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腰痛气刺症篇)

原创 吴侃阳 岐黄火炬 2019-06-12

腰痛气刺症病名出在《治病百法》一书中,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夫一切男子妇人,或因咳嗽一声,或因悲笑啼泣,抬舁重物,以致腰痛气刺。”书中提示几个问题:其一,腰痛气刺症的发作不分男女老幼;其二,腰痛气刺症常因不当姿势负重或咳嗽而诱发。其三,腰痛气刺症的主要症状为腰痛,“不能转侧”,“不能出气”。

俗话说,“娇不娇,放屁扭到腰”,这类患者会常常因为一个喷嚏,一声咳嗽,或者弯腰捡拾一个对象都会突然感觉到腰部不能动弹;他们有的在腰部感到剧痛,有的还会反射到腿部出现疼痛,有的甚至连深呼吸都会感到疼痛加重。一般来说这类患者老美的发病率远远高过华人,截至目前为止,笔者所接治的这类患者包括几乎所有的年龄层面(不包括幼年),时年最小的仅仅只有十五岁。

上述三点显示,腰痛气刺一症,有点类似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如果套用的话,或许有人会认为“腰痛气刺症”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名。不过笔者以为,“腰痛气刺症”与西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治疗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应该混为一谈。

依据解剖学学术理念,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在于髓核突出,压迫到后纵韧带和坐骨神经根,从而导致腰腿痛症状的发生;所以其诊断和治疗基本上都围绕着“髓核压迫”这一病理话题。

其诊断依据除了相关症状之外,还有观察脊柱的侧弯曲度,直腿抬高试验,以及重要的CT检查等等。其治疗也不外乎牵引、封闭、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椎间隙填充、以及目前最新的激光治疗等等,其目的均为消除“髓核压迫”病理状态。客观来说上述治疗的疗效是有限的,其有效率仅为50%;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该病的复发率较高,患者接受第二、三次手术治疗的现象较为常见。

中医临床不是这样认为的。《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这段经文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了腰与肾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医方类聚》中更为直接地称“腰者,肾之外候”,也就是说,腰的任何病变均为肾疾的外在反映。因此,《医学心悟》中说:“大抵腰痛,悉属肾虚,既挟邪气,必须祛邪;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

由此看来,腰痛气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为虚实夹杂型疾病,其发病主因为肾气亏虚,为本;而闪挫与感寒为其诱因,气滞、血瘀为标。当患者肾虚至某一程度时,即使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某一个小的动作,如打喷嚏、咳嗽等都可导致发病。由于气滞,常会在咳嗽时加剧腰痛(有时深呼吸时亦然)。一般来说,这种腰痛比较容易治疗,轻者甚至可以通过游泳、爬行等运动自行治愈;即使卧床不起者,通过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仅仅治疗7-10次即可治愈腰腿痛。

《澹寮方》中云:腰痛气刺的“治之之法,虚者补之,滞者通之”,应在补肾治疗中加用通气活络之法,书中认为“腰痛多为气滞,为其通气者,得之尤多矣。”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在腰痛气刺发病之初,行气治疗是相当重要的。

临床上许多患者不懂得抓住这一最佳治疗期,拖延不治或治疗失当,以致腰痛绵绵。此时气滞日久导致血瘀,有的还兼挟风寒湿等邪气(其受邪状况与患者的体质有关:血虚者易患风痹,阳虚者易患寒痹,气虚者易患湿痹),故腰痛气刺病多年未愈者较为难治,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痊愈。

笔者治疗腰痛气刺症多采用综合疗法,针灸、推拿、火罐、热敷等均可用上,如若患者在深呼吸、咳嗽时腰痛加剧,可用空心掌在患者用力咳嗽时击打患部,此法多可立即见效。一般来说,腰痛气刺症发作时治疗7-10次即可止住腰腿疼痛,笔者治疗该病最快痊愈疗效仅为两次。如若患者希望减少、乃至杜绝其复发,可处以补肾壮腰一类方剂,服药期常为一年左右。

