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群:《道德经》详解,第六章(多言数穷)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乃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第六章:多言数穷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注释】

①谷神:谷神者,生养之神,道之别名也。

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玄,原义是深黑色,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③门:指产门;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指的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译文】

(道有如)长生不死的谷神,称之为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生产之门,称之为天地的根源。这谷神似无若有,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它的生产(是持续平和的自然发生的过程)无穷无尽。

【注意】

①本章内涵: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借代和比喻,继续说明“道”的特征。

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

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

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

②本章启示:本章通过借代和比喻,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

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解读】

何谓“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合理断句宜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的含义是:“谷”、“神”、“不死”,是天地万物繁衍的三个基本条件,“谷”是适合繁衍之域,“神”是能够孕育成长的“种子”,“不死”是能够完全传承的“遗传性”。如果以人类生殖系统来举例的话,“谷”相当于子宫,“神”相当于受精卵,“不死”相当于遗传基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含义是:万物就能够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即,事物的“永续传承性”。

本章的哲学意涵:天地之于万物的原则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么,万物是如何永续传承的呢?万物绵延不绝的永续传承,有三个基本要素:谷(代际繁衍的适宜环境)、神(代际传承的种子)、不死(代际延续的遗传性)。如果具备了这样三个条件,那么,万物就能够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反之,如果丧失了其中某个条件,那么,人类也好,万物也好,就难以永续地传承。

【本篇结束语】

本章说的是,道生万物的本源性,并通过谷神及其玄牝之门的比拟来论述。“用之不勤”的表述,让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凡事不要违背规律,要尊重因果,依道而行。

阅读到此,本文完毕。愿有缘读到本文的朋友,吉祥富贵,诸事顺意;

愿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收藏,咱们下次再会!

(0)

相关推荐

  • 52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52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 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陀月)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导读 继第4章论道之后,本章用"兴"手法,从天地 ...

  •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王弼本)第五章「原文」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义,将万物做了祭品.(天地,按规则往复运行.万物,沒有遵照天地规则行事失败了,成了祭品,而怪罪天地不仁.)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第五章: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天地不仁: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这里的 ...

  •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华人最重视历史,历史总是 ...

  • 《道德经》五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玄同思想是<道德经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谐之玄,玄同之妙:和光同尘,挫锐解纷!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详注第六十九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 王弼注: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 今译:士,是兵的统帅.使用武力是崇尚侵犯别人的. 原文:善战者不怒, 王弼注: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 今译:跟随而不争先,回应而不先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知常乃道,不知常,满清灭国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着重讲了我们要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草木枯荣,万物兴衰,终会回归根本. 而我们作为旁观,观察这些规律,就能让我们明智. 可是,如果我们根本不思考,不致虚守静,而直接想当然的做事 最终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虚静归根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君主修养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 ...

  • 《道德经正解》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联曰] 行教不言为一事: 功成弗居自然得. [古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 ...

  • 《道德经正解》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道德经正解>总联: 大道专精原无二: 明德谦下本一心.(天地日月)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联曰] 玄道始妙无欲观: 形名原微有志察. [古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 ...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

    这一章节是老子对 统治者所说的,对有道无道的看法,再次重申知足常足. 先贴下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战马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