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走了,我们又少了一个真•演员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934

昨天,著名表演艺术家严顺开老先生去世了,享年80岁。

可能很多婊婊们对严顺开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你们一定觉得他脸熟。

如果以上都没有,想必你们也刷到了昨天的微博热门。

是的,这位老艺术家终于在与世长辞的时候,了一把。

听起来多少有些唏嘘。

有网友坐不住了,说底下悼念的人可能压根就没看过人家的作品,现在假惺惺,是消费逝者。

乍一看很符合强调「去伪存真」的网络精神了,但派爷还是想骂一句「键盘侠」。

对一个好演员的惦念和惋惜是所有普通观众都会产生的共情。

表达追思无可厚非。

说实在的,派爷也不信真有观众随时关注着老爷子的作品。

毕竟严老被大众熟知的作品寥寥无几——

社会歧视老年人,演艺圈更是如此,稍微年长一点的演员只能沦为N线配角。

再加上流量当道,端庄醇厚的剧越来越少,留给老艺术家们发挥的空间并不太多。

要想继续出现在公众视野,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剧里扮演个逼着女儿相亲结婚、执着于鸡零狗碎的昏庸家长。

参考潘虹、惠英红老师等。

陈宝国当年能有《大宅门》、《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等剧,算是盛况绝后了。

年长演员戏份相当,角色足够丰满的戏,实在少之又少。

近点的,派爷能想到的,是《琅琊榜》里的多疑狡诈的粱王。

最近的有《那年花开》里严厉但不刻板,周身光明磊落的大义秦商吴蔚文。

总结:出这样角色的都是拿得出手的剧。

严老也碰着过这样的角色——

1981年,电影《阿Q正传》找到严顺开,当时他44岁。

之前他一直在做滑稽戏演员,第一次演电影,严老非常紧张,上影厂那边也不太看好他。

“难把握,幅度大了容易成神经病人,但演成正常人,又不出彩了。”

没办法,只能一遍遍的尝试、琢磨,第三、四批样片受到认可的时候,严老直接哭了。

影片出来的时候,大家只有服气。

阿Q被人打了不敢还手,只能小声咒骂,真·腹诽。

饿肚子的时候看到狗啃骨头,满屏幕都是口水声。

凭借精湛的演技,《阿Q正传》帮严顺开拿下了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更使他成为了中国至今唯一一个获得「卓别林金拐棍奖」的演员。

金拐棍奖是瑞士喜剧电影节为纪念喜剧大师卓别林而设立的奖项,分量极高。

那时候的演员还是演员,不是明星。

《阿Q正传》作为中国解放后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影片,算是无上荣光。

但严老临时去友谊商店做了两套西装就去了。

不过《阿Q正传》再厉害,对婊婊们来说都太遥远了。

更多的年轻观众认识严顺开,是通过春晚。

严老算是春晚小品的开山鼻祖——

1983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举行,严老在台上表演了《阿Q的独白》,这是国内荧幕上第一次出现“小品”这种表演形式。

而后的《张三其人》、《爱父如爱子》等都很有名。

但最让派爷感动的还是2004年春晚,严老和洪剑锋、小叮当搭档演出的小品《讲故事》。

小品很短,只有高龄爷爷抓着孙子一遍一遍的给他讲「粮票的故事」这一件事。

孙子不厌其烦,说已经听了三十遍了。

听得倒背如流,动作神态都能模仿出来了。

(不是派爷吹,有兴趣的婊婊可以去B站看看,小叮当的演技都秒杀当红流量们。)

爸爸说我都听了三百多遍了,但你不高兴十分钟,爷爷能高兴一整天。

于是父子俩坐下来耐着性子听爷爷讲故事。

没成想,刚讲完,爷爷又说想讲个新故事。

父子俩一听,终于有新的了,喜上眉梢。

结果……还是粮票的故事。

但爷俩还是假装兴高采烈,继续听。

故事很简单,但把老人对青春时代的追忆和年老的健忘,以及一家人的和睦都表达得清清楚楚,实打实的抓心。

严老的每一个表情,都像是自家的爷爷,让人看得想落泪。

派爷今天再看,更是别有一番感慨。

2009,严顺开在大连拍摄《我的丑爹》,有一场戏要求这个角色下海捡垃圾。

「在海水中跌跌撞撞,绝望时还要往冰冷的大海中央走去。」

当时的严老已经72高龄,还是10月份的天气,年轻演员都未必受得了。

严老亲自上了。

“没想到这部戏这么难,早点8点不到就开拍,到晚上12点,拍的过程我又哭又笑,又蹦又跳,拍完我就受不了了,手都发麻了。”

但严老在采访时候说是却是感谢导演每次亲自试水温,把水里的石头弄干净,很感动,咬牙也必须坚持。

但戏拍完回到上海没多久,严老就病倒了。

中风,左身瘫痪,不能言语。

看到自己出现的节目还有映像,但合作过的人却不太记得了。

和《讲故事》里健忘的爷爷如出一辙。

派爷讲到这里心理觉得难过,但也并不替严老心酸不值。

自称演员的有很多,真能赢得尊重的未必多,严老对于戏剧,该是问心无愧。

至于生活本身,只有严老自己才能评断是否和美顺心。

如今严老已去,派爷只有表达最诚挚的哀思。

其他,派爷只有一个疑问:

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戏骨们。

但,需要他们的好作品什么时候出现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