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笔记||弘扬传统文化比培养动手能力意义更加深远

导语

最近在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我们年轻人为什么还在坚持初心?》,我讲到,我们年轻人中也有一些人在写旧体诗。有些长者发出不友好的言论:“你们年轻人动手能力这么差,为什么不研究做家务、搞劳动,要去研究旧体诗呢?旧体诗写得再好,不能解决你的生活问题。”今天,我就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对知识分子动手能力差的批判,这一套理论为什么很有市场?

第一,很多知识分子动手能力差符合客观事实。

《论语》中就有隐士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革”时就有人说,有的知识分子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即使到今天,还有人骂年轻人是书呆子,高分低能。往年的情况我们没看到,今天还确实是这么回事。我们读书的时候和社会接触少,劳动少,确实动手能力差,缺少生活常识。

第二,这种批判在道德上永远不会“错”。

我历来有个观点,能批评的问题不是最可怕的问题,不能批评的问题才最可怕。例如,对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人的批判,说他们动手能力差,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认同这种批判?就是因为它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我们不敢公开反驳。而且上面说了,你有软肋,当然就被这些长者抓住了把柄。

例如,有的长者训斥年轻人,就是这么说的:“你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想做,又笨又懒,你不觉得羞耻吗?”更有甚者,有人说:“你的父母不能养你一辈子,你什么都不会做,他们将来还要等着你养老送终呢,你怎么办?”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面临着道德的谴责,哪里还敢辩驳?即使有满肚子的委屈,也只能“含悲忍痛朝前走”。还有我们最熟悉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给你上纲上线,你小事都做不好,你长大还能为社会做什么?

通常情况下,我们谁也不敢说一个人动手能力差、不劳动是好事,大家当然认为这是要不得的。有的长者就抓住这一点不放,不管批评人的时候话说得有多重,大家 都不会认为他批评错了,相反大家都会认同他的批评。

然而,这一套理论是有害的。

教育有轻重缓急。

年轻人动手能力差,是客观事实。我们教育年轻人提高动手能力,热爱劳动,本身是没有错的。然而,我们不能说年轻人除了学习、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要用在提高动手能力上。

首先,有些东西早学晚学都一样,还有的东西不学也没多大坏处,有的却是越年轻越好。例如,年轻人今天不会洗衣服,说不定明天就会了。他手洗洗不净,现在一般用洗衣机,操作很容易学会。年轻人第一次用液化气炒菜,先开灶,再开坛子。有人纠正说,应该先开坛子,再开灶。教一次,下一次不就记住了吗?年轻人买了一部电动车,害怕日晒雨淋,用塑料薄膜、硬纸壳垫,搭不好,老是掉,动手能力差吧!他一定要学会怎么用塑料薄膜和硬纸壳搭吗?买一个防晒罩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些技能可以慢慢学。其实,有的技能早学晚学是一样的,还有的不学也没关系。可是,旧体诗、书法、古筝、昆曲等传统文化技艺就不是这样,年轻人学起来快。大好的青春年华不去学,等到了中老年再学不是太晚了吗?

其次,弘扬传统文化和提高动手能力意义不一样。一个人会做家务,爱劳动,做个顾家的能干人是好事,但对年轻人而言,这不能成为远大的理想。年轻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不能除了学习、工作就整天窝在家里,洗碗、做饭、擦玻璃,这样教育出来的年轻人还有出息吗?一个年轻人家务劳动搞得再好,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一无所能,这是不是同样很失败呢?而像旧体诗、书法、古筝等传统技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年轻人有薪火相传的使命,总得对传统文化有所敬畏,至少要会一样。而且,有的传统文化,年轻人不去继承和发扬,就有失传的危险,这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很可怕的。孰轻孰重,这不是很明显吗?

过分强调动手能力,危害很大。

一个年轻人,他想写一首诗,父亲告诉他玻璃没擦。一个年轻人想去参加书法学习,母亲告诉他地没拖干净。一个年轻人想参加古筝演奏大赛,走到半路想到家里的杯子没放整齐,父母知道了要挨骂。整天为这些琐事拖累,还能干什么?这不是把年轻人折腾得灰溜溜的吗?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却整天面对这些唠叨,变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好不好?

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单位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年轻人好不好?代沟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人际关系还能和谐吗?一点小事没做好就要面临谴责,年轻人整天生活在恐惧当中,这样好吗?

一个社会,人们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染,没有文化人的温文尔雅,整天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指责、抱怨,这样的生活还有意义可言吗?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不去管,整天为一些小事去吵得不可开交,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是健康的吗?

总结

总之,对于有志于继承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而言,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学习,多创作,多参加活动,而不是把他们关在家里,整天被琐事牵绊。年轻人固然应该热爱劳动,提高动手能力,但这不能代替他们业余生活的全部,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更重,这比提高简单的动手能力,多劳动意义更加深远。

end

(0)

相关推荐