笔者一位[西学中]朋友的儿子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笔者治愈之后,其自行跑去做X光检查,发现其先前突出的髓核不见踪影。这位朋友很高兴地告诉笔者,希望笔者能够将此事作为典型病例记录下来。可是笔者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中医临床病理学并不存在“髓核”这种西医解剖学学术概念,有的只是气血瘀阻,有的只是肾虚腰痛;因而依据“髓核压迫”的实质解剖状况来印证中医临床疗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二者并不率属于同一个医学学术思维体系。所以对于中医临床来说,追究患者治疗之后所突出的“髓核”到哪里去了并不具备多少学术意义。

所以说虽然中医的腰痛气刺症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态体征有些相似,但二者的诊断依据和治愈标准存在着很大差别。西医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针对所突出的髓核这一病理解剖概念,以改善“髓核压迫”状态,或者经过手术直接摘除所突出的髓核。对于西医学说来说,这种学术见解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病灶一除他们就可以认为疾病已经治愈。由于西医临床不是依据患者的腰痛问题作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所以即使患者手术之后仍然还存在腰腿痛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西医临床对于该疗效的认定。

中医临床则认为[有症即为病],对于上述腰痛气刺症,中医临床的诊断依据主要就是患者的腰腿疼痛问题,所以中医临床治疗主要在于消除患者的腰腿痛;只要患者的腰腿疼痛问题依然存在,就不能认为其腰痛气刺症已经治愈。至于其“是否存在髓核突出问题”,以及“腰腿痛消失之后所突出的髓核到哪里去了”等这类问题则不在腰痛气刺症的中医临床诊断与疗效的学术认定之列。

总之,就像消渴症与糖尿病的关系一样,中医的腰痛气刺症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属于同一个疾病。由于诊断结论不同,其疗效的认定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譬如西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在于所突出的髓核压迫问题,其疗效的认定也必然在于观察髓核压迫问题是否被消除,所以只要突出髓核的压迫问题一经解决,西医临床就可以认定该病已经痊愈,即使患者仍然还存在腰腿疼痛亦然。由于中医临床对于腰痛气刺症的诊断依据为腰腿疼痛,所以其疗效的认定必须依据腰腿疼痛的病态体征消失与否,至于导致压迫反应的髓核是否消失等问题则不属于中医学术范畴,无须关注。

临床上常常会有患者询问是否需要X光片作参考,笔者的回答是自己的临床诊治并不需要,如若患者自己希望了解髓核的突出状况,当然可以去做。由于这些检验结论根本就无法指导自己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所以笔者认为没必要察看西医的相关检验报告。所以说,中医临床观察腰痛气刺症的临床疗效无须追踪所突出髓核,只需观察腰痛气刺症的病态体征消失与否即可。

我们知道,有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摘除手术治疗,其腰腿痛等病态体征能够出现一定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多数患者手术“痊愈”后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长期腰腿疼痛问题,这种术后腰腿痛问题当然不应该被看作为某些人所归咎的心理问题。

记得笔者三十多年前曾治疗过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克林斯·约瑟夫当时是德国杜伊斯堡市市长,他虽然在访华之前曾作过腰部髓核摘除的微创手术治疗,但其手术之后依然还会感到腰部十分不适;经笔者治疗后其腰痛大减,患者当场就直呼实在是“很大的享受”。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笔者由此想到是否应该质疑解除“髓核压迫”手术后依然还存在腰腿疼痛问题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既然西医病理观认为“髓核压迫”问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主因,那么,当髓核压迫的主因被消除之后,临床上就不应该还会存留腰腿痛的病态体征。

如若患者手术之后还长期存在腰腿痛问题的话,也就只能够说明其突出的髓核尚未清理干净,或者说明手术过程中曾经损伤到腰腿部其他组织,或者说明西医临床“髓核压迫致痛”的病理观本身就存在着某些学术疏漏问题等等。总之,既然“髓核突出压迫致痛”的病理观指出腰腿痛的病因只是出自于“髓核突出”压迫所致,那么,在突出髓核被清理之后也就不应该存在相应的“压迫”问题了;如若治愈之后患者还存在腰腿痛问题的话,就不符合上述西医的病理学逻辑。

