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六位,他们做了什么?
泰山封禅,在元朝之前一直被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荣誉,皇帝们虽然都对泰山封禅心向往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的四百多位皇帝中,真正实现泰山封禅的只有六位。
《史记.封禅书》中写道:“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封禅时皇帝祭祀万灵,其行为本就具有鲜明的神学色彩和象征意义,与国人的传统思想相吻合。
为何要泰山封禅?
王朝建立,是异姓称王。封建时代,每个王朝都是天命所归,而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也必然是要符合上天的意思,皇帝作为天子,顺应天意登上皇位,而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祀天地万灵,以彰显帝位承接天命的合理性。
而中国有五岳,五岳中泰山最高,离天最近,所以泰山封禅的规格最高。据说上古时代曾共有72位帝王泰山封禅,可惜历史久远,不可考证,直到秦始皇登基才重启泰山封禅之事。
贵为天子,按理说上泰山举办个封禅仪式不算难事,那为何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呢?
按照《史记·封禅书》所说,封禅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必须是太平盛世,这一点自然无需赘言,乱世中也没有帝王有闲情逸致做封禅这样耗费巨大而无实际意义的事情,第二个条件就比较难了,那就是必须天降祥瑞,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帝王强行封禅只能成为天下笑柄。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仅有的六位帝王是如何完成封禅大典的。
秦始皇
秦始皇扫八荒灭七国,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纷争,开创大一统的新时代,其功劳确实卓著,而秦始皇本人一人好大喜功,对于自己的功绩充满骄傲之情,所以他自以为功劳超过三皇五帝,自称“皇帝”,而且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泰山封禅。
而在实行封禅典礼时,秦始皇带了70多个儒生,就是为了详细了解封禅的礼仪制度,可是这些儒生众说纷纭,自相矛盾,秦始皇大手一摆,把这些儒生全都斥退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举办封禅典礼,并且全程保密。想必秦始皇也怕自己封禅之事不合礼仪,被那些儒生嘲笑吧。
后来秦朝二世而亡,民间传说秦始皇在登泰山途中曾遭遇风雨,在大树下躲避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封禅,这件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可以看出有一定的真实性,也可以看出秦朝非常不得民心。
从这个小插曲可以看出,古代对于泰山封禅的神圣性非常看重,所以后代帝王也不敢轻易上泰山封禅了,唯恐一不小心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汉武帝一生对鬼神之事非常沉迷,司马迁专门在《史记》中做了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封禅的前前后后,不过对封禅的过程也是秘而不宣,想必保持这一重大事件的神秘性也是汉武帝的意思。
其实,从司马迁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他对汉武帝沉迷鬼神祭祀和封禅的耗费巨大是不以为然的。汉武帝作为汉朝的一代雄主,南征北讨,扩大汉朝疆土,确实做出了不小的功绩,但他穷兵黩武,完全违背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把汉朝积累的财富消耗的差不多了。
所以,汉武帝其人,后人评价不一,特别是对他封禅之事,颇多批评,作为一个“尤敬鬼神之祀”的帝王,他显然并非是人们期待中的圣主。
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帝王,从王莽的手里夺回了大汉江山,他上泰山封禅也是很有资格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张纯建议光武帝封禅泰山,“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刘秀本来是拒绝的,但在他老年时又突然产生了封禅的愿望,于是举行了泰山封禅的大礼。
封禅过程中,刘秀还在很多山石上刻下谶纬文,如“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等等,这些语言像是民间符咒一般,证明刘秀是汉室正统,符合天命,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唐高宗
按理说,唐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远远比不上他的父亲李世民,而李世民尚且没有泰山封禅,李治又何德何能选择泰山封禅呢?
李治虽然本身孱弱,但他有一个强势的老婆武则天。李治虽然不想封禅,但挡不住武则天想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啊。
所以唐高宗李治封禅,背后全是武则天在一首策划,为了给自己未来登上皇帝位做好宣传上的思想准备,武则天其实是想亲自封禅,但当时李治还活着,所以以唐高宗的名义举办泰山封禅。
过程中,先是高宗行初献,而后武后升坛亚献,其实重头戏在武则天这里,武则天把自己成功置身于封禅的荣光中,也是天命所保佑的贵人,后来成为天子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唐玄宗在位开元时期,大唐进入鼎盛时期,兼容并包,万邦朝拜,唐玄宗带领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到泰山完成封禅大典。
开元十三,昂首挺胸的唐玄宗率领文武百官、皇亲贵戚、各地朝集使、礼仪学士以及突厥、契丹等周边民族酋长和日本、新罗等国使臣,浩浩荡荡地前往泰山脚下,十一月十日玄宗在山顶向皇天上帝祈福,群臣在山下祭拜五帝众神,祭祀毕玄宗封藏玉牒,点燃坛火,顿时万岁的传呼响彻泰山上下。
玄宗封禅后,大加封赏,所有参加封禅的官员连升数级。不过不久后大唐就发生了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也就发生在玄宗在任的时候。后人传说,玄宗封禅时曾遭遇大风不得进,真假不可考,但是可见封禅的帝王要承受舆论的压力,一定发生天灾人祸,就会有人怪罪在他的身上。
既然举行了泰山封禅,怎么还把好好的大唐带成这样呢?
宋真宗
要说历史上最不该封禅而非要封禅的帝王,那就非宋真宗莫属了。
别人封禅,至少都在大一统的时代,当时宋真宗偏安一隅,根本打不过辽国,还签订了侮辱性的“檀渊之盟”,但是宋真宗却觉得这个条约的签订已经是捡了大便宜了,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于是跑到泰山封禅。
宋真宗的行为,把封禅这一行为的神圣性和庄严性消除干净了,既然连宋真宗这样的无道庸君都能封禅,那么封禅还有什么意义呢?
泰山封禅本就是耗资巨大、劳民伤财之事,后世帝王又羞于与宋真宗为伍,所以在宋朝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