过去,从哪一刻起,我们真正感受到自己为人父母?不是确定怀孕的化验单,不是产检的B超照片,也不是买回家的新生儿用品,而是当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当你听到孩子的哭声,看到襁褓中的小婴儿,那一瞬间,你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已为人父母,你的肩上已有了沉甸甸的责任。通过一根脐带,通过生产之痛,父母感受养育之爱并不难,但脐带的另一头,他只是一个稚嫩的生命,让他当即给与爱的回应,那就是强人所难了,更不要说让他平安长大,学会独立,那更是一条不是只有爱就可以走的通的道路。
在小婴儿蜕变成为知书达理的孩子的漫漫长路上,父母该如何跟孩子一起走下去?该如何在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并尽到养育的责任呢?
父母对子女的爱源自血缘,可以说是天性使然。我们会因为这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会无条件的去爱她。但爱她并不意味着我会毫无原则的去宠她。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时,孩子看起来答应了,说:好,不过她接下来也许会有一个转折,很可能会说:可是,我。。。或者但是,我想。。。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对孩子的宠爱程度了,爱她,就会语重心长的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宠她,就会立即说好,妈妈答应你。当然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刚需,那另当别论。
孩子的成长之路会遇到种种问题,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做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能逃避孩子出现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问题—贪玩。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贪玩了,每天只知道玩,要么在家玩玩具,要么在户外玩。当你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的时候,他们会说:既然孩子这么喜欢玩,在家看书也心不在焉,那我就成全他,让他尽情的玩吧。等上了小学就知道要写作业,就会收敛的。父母的答案其实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想因为孩子受约束,受束缚而泯灭天性,并没有真正解决他在乎的“贪玩”这个问题。当然,现在很多家长都秉承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原则,玩与不玩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不过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孩子被要求去做一件并不困难,对她来说甚至很容易的事,比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是漫不经心,偷懒找借口,那就不应该简单的认为是“没兴趣”,而是需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责任感”上。
在“依恋关系”的文章中,我提到安全型依恋关系中,孩子会因为母亲的去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应,最终跟母亲重聚时,会跟母亲更加亲密,会向母亲撒娇来表达她的依恋。跟撒娇相似的情况是耍赖,所不同的是撒娇通常是因为孩子想要得到某种回应做出的举动,是孩子对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耍赖则是孩子不想完成某项任务做的反应,是有过类似的前车之鉴,孩子灵活的运用在遇到困难时,以此来达到不想完成任务的心愿。因此,父母要正视孩子是在撒娇还是耍赖,如果是耍赖,就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秩序,而不是一味的敷衍。
教育学研究表明:4岁之前的孩子是以自己的喜好及需求作为判断标准的,比如孩子喜欢艾莎公主,会爱屋及乌喜欢所有艾莎公主造型的物品。4到10岁的孩子以得到奖赏或者避免惩罚来做出判断,比如害怕受到责罚而先完成家长的要求再做其他,10-13岁的孩子会以取悦他们或者服从规则来作为判断标准,比如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孩子,所以我要努力成为成绩好的孩子。孩子在年幼时,自我意识形成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并不喜欢家长帮他做决定。这时候父母就需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表达想法,做决定的机会,如果孩子做出了判断,父母要给与适当引导和支持鼓励。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让孩子养成能为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的一种意识。如果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学生父母能早点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也许弑母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生活中有许多决定需要当机立断,有许多想法需要立即执行,有许多取舍需要左右权衡。这样的决定,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取舍同样适用于养育。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比如解决穿什么,吃什么,读什么的问题,也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可以给你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更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会有很多诱惑,坚持初衷,懂得取舍最难得。
借用一句名言: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父母的责任固然沉重,但也可以温暖,父母的责任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