此外,中医的腰痛气刺症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存在着容易复发的问题。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腰腿痛症状经常复发,其中接受第二、三次手术者并不少见;或许正是由于复发问题,该病被西医临床视为疑难杂症。由于西医的学术理念认为,髓核的突出主要出自于机体器官组织的退化,而且器官组织的退化问题是不可逆转的,因而西医临床会认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问无法解决。

事实上这种器官组织退化论并不一定符合临床现实。前面已经说过,在笔者治愈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位患者只有十五岁,应该说这个年龄正值孩子的发育阶段;如果说孩子还没发育成熟腰部就已经出现如此严重退化问题的话,这种说法多少有点不太符合情理。

中医病理观认为腰痛气刺症属于正虚邪实,其病根在于肾虚。《七松岩集·腰痛》篇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浸,闪肭锉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

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由于腰府中肾气不充盈,才使得风寒湿瘀等邪气得以侵袭腰部而出现相应的紧痛、重痛、刺痛等多种疼痛感觉;而且,在外邪被驱除之后,由于肾气不充,患者腰部依然也会感觉到酸痛、或者空痛,所以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补肾壮腰尤为重要。

即使在腰腿疼痛问题消失之后,只要肾气亏虚的问题未予改善,外邪依然很容易继续侵袭腰府,故其临床复发的机率相当高。要解决这个难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补肾壮腰;恰如《医学心悟》中所言,“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俱虚者则为肾气虚;临床辨证须严格审证辨析。补肾的结果,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杜绝腰痛气刺症的复发问题,笔者临床不乏其例。所以说治愈腰腿疼痛仅仅只属于中医临床的初级治疗,而减少、乃至杜绝其复发问题才最为重要。

正本清源:上述显示,由于对于疾病的诊断标准不同,中医的腰痛气刺症不应该视同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者只是在临床病态体征上有一定的相似度而已。临床疗效显示,中医临床治疗腰痛气刺症的疗效优势是明显的,只要患者愿意认真遵循中医的临床医嘱,其腰腿痛的改善肯定是十分显著的;而且中医药疗法治疗优势的关键还在于能够减少、乃至杜绝其复发率。

如前所述,即使西医临床的髓核摘除手术很成功,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几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西医认为“器官组织退化不可逆转”,所以西医临床根本就无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更遑论杜绝其复发。而中医临床认为腰痛的复发主要应该责之于肾虚,所以临床上只须补肾壮腰即可预防腰痛的复发。

上述显示,中医临床的显著疗效得益于中医关于“大抵腰痛,悉属肾虚”的学术认知。中医理论认为:腰者,肾之外府。肾精充盈,腰府则壮;肾精不充,腰则易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所以说,在腰腿痛消失之后,予以补肾填精壮腰治疗十分重要,腰府肾精充盈,何来腰痛?

由于西医学术多着眼于“髓核压迫”,而忽视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西医临床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髓核压迫”这种局部病灶上,其疗法也只会着眼于局部对抗治疗,其疗效当然十分有限;而且由于西医并不具备机体整体性的学术理念,在他们的学术认知中不可能存在[体质]这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故而他们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必然表现为束手无策。

我们有些中医师乐于放弃中医自己关于腰痛气刺症的诊断权,而去迎合和借鉴西医临床对于髓核突出的诊断,甚至还有人吹嘘说自己能把所突出的髓核压回到原先的腰椎间盘内,这些都是十分幼稚的。在治疗腰痛气刺症病态体征方面,中医药疗法存在着自己对于疾病的独特学术认知,也存在着优于西医临床的独立诊断和治疗价值,因而无须借助西医的各种检验手段;但其前提是,面对腰痛气刺症,中医师必须严格遵循中医学术对于该病的学术认知规范,才有可能收获到迅速而有效的临